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秋 作品数:59 被引量:261 H指数:9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用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原则指导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 被引量:1 2014年 以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基本原则建立的临床原则,逐渐规范了脑血管病的诊治策略和临床实践,以循证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教学是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的趋势。在血管神经病学的教学和临床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的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不断完善和规范的脑血管病诊治策略,而且有助于l弓1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方式。 黄小钦 樊春秋 武剑 贾建平关键词:循证医学 个体化医学 脑血管病 临床教学 早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以减少TTP的早期误诊率。方法收集2002年-2010年早期误诊为神经系... 樊春秋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 早期误诊 文献传递 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15例分析 2023年 目的总结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A)15例的特点及潜在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治疗、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且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整理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以头晕、走路不稳伴或不伴构音障碍的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4例患者有眼震,有8例患者在之后的筛查中发现肿瘤。15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12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5.5±3.79)岁。抗Yo抗体阳性3例,抗Hu抗体阳性2例,抗Tr抗体阳性2例,抗Ri抗体阳性、抗Amphiphysin抗体阳性、抗GAD抗体阳性、抗SOX1抗体阳性、抗PNMA2抗体阳性各1例,有3例为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15例抗体阳性中有9例脑脊液相应抗体阳性,15例血清抗神经元抗体全部阳性。15例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未见明显异常,7例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46.67%)。7例寡克隆区带阳性中有5例脑脊液抗体阳性(阳性率71.42%)。8例寡克隆区带阴性中只有4例脑脊液抗体阳性(阳性率50%)。5例头颅MRI有小脑萎缩,均为双侧萎缩(阳性率33.33%)。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MRS评分显示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自身ACA调相关抗体以细胞内抗体为主。自身ACA以头晕、走路不稳、构音障碍、中枢性眼震等前庭小脑系统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对前庭小脑系统功能的评估有重要意义。血清中检测抗神经抗体被认为足以诊断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脑脊液化验呈非特异性炎性表现,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与脑脊液神经元抗体阳性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确定。治疗应尽早开始,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MRS评分显示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 刘静 樊春秋 刘爱华 杨冬菊 陈芳 户宁宁关键词:抗神经元抗体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眼球震颤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颅脑CT血管成像对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颅脑CT血管成像(CTA)对判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70例发病≤6 h ACI患者进行颅脑CTA检查,并评价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CTA检查显示血管正常32例,大血管闭塞38例。血管闭塞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高于无血管闭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均比入院时明显降低(均P〈0.001)。无血管闭塞组患者预后良好25例(78.1%),血管闭塞组预后良好17例(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NIHSS评分及CTA显示的血管状况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r=-0.25,P〈0.05;r=-0.73,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OR 0.09,95%CI:0.07~0.12,P〈0.01)和血管是否闭塞(OR 0.12,95%CI:0.01~0.24,P〈0.05)与预后有关,是ACI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无血管闭塞组患者进行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预后良好比率(分别为66.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闭塞组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比率(58.8%)明显高于未溶栓治疗患者(31.8%)(P〈0.05)。结论血管闭塞的ACI患者预后较差,CTA对判断ACI患者的预后及选择溶栓治疗有意义。 黄小钦 贾建平 马青峰 樊春秋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CT血管成像 血管闭塞 预后 眩晕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眩晕教学查房的启示 被引量:2 2018年 眩晕和头晕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症状,人群发病率可达20%~30%,故诊治眩晕应是神经内科医师的必备技能。但由于其病因复杂,涵盖了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多个学科,导致眩晕成为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困惑最多的疾病。 樊春秋 黄小钦 李存江 宋海庆关键词:眩晕 教学查房 调查问卷 内科门诊 常见症状 内科医师 中国北方人群70例前庭阵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阐述VP的年龄分布、诱因、伴随症状、单日最多发作次数、发作时眼震特点和神经血管关系。方法收集70例VP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对年龄分布、发作特点(诱因、伴随症状和单日最多发作次数)、发作时眼震特点和神经血管关系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应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0例VP患者中30例为老年患者(42.86%),23例为青年患者(32.86%),17例为中年患者(24.29%);53例(75.71%)单日最多发作次数在2~5次之间,9例(12.86%)在6~10次之间,8例(11.43%)大于10次;36例患者(51.43%)存在诱因,包括快速行走、情绪激动、开车、骑车、性交、咳嗽或喘息、演讲或聊天、洗澡、大便、饮酒和声音刺激;33例患者(47.14%)眩晕发作伴有单侧耳鸣、头鸣和双耳鸣,耳鸣伴面肌痉挛;发作时眼震符合头坐标系眼震特点:朝向患侧水平伴旋转眼震;57例患者行MRA(前庭蜗神经与血管关系)检查,37例(64.91%)右侧小脑前下动脉与前庭蜗神经比邻,15例(26.32%)左侧小脑前下动脉与前庭蜗神经比邻,5例(8.77%)基底动脉与前庭蜗神经比邻。结论VP老年多见,青年次之,中年最低;大多数VP患者单日最多发作次数在2~5次之间;情绪激动、兴奋和运动等可诱发VP发作;VP发作时眩晕同时可伴有耳鸣、头鸣和面肌痉挛;VP发作期表现朝向患侧的水平伴旋转眼震;右侧小脑前下动脉与前庭蜗神经比邻在VP患者中比例最高。 樊春秋 刘静 黄小钦 杨冬菊 陈芳 户宁宁 刘爱华关键词:诱因 伴随症状 眼震 1000例眩晕患者的疾病谱 目的:明确眩晕门诊中,引起眩晕症状的各类疾病所占的比例.方法:以1000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明确临床诊断,统计各类疾病所占的比例.结果:1000名患者中,43.7%诊断为精神因素诱发眩晕,后循环缺... 樊春秋 陈瑾 黄小钦 宋海庆关键词:眩晕 后循环缺血 良性位置性眩晕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伴发视阵挛一例 2020年 视阵挛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扫视侵扰类型,是多方向的无规则的无间歇期的连续性快速眼球运动,导致眼球固视维持障碍类似"跳舞"。报道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所伴发的视阵挛体征。该患者于病程第5周病情达峰,在非惊厥持续状态基础上出现视阵挛现象,伴口角及四肢频繁不自主抽动。在抗癫痫、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等积极治疗下,视阵挛现象至病程第7周逐渐缓解。国内关于此类眼征的报道不多,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产生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体征的认识。 刘静 樊春秋 刘爱华 杨冬菊 陈芳 韩建关键词:脑炎 眼震 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 2023年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是与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一组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PTLD(CNS-PTLD)非常罕见。文中报道1例肾移植术后24年的CNS-PTLD患者,病理学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病原学二代测序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支持Epstein-Barr病毒感染可能与之发生相关。 崔博 王丹丹 朴月善 李存江 樊春秋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PSTEIN-BARR病毒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或小动脉闭塞性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关系 目的:通过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探讨伴随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或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以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急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或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 黄小钦 樊春秋 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