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馥
- 作品数:48 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5
- 2007年
- 应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的泥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岩正构烷烃为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6或C18,Pr/Ph分布于1.16-2.90,Pr/nC17大于1;煤岩正构烷烃为后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23或C22,Pr/Ph分布于2.86-11.22,Pr/nC17为2.1-3.33;泥岩和煤岩OEP和CPI值集中在1.0附近,已进入成熟阶段。生标中泥岩三、四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为2.37-3.62,C3122S/22(S+R)值为0.57-0.61,Ts/Tm为0.47-0.81,γ-蜡烷/C30藿烷为0.11-0.34之间,规则甾烷内ααα20R构型呈“V”型分布,母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形成于还原环境,沉积介质咸化程度高,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煤岩三、四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低于泥岩,C3122S/22(S+R)值在0.6附近,Ts/Tm和γ-蜡烷/C30藿烷值极低,规则甾烷ααα20R构型分布呈反“L”型,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氧化环境,经历了较强的降解作用。
- 高福红高红梅樊馥
- 关键词:泥岩煤岩生物标志化合物下白垩统鸡西盆地
- 泥质烃源岩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原始赋存态被引量:22
- 2011年
- 利用密度分组将泥质烃源岩划分为不同的密度组分,通过对各密度组分进行孢粉相分析和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密度分组获得的ρ<1.6 g.cm3组分以游离态生物有机质为主,富集了全岩干酪根中大粒级的形态有机质组分;1.6g.cm-3<ρ<2.2 g.cm-3和ρ>2.2 g.cm-3组分表现为有机质与矿物共生的赋存态特点,富集大量细粒级的颗粒无定形和海绵无定形有机质,说明这些无定形物质通过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而获得保存.分组结果反映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的赋存态存在差异,大量的无定形物质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说明有机质与矿物共生组分对于烃源岩油气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樊馥蔡进功徐金鲤包于进
- 关键词:无定形
- 漠河盆地早白垩世依列克得组火山岩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 2010年
- 应用岩石热解、氯仿沥青抽提、饱和烃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首次在漠河盆地依列克得组发现的烃源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由煤、油页岩和页岩构成,有机碳(TOC)质量分数>10%,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2,镜质体反射率(Ro)为0.56%~0.59%,属于低成熟阶段,烃源岩达到很好级别。烃源岩有机母质均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也有水生生物的输入,反映原始母质具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源的特征。依列克得组沉积时期,湖盆水体含盐度及还原性具有较大的变化,处于淡水湖-咸水湖的交替状态,沉积水体分层比较明显,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
- 高福红高红梅樊馥
-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漠河盆地火山岩
- 柴达木盆地西部更新统砂砾型深层卤水钾矿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探讨被引量:20
- 2022年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黑北凹地、察汗斯拉图凹地、昆特依凹地和马海凹地发现的新类型砂砾型深层卤水钾盐矿床进行卤水化学成份和微量元素系统测试和分析、相关同位素测试,经综合分析和研究后认为,砂砾型深层卤水钾盐矿床为溶滤—沉积成因类型,其形成受第四纪砂砾层和古近纪以来古岩盐层的控制.其成矿模式为:盆地西部从始新世至上新世干旱条件下不断形成的“盐谷”是物源,早更新世砂砾沉积层是成矿空间,周围高山融水径流至山前地带,长年溶滤古近纪以来沉积的岩盐层中的盐类物质,渗流至砂砾层,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形成高矿化度卤水,富集成为砂砾型深层卤水钾盐矿.在今后柴达木盆地开展砂砾型深层卤水钾盐勘查工作时,应优先选择盆地周缘深大断裂、山前古近纪以来盐类地层和早更新世山前冲洪积扇体同时发育的地区安排布署工作.
- 李洪普侯献华郑绵平樊馥刘溪溪王淑丽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成矿模式找矿方向
- 孙吴—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烃源岩海侵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太平林场组作为孙吴—嘉荫盆地最重要的生烃层位,与松辽盆地海侵层位嫩江组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对该盆地萝北剖面和黑龙江剖面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太平林场组底部沉积时为高盐度强还原的水体环境,这与嫩江组早期的海侵咸化水体特征一致,且向上具有水体盐度及还原性降低趋势。综合前人研究中的古气候,古生物等方面证据,认为在早白垩世,孙吴—嘉荫盆地为松辽古湖盆一部分,太平林场组与嫩江组为同一湖盆沉积,且遭受了海侵。太平林场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沉积保存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保存及转化成烃,可为该区油气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 樊馥蔡进功高福红
- 关键词:烃源岩海侵
- 罗布泊第四纪深层含钾卤水成因机制探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罗布泊深部卤水地球化学及成因演化特征,并对卤水钾盐成矿模式进行探索,旨在为后续罗布泊深层含钾卤水资源选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罗布泊地区LDK02孔卤水储层岩石学分析,卤水常、微量元素及同位素测试,利用相图、元素相关性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罗布泊深层含钾卤水的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式。【结果与结论】LDK02井200~500m早—中更新世卤水以硫酸盐型为主,卤水K^(+)含量远超3g/L,达到单独开采利用标准。卤水钠氯系数接近1,硼同位素与海相沉积物相近,反映了卤水主要为海相盐类溶滤成因类型;HBO_(2)和K^(+)的正相关性,反映溶滤盐层提供了卤水中一定量的K^(+)。D、O同位素正漂移、与中新世含盐地层相近的锶同位素特点,进一步指示了卤水主要为中新世含盐地层淋滤且经历了浓缩蒸发过程。结合前人对于罗布泊早—中更新世构造演化及现代径流系统形成历史的研究,认为古近纪—新近纪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含盐地层,尤其是中新世含盐地层盐类物质发生溶解,被塔里木河水携带进入罗布泊,是研究目的层段卤水K^(+)的重要来源。此外,结合更新世时期西域构造运动背景,认为西域运动相关的深部富K、Li热液,以及与构造运动相关的储层火山碎屑物质的溶蚀溶解,也是卤水中K^(+)的重要物质来源。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罗布泊早—中更新世200~500m深层含钾卤水“深部物质补给+古盐溶滤”二元成矿模式。
- 樊馥郭廷峰侯献华侯献华于咏梅孟凡巍王冀洺
- 关键词:第四纪同位素
- 柴西狮子沟深层富钾卤水成钾物质来源研究
- 2025年
- 【目的】狮子沟背斜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其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赋存着丰富的卤水资源,钾、硼、锂等含量较高,具开发前景。【方法】通过系统分析该套卤水、石盐常、微量元素、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究富钾卤水来源及成矿模式。【结果】(1)研究区卤水中K^(+)含量为1.06~15.87g/L,其中70%超过了3g/L;卤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为主;(2)经计算卤水特征系数,并结合水盐体系相图分析,发现溶滤盐层为该套高矿化度卤水的主要成因;(3)与此同时,卤水与石盐层锶同位素特征关系以及K^(+)与Li^(+)的相关性特点,反映深部热流体来源钾也有一定贡献。【结论】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卤水钾的成矿模式,即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狮子沟地区处于弱拉张环境,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沉积了晚始新世下干柴沟组上段石盐及其他盐类沉积;后期构造活动加剧,富钾热流体沿张性断裂上升入湖,提供了部分深部物质来源钾,同时造成已有含钾盐类矿物和部分石盐沉积的溶解,进而为该区卤水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溶滤钾物质来源。
- 王冀洺樊馥赵为永侯献华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地球化学特征
- 孙吴—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 论文以孙吴—嘉荫盆地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层位发育的暗色泥岩进行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测试分析,揭示太平林场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多为中等—好级别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以II和III型为主;成熟度...
- 樊馥
-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物沉积环境
- 文献传递
- 青海盐湖钾盐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被引量:25
- 2017年
- 中国钾盐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柴达木盆地盐湖是中国重要的钾盐资源基地,其钾肥产量(以氯化钾计)占国内总产量87%,对保障国民经济及农业发展所需、平抑国际钾肥价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浅部盐湖钾盐资源量有限,强力开发的保障时间不可持续,近年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富钾卤水勘查发现,埋深350 m以下存在新类型大型卤水钾盐矿床,有望成为中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察尔汗可靠的后备资源接替区。
- 侯献华樊馥郑绵平宋彭生
- 关键词:钾盐柴达木盆地
- 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研究
- 选取人工合成的钠蒙脱石—HDTMA(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合体(0号样品)以及从烃原岩中提出小于2μm的富含蒙脱石的有机粘土复合体(1号样品),经氯仿和超临界相继抽提处理后,进行抽提量、族组分、色谱分析;对相继抽提处理...
- 蔡进功卢龙飞包于进樊馥丁飞
- 关键词:粘土矿物有机质HDTMA抽提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