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宏斌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装配式连续梁节段湿接缝定位加固焊接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连续梁节段湿接缝定位加固焊接设备,本发明涉及湿接缝对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点焊机构,且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以...
- 石庆波牟同兵武宏斌周方南蒋潇慧王学银邱琳李娜高美林王海良栾倩倩
- 下沉式地道下穿高铁施工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国内城际高铁已在多个城市间开通,运行速度高达300 km/h,然而城市建设规划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市政道路横穿高铁线路的情况。目前国内高铁线路的下穿工程实例较少,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市航新路下穿津秦客专、京津城际延伸线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为此类工程提供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
- 武宏斌
- 关键词:高铁旋喷桩
- 双铰型上承式拱桥的施工工艺与检测研究
- 开发区西区中心庄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拱桥的结构设计十分新颖,双线主桥采用跨径为70米的双铰型上承式拱形结构,结构构件纤细轻巧,体现了设计的先进性和经济性。然而,由于该拱桥的断面复杂,导致结构受力和施工工艺十分复杂,且施工难...
- 武宏斌
- 关键词:施工工艺结构受力拱桥设计
- 文献传递
- 一种混凝土管道耐压试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道耐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和气罐,其中试验箱内设置支撑架、固定板和压板,固定板设置第一通气孔,压板安装于横推元件的推杆上;气罐气罐的出口设置一进两出三通阀,其中一个出口连接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和固定...
- 吴利民武宏斌刘硕温淑荔吴涛田冰李为为袁永涛潘竟华赵晶伟车爽刘世玉
- 一种沉降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沉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过滑动机构中的固定板由于地面沉降而下沉从而触发预警机构来实现检测地面沉降的功能;竖架和检测管内部均设置有传感器,在地面发生沉降后可以及时通知操作人员...
- 武宏斌周长全吕学科许相坤董敏忠黄寅刘长林袁路杜晓辉田渊文赵晓辉赵军吕文龙闫晓亮李攀李玥瑶刘英英饶远梅
- 70米跨双铰型上承式拱桥成套施工技术研究
- 雷升祥许力凡彭道富谭玉宝杜万英谭伟姿刘晏斌周文海农升河武宏斌候继平曹坎嵩
- 该拱桥设计新颖,施工程序繁琐,采用的新工艺较多,同时拱桥各个构件的截面都很小,给混凝土施工带来很多困难,是该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安排施工时先施工下行桥,后施工上行桥,拱肋预制、吊装、立柱施工、桥面板施工均按照此顺序...
- 关键词:
- 关键词:拱桥
- 一种具有预压结构的用于悬臂浇筑桥梁施工作业的挂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预压结构的用于悬臂浇筑桥梁施工作业的挂篮,包括悬臂式挂篮主体和预压结构,挂篮主体包括一端锚固在桥梁0号段面板上,自由端悬于桥梁0号段面板的外侧,并与一个吊杆的上端锚固的挂篮桁架,桥梁0号段下方固定...
- 李汉愿武宏斌李敏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下管廊自动化地下烟雾与水位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自动化地下烟雾与水位监测装置:上壳体外设烟雾报警器,上壳体内设烟雾PLC控制器和抽风机,抽风机卡合通风管,通风管一端延伸至上壳体侧壁外且设置进风口,另一端与主管处设置单向阀,主管一端延伸至上壳...
- 吴利民沈泽荣武宏斌韩伟奇于春涛闫玥付登锋徐宁吕宁李萌
- 软弱破碎地层地铁车站钢管桩柱拱盖法施工力学特性及其应用
- 2025年
- 为解决传统拱盖法依赖下部较硬基岩支撑,在软弱破碎地层中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依托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锦江路站项目,提出在软弱破碎地层中能有效发挥拱盖法功效的钢管桩柱拱盖法,并对其施工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柱拱盖法在拱盖基础下方增设了钢管桩,一方面钢管桩作为拱盖的基础提高其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车站下半断面开挖时,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约束侧墙岩体的变形,确保主体结构的整体稳定;与传统拱盖法相比,钢管桩柱拱盖法可有效减小地层沉降,钢管桩分担围岩压力从而降低初期支护结构体系的最大、最小主应力;钢管桩柱拱盖法施工过程中,拱盖部分的施作是工法的关键,拱盖及车站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结构应力最大值位于边墙与仰拱交界区域,是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钢管桩柱拱盖法运用四导洞双侧壁导坑开挖、型钢混凝土拱盖与钢管桩柱相结合的支护体系,在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锦江路站得到成功应用,依托分导洞施工模式、专用台车模注及同步浇筑工艺的高效协同,较传统拱盖法缩短工期约10个月,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 王立川王立川张俊儒张俊儒武宏斌章慧健章慧健黄林祥
- 隧道近接工程减振措施下爆破振速预测修正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隧道施工近接地下工程时,精准预测爆破振速是有效控制爆破危害的重要内容。为准确预测采取减振措施后的新建隧道爆破振速,在经验公式基础上引入减振系数以修正爆破振速预测公式。以东茗隧道侧穿既有建(构)筑物爆破作业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结合爆破振动监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采用不同减振措施下的爆破振动公式进行拟合,得到减振孔法和绳锯掏槽工法下的减振系数φ1和φ2,且φ2>φ1,说明绳锯掏槽法减振效果更显著;结合下穿段爆破数据,采用修正爆心距拟合与未修正情况相比,误差从31.12%减至12.24%,验证了引入减振系数进行爆破振速预测的合理性,可为确定爆破安全允许距离和预测正式下穿段爆破振速提供理论依据。
- 武宏斌
- 关键词:减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