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
  • 2篇盆腔
  • 2篇盆腔淋巴
  • 2篇盆腔淋巴结
  • 2篇盆腔淋巴结转...
  • 2篇平扫
  • 2篇转移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脑转移
  • 2篇脑转移瘤
  • 2篇肝癌
  • 2篇DWI
  • 2篇MRI检查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7篇抚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洪欣
  • 6篇胡凌
  • 6篇罗小平
  • 5篇丁爱民
  • 3篇邓淑珍
  • 2篇祝龙
  • 2篇马重阳
  • 1篇黄青良
  • 1篇徐小艳
  • 1篇林艳

传媒

  • 4篇江西医药
  • 3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1例,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DWI检查,统计肝脏各占位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不同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结果肝囊肿的ADC值高于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及肝癌,肝血管瘤的ADC值高于肝转移瘤及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对肝血管瘤、肝癌、肝囊肿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对肝转移瘤诊断符合率为91.67%(11/12),其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对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为100.00%(27/27),高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单一诊断77.78%(21/27),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对肝转移瘤及肝囊肿诊断符合率(91.67%、100.00%)高于DWI单一诊断(41.67%、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洪欣邓淑珍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DWI
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PH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MRI联合血清AFP)和对照组(血清血清非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因子+常规CT检查),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诊断的正确率、假阳性、假阴性及真阴性情况,比较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真阳性率、假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灵敏度及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联合血清AFP对PHC诊断的价值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吴迎澜邓淑珍洪欣罗志坚龙翔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清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特异性
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2008年
目的分析对比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共20例临床病例,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全部加做重T2加权(largeT2)序列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比两种扫描序列对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鉴别急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病例中,重T2加权(largeT2)序列检出脊髓损伤19例,其中区分出急性2例,慢性1例;FLAIR序列共检出脊髓损伤16例,其中急性12例,慢性4例。结论LargeT2序列对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更高,FLAIR序列作为一种补充,对鉴别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价值。
罗小平胡凌裴宇文华兰娇丁爱民洪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损伤
动态MRI扫描与Chiari畸形下疝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动态MRI扫描中Chiari畸形下疝程度的变化,评估体位变化对下疝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hiari畸形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I颈部专用线圈对患者进行动态MRI扫描(过屈位、过伸位和标准位),序列为矢状面和横轴面,分别于过屈位、过伸位和标准位下测量小脑疝出的数值,并采取正中层面、右旁正中层面、左旁正中层面进行多次测量。结果正中层面小脑下疝程度仍以标准位位所测值为最大,过屈位其次,过伸位最小;右旁正中层面、左旁正中层面所测小脑下疝程度正侧位与过屈位相近,过伸位最小;正中层面、左旁正中层面、右旁正中层面所测小脑下疝程度过屈位均优于过伸位。40岁及以上的30例中老年患者中,正中面过屈位检出的小脑下疝的程度明显大于标准位(P=0.049)。结论动态MRI扫描能够有效反映不同体位下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变化,过屈位测量在多数情况下优于过伸位。
周伟洪欣
关键词:CHIARI畸形
不同剂量对比剂在脑转移瘤MRI检查中的对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脑转移瘤中MRI检查中对脑转移瘤病灶显示的差异。方法 50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增强MR检查。先行平扫,静脉注射常规量(0.1mmol/kg)Gd-DTPA行增强扫描。20min后再注射0.2mmol/kg的Gd-DTPA行增强扫描。2d后再注射0.3mmol/kg的Gd-DTPA行增强扫描。对MR扫描所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常规量发现75个病灶,双倍量发现113个病灶,三倍量发现117个病灶,双倍量、三倍量的大剂量MR增强检出率和常规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MR增强可提高脑转移瘤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三倍剂量。
罗小平洪欣龙翔丁爱民胡凌马重阳乐文鹏
关键词:磁共振增强脑转移瘤
Cath-D、miR-21水平联合双能量CT能谱数据对肾癌和乏脂肪肾错构瘤的鉴别诊断
2024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和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联合双能量CT能谱数据在肾癌和乏脂肪肾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肾错构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肾癌组(n=47)和肾错构瘤组(n=53)。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量CT扫描和Cath-D、miR-21表达水平测定。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两组间的能谱曲线斜率、配对物质浓度、Cath-D、miR-21表达水平差异。进行影响肾癌的多因素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ath-D、miR-21表达水平、能谱曲线斜率在肾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肾错构瘤组的Cath-D、miR-2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肾癌组(P<0.05)。肾癌组能谱曲线斜率显著低于肾错构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th-D、miR-21表达水平联合能谱曲线斜率的AUC为0.953,高于单一指标。结论:Cath-D和miR-21表达水平联合双能量CT能谱数据对于肾癌和乏脂肪肾错构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谢程万晨浩洪欣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肾癌
MRI平扫联合DWI诊断子宫颈癌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颈癌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102例,均行MRI平扫和DWI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平扫判断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Kappa=0.385,一致性差;DWI判断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Kappa=0.678,一致性佳;MRI平扫联合DWI判断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Kappa=0.787,一致性极佳。MRI平扫联合DWI判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9%、81.29%、84.80%和88.98%;MRI平扫分别为66.04%、76.98%、76.64%和66.46%;DWI分别为82.39%、79.86%、82.39%、79.86%。Ⅱb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822±0.109)×10^(-3) mm^(2)/s,明显低于Ⅰb期和Ⅱa期(P<0.05);转移性淋巴结ADC值为(0.843±0.110)×10^(-3) mm^(2)/s,明显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MRI平扫联合DWI用于诊断子宫颈癌病理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ADC值可作为判断的客观指标。
李锋洪欣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子宫颈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
3D-ASL联合T_(2)FLAIR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选标记(3D-ASL)联合T_(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_(2)FLAIR)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分为MCA阴性组(狭窄程度<50%,n=43)和MCA阳性组(狭窄程度≥50%,n=59),比较两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高信号血管征(HVS)分级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入院、出院的评分变化(?NIHSS);将MCA阳性组按照3D-ASL是否出现动脉穿行伪影(ATA)征象分为ATA(+)组(n=38)与ATA(-)组(n=21),测量两组的rCBF;测量不同HVS分级患者的rCBF;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A联合HVS对AIS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结果:MCA阴性组与MCA阳性组的HVS分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MCA阳性组rCBF、△NIHSS均低于MCA阴性组(P<0.05)。ATA(-)组rCBF、?NIHSS均低于ATA(+)组(P<0.05)。随着HVS分级升高,MCA阳性患者rCBF、△NIHSS均升高(P<0.05)。ATA联合HVS评估AIS侧支循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3D-ASL的ATA征象及T_(2)FLAIR的HVS均对AIS侧支循环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二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张超凡乐文鹏张光明洪欣万晨浩
关键词:侧支循环
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鉴别诊断肺结节与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鉴别诊断肺结节与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80例肺结节与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分析诊断准确率以及图像特征。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病变15 s CT值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30、60、120、180、240、300 s CT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炎性病变上述时间的CT值则显著高于良性、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与炎性病变在15s的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60、120、180、240、300 s时间段内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与肿块使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进行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可判断良恶性,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高,可对不同类型结节的强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谢培罗志坚饶驭洪欣黄青良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平扫肺结节肺肿块良恶性
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在腹部MRI成像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方式在腹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48例,同时使用两种屏气方式扫描T_1WI和T_2WI,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对两种屏气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8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16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3例较好,比例为18.7%(3/16),1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14例较好,比例为87.5%(14/16),2例较差;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32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29例较好,比例为90.6%(29/32),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4例较好,比例为1.25%(4/32),27例较差,两种屏气方式所扫描的MRI腹部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MRI扫描的屏气方式选择,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深吸气后屏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平静呼吸后屏气。
罗小平胡凌洪欣丁爱民马重阳乐文鹏
关键词:磁共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