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彬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贵州省水资源匮乏区域土地整治项目雨水积蓄利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对保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地整治项目中最关键的工程是项目区内的水源工程,因为水资源直接决定着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00~1400 mm,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势较高区域遇干旱时农作物颗粒无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此,以贵州省水资源匮乏区域某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根据项目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不同时段的供需水量情况,得出不同时段供需水量的差值,并以该差值作为依据进行项目区蓄水池设计。项目验收后,经观察发现,项目区设计建设的蓄水池数量基本能满足当地缓解旱情的需要。
- 杨维彬罗书华
- 关键词:土地整治供水量需水量蓄水池
- 测绘地理信息多源数据融合的古建筑实景三维数字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保护与数字化技术领域,一种测绘地理信息多源数据融合的古建筑实景三维数字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采集参数组集及参考遮挡区域集确认能够对古建筑进行准确的图像采集作业后,基于采集参数组集及参考坐标系拟合出采集路...
- 邹广黔 周建涛 张琳海杨维彬 张海生 王方如
- 某未建设区域可开发土地调查方法及土地估值计算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对未建设区域进行开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在进行开发前,土地的合规性、可开发面积大小和土地价值是衡量该区域是否具有开发潜力的基础条件。在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全面查清该未建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现状和土地批供情况等,运用现场调查、内业处理等手段,基本摸清了该未建设区域的立即可开发土地面积,并估算了出其土地估值,为后续的土地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 杨维彬
-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中采用无人机搭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航空遥感影像数据;搭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获取通航河道及沿岸两侧各200米的水上部分点云数据;采用无人测量船配合有人船以及水...
- 湛国毅杨维彬罗书华李晨周建涛彭俊宇范旭亮
- 某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应用研究
- 2024年
- 通过开展某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研究,建立了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体系,掌握了该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整理的可行性、难易程度、面积、分布情况及权属情况,完成了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建设,验证了该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的可行性。
- 杨维彬
- 关键词:耕地保护后备资源
-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初探——以兴仁县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是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关键,构建一套完备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价结果合理的基础,是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以及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中确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奠定基础。以兴仁县为例,构建了县级土地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潜力评价体系,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
- 杨维彬
-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 测绘地理信息多源数据融合的古建筑实景三维数字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保护与数字化技术领域,一种测绘地理信息多源数据融合的古建筑实景三维数字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采集参数组集及参考遮挡区域集确认能够对古建筑进行准确的图像采集作业后,基于采集参数组集及参考坐标系拟合出采集路...
- 邹广黔周建涛张琳海杨维彬张海生王方如
- 数字摄影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 2015年
- 如今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也逐渐提高和进步,工程测绘技术也日渐进步发展。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工程测绘技术得到一定的提高,呈现出跨越式的惊人发展。如今更加成熟的工程测绘技术已经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发挥其巨大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而现今的各种工程施工非常注重安全,因此不断改进测绘技术的不足之处以及更新完善测绘技术已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了。
- 杨维彬
- 关键词:工程测绘
- “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服务就地脱贫实施情况分析——以贵阳市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结合贵州省贵阳市土地整治项目工作,分析全市"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服务就地脱贫情况、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实施组织模式、实施进度、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以期通过一些试点项目总结出好的典型经验,形成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 邓冬冬杨维彬王泽贵
- 喀斯特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评定方法被引量:1
- 2019年
- 由于喀斯特地区地形复杂、地类破损、工程布局不规则,因此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评价多采用区域综合评定,但随着国家对耕地质量的重视及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影响耕地质量因子,以及喀斯特地区自然条件和工程布局的特点的分析,可以评定项目区内耕地的综合粮食产能,为耕地质量更新及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提供基础数据。文章以贵州省毕节市某乡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结合农用地分等规程,研究小尺度区域内工程布局对耕地质量提高的影响,并计算项目建成后耕地质量提高的等级。
- 陈波谢杭杨维彬
- 关键词:土地利用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