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绥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改进法以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对170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病人,分别采用改进法静脉留置针穿刺和传统穿刺法的比较,观察操作过程中,统计患者出现的疼痛,皮下瘀斑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造影检查中,18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右侧肘静脉注射,以45° ~60°角度的注射方法和穿刺技巧及拔针方法的改进是检查成功的关键.结论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尽量选择18G直管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从右上肢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注射.采用快、准、稳法,大角度静脉穿刺技巧,缩短了静脉回血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改进传统的拔针法,用静脉输液贴按压穿刺点及以上部位5min,可减轻病人疼痛,减少拔针后的皮下淤血.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成功率,为诊断提供依据.
- 洪美绥刘丽卿王瑞金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冠状动脉造影X线摄影静脉注射
- 胆总管泥沙样结石CT误诊分析(附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张正节许祖梅宋嘉华洪美绥
- 关键词:胆总管下段结石CT误诊泥沙样结石误诊分析
- 矽肺的常规CT诊断(附10例报告)
- 2008年
- 张正节洪美绥
- 关键词:CT诊断矽肺CT影像表现螺旋CTCT表现
- 喉淀粉样瘤1例被引量:2
- 2004年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会厌淀粉样瘤声音嘶哑CT平扫喉异物
- 多层螺旋CT诊断62例胃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层厚1~2 mm,在此基础上进行CT仿真胃镜和VRT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31例(50%),胃底贲门部10例(16%),体部9例(15.7%),弥漫型12例(19.3%),病变检出率为100%。多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12例;其中早期胃癌10例,进展期胃癌52例;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转移17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胃癌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
- 无典型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症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4年
- 宋嘉华张正节洪美绥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塞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显葡胺(Gd-DTPA)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简称Gd-DTPA MRA)表现及相关MR I改变对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诊断的病毒性脑炎和30例急性脑梗死的MR I及Gd-DTPA MRA表现,按疾病分组,分析病灶分布区域的血管状态。结果:Gd-DTPA MRA显示全脑动脉及细小分支和静脉系统;急性脑梗死Gd-DTPA MRA表现相应供血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闭塞、硬化;29例病毒性脑炎Gd-DTPA MRA表现正常。两种疾病在Gd-DTPA MRA存在差异(P<0.05)。结论:Gd-DTPA MRA技术可快速而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相应的脑梗死,结合常规MR I能及早对病毒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 宋嘉华洪美绥张正节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急性脑梗死
- 颅脑螺旋CT血管成像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 CT血管成像造影方法(即CTA)是由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行病变部位CT容积扫描技术,采集流经血管内腔造影剂信息的血管成像技术。然后利用计算机三维影像后处理技术以获得类似DSA影象的血管图象方法。本文介绍了作脑部CT...
- 洪美绥
- 关键词:颅脑检查护理措施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 2012年
- 目的: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6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5例出现一过性热感,其中1例同时合并皮肤瘙痒、1例恶心欲呕;2例单独出现皮肤瘙痒;49例无任何不良反应。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对比剂外渗,经50%硫酸镁溶液湿敷后吸收。51例CTA检查成功,5例检查过程中无法配合,检查失败。结论:加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护理,根据病人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 洪美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护理
- 联合应用MRCP、CT鉴别诊断胰头癌与胰头炎性肿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与MRCP技术在鉴别诊断胰头癌和胰头炎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7例胰头癌(癌组)与38例胰头炎性肿块(炎组)患者的CT双期增强和MRCP表现,依据CT双期增强和MRCP以及联合应用这两种技术分别读片。肉眼观察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肿瘤与正常胰实质的密度对比,并用MRCP显示胰管和胆总管的全貌。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MRCP显示腔内病变良好,腔外病变不能显示,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89.4%,对胰头炎性肿块为81.6%。CT双期增强扫描能显示腔内、外病变,但不能整体显示胰胆管系统,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76.6%,对胰头炎性肿块为82.2%。联合应用CT双期增强扫描与MRCP检查方法,相互补充较单一使用MRCP或CT双期增强诊断敏感率高(P<00.1)。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95.7%,对胰头炎性肿块为92.1%。结论:CT双期增强扫描和MRCP技术联合运用,是一项对胰头癌和胰头炎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有效的方法。
- 宋嘉华洪美绥李梅芳
- 关键词:胰头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