游恩龙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枢化通腑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为了探讨气滞湿阻型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原则和方药。方法将符合此型7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随机分为自拟枢化通腑法用柴平小承汤(治疗组)51例和单用大黄粉溶液组(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术后损伤腹膜、炎症、粘连、梗阻病变属气滞湿阻者不少,治疗上不能单用通下一味,必须采用枢化通腑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能降低再手术率,提高非手术疗法的治愈率。
- 钱剑英陈文渊袁福宁游恩龙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中医药疗法鼻饲灌肠
-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比较开腹肝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肝静脉导向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的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法比较开腹肝切除术(OH)与腹腔镜下肝静脉导向解剖性肝切除术(HVOAH)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左外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H组154例和HVOAH组106例。使用PSM法对OH组和HVOAH组患者进行1∶1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输血情况、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前及术后7 d的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及免疫指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值),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经PSM法匹配后,两组各纳入82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VOAH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H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少于或短于OH组(均P<0.05)。术后7 d,HVOAH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IL-6、ALT、AST、总胆红素水平及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OH组,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值均高于OH组(均P<0.05)。HVOAH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OH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的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OH相比,腹腔镜下HVOAH治疗对左外叶肝细胞癌患者机体的炎症刺激、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损害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安全性更高。
- 凌福生连志刚游恩龙林峰
- 关键词:肝细胞癌腹腔镜手术解剖性肝切除术
- 55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总结我科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55例因急性胆囊炎而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0例腹腔镜完成手术,本组手术时间40~140min,平均70min。本组中仅2例因胆囊坏疽、穿孔内瘘形成中转开腹,3例因为胆囊三角广泛粘连无法分离中转开腹。结论只要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指征,掌握好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游恩龙纪孝峰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
- 脾外伤保脾治疗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脾外伤保脾治疗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月保脾治疗27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结果。结果:27例均径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按AAST分级,Ⅰ级12例,Ⅱ级9例,Ⅲ6例。结论:综合选择把握保脾适应证治疗脾外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邓柏涛游恩龙陈美秀
- 关键词:脾脏脾外伤手术
- 96例老年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及处理手段。结果:96例患者中肠肿瘤42例(43.75%),肠黏连29例(30.21%),腹内外疝嵌顿14例(14.58%),肠扭转、肠套叠8例(8.33%),麻痹性肠梗阻3例(3.13%),手术治疗84例(87.5%),64例获良好疗效,19例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1例死亡。12例经保守治疗肠梗阻解除。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肿瘤性肠梗阻、黏连性肠梗阻最常见。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 游恩龙邓柏涛吴宗强
- 关键词:肠梗阻老年人诊治
- 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研究
- 邓柏涛游恩龙沈俊
-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自60年代末推出,已在世界各地推广,特别是欧美国家,已逐渐淘汰胃大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除非并发幽门疤痕梗阻或溃疡大出血等。此项技术在国内多用于择期手术,而我院自1989年起探索性地将急诊手术即溃...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主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LC)562例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组LC5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7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26例,慢性胆囊炎伴腺肌瘤15例,胆囊息肉43例。结果:成功实施LC556例,中转手术6例,其中2例胆管损伤,损伤率0.36%。结论:开放式置管建立气腹是避免血管及脏器意外损伤的有效方法;仔细谨慎操作是预防胃肠道损伤的关键;采用钝性分离法谨慎解剖Calot三角及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LC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 邓柏涛游恩龙施丽明邓冬英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诊的85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EST+LC,n=45)与对照组(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n=40),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禁食时间)、炎症反应[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8.14±1.25)d]、术后排便时间[(2.18±0.43)d]、术后排气时间[(18.57±3.58)h]、手术禁食时间[(2.11±0.35)d]均短于对照组[(11.36±1.47)d、(4.64±0.63)d、(41.69±6.29)h和(4.43±0.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CT[(23.16±4.48)mg/L]、WBC[(11.17±1.47)×10^(9)/L]、CRP[(19.28±3.38)mg/L]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4.44%)均低于对照组[(32.46±6.32)mg/L、(14.52±2.16)×10^(9)/L、(27.05±4.26)mg/L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LC有助于减轻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快速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凌福生连志刚游恩龙
-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分别为97.67%、2.33%、0.00%、100.00%均优于对照组的74.42%、23.26%、18.60%、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7±0.6)cm、(84.2±7.8)m L、(1.7±0.6)d、(8.3±2.1)d均优于对照组的(23.4±2.6)cm、(128.7±15.6)m L、(3.7±1.1)d、(12.4±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 连志刚游恩龙邓柏涛纪孝峰
- 关键词:腹腔镜肝胆外科
- 胆囊内胆汁CEA含量与胆囊良恶性病的关系
- 2001年
- 针吸胆汁对 36例胆囊病变患者测定CEA水平 ,结果胆囊癌的胆汁CEA含量在 50 0ng/ml以上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
- 沈俊游恩龙
- 关键词:胆汁CEA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