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电站
  • 5篇水电
  • 5篇水电站
  • 4篇拱坝
  • 2篇高拱坝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力学
  • 1篇地质力学模型
  • 1篇电站进水口
  • 1篇断面
  • 1篇应力变形
  • 1篇应力变形分析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植被
  • 1篇双曲拱
  • 1篇双曲拱坝
  • 1篇水电站拱坝
  • 1篇水电站进水口
  • 1篇体形设计

机构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华东勘测设计...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水利职业...

作者

  • 7篇殷亮
  • 2篇魏海宁
  • 1篇黄熠辉
  • 1篇何明杰
  • 1篇白瑞迪
  • 1篇潘露
  • 1篇于青
  • 1篇刘晓宇
  • 1篇王建新
  • 1篇彭育
  • 1篇李强
  • 1篇徐建军
  • 1篇徐建军

传媒

  • 4篇浙江水利科技
  • 1篇大坝与安全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杨房沟水电站拱坝-基础整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2015年
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已成为研究高拱坝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度的重要方法。依据相似理论,按照1∶200比例建立杨房沟水电站整体三维地质力学模型,模拟拱坝-基础及两岸主要的断层、节理裂隙及风化卸荷等地质条件,采用水压超载法进行破坏试验研究,分析拱坝、基础及两岸坝肩抗力体的应力、变形和稳定安全度,研究拱坝-基础整体稳定性、失稳破坏过程及超载能力,并与国内同类高拱坝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杨房沟拱坝-基础整体稳定安全度。研究结果表明,拱坝起裂安全度K1=2.5-3.0,非线性开始安全度K2=4.0-6.0,整体稳定极限安全度K3=11.0。可见,杨房沟水电站拱坝-基础整体稳定性较高。
殷亮张伟狄魏海宁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
杨房沟水电站混凝土高拱坝体形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介绍了杨房沟高拱坝的建基面设计,利用浙江大学ADAO程序进行了拱坝体形优化以及拱梁分载法应力变形分析,并采用三维线弹性有限元法进行了坝体应力变形复核。最后对坝基综合变形模量及封拱温度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坝基模量及封拱温度变化对大坝应力的影响,论证了杨房沟拱坝的设计体形对坝址及封拱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黄熠辉张伟狄于青殷亮
关键词:拱坝拱梁分载法有限元法应力变形分析
杨房沟水电站旦波崩坡积体稳定及治理措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杨房沟水电站旦波崩坡积体位于坝址上游约500m处,变形失稳将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采用摩根斯坦法和毕肖普法对旦波崩坡积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其最不利滑面不满足稳定要求,需进行加固治理。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提出采用锚索抗滑桩+框格梁锚索联合加固措施,计算表明此加固措施效果良好;同时提出崩坡积体稳定分析及治理的设计思路。
魏海宁殷亮刘晓宇李强
关键词:毕肖普法锚索
杨房沟混凝土双曲拱坝防震抗震设计研究
本文概述了杨房沟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55 m)防震抗震设计研究成果,除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进行的常规抗震分析外,还考虑坝址地形地质条件、计入地基辐射阻尼和横缝张...
徐建军殷亮
关键词:双曲拱坝
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漂结构设计及稳定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处理大型水电站进水口前污杂物的有效手段是拦污漂技术。为此,针对富春江水电站拦污漂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岸端、坝端拦污漂锚固墩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复核,揭示结构应力应变特性,配置相应的钢筋。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对结构整体稳定进行研究,评价建筑物的安全性。通过数值计算与工程经验的参考,验证进水口拦污漂设计的合理性。
王建新殷亮彭育
关键词:进水口稳定分析
植被密度对人工阶梯深潭掺气特性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在一个坡度为18.4°的矩形阶梯水槽,使用双头电阻式探针,系统测量了两种植被密度下人工阶梯深潭自上游清水区到下游掺气充分发展区的掺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光滑台阶和阶梯深潭相比,植被阶梯深潭对掺气发生点的位置及水深几乎无影响,建立了掺气发生点水深的计算公式。断面平均空气浓度Ce在阶梯起点到与掺气发生点距离的2.5倍的区域内逐渐增加,之后达到恒定值;断面气泡个数最大值在阶梯起点到与掺气发生点距离的4.0倍的区域内逐渐增加,之后达到恒定值,这与断面平均掺气浓度的发展规律不相同;植被密度对气泡个数分布及演进变化规律几乎无影响。
王宇豪潘露颜洲殷亮谌东升郭贵白瑞迪
关键词:植被
杨房沟高拱坝防震抗震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杨房沟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55 m,坝址所处地区地震烈度相对较大,为此,除了按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进行常规抗震分析外,同时还考虑坝址地形地质条件、计入地基辐射阻尼和横缝张开影响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大坝及基础进行动力分析,综合分析评价了大坝的抗震性能与抗震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杨房沟高拱坝在设计地震和校核地震作用下,坝体应力状况较好,坝体横缝最大张开度不会破坏横缝止水设施,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抗震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拱坝的整体性和抗震性,杨房沟高拱坝的抗震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殷亮徐建军何明杰
关键词:高拱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