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脑出血
  • 2篇脑卒中
  • 2篇出血
  • 1篇血压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抑郁
  • 1篇预后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生存者
  • 1篇生活质量
  • 1篇体温
  • 1篇体温变化
  • 1篇评分
  • 1篇缺损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相关性肺炎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15...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杨燕
  • 2篇欧小云
  • 1篇魏瑞丽
  • 1篇叶应荣
  • 1篇娄丽娜
  • 1篇赵淑霞
  • 1篇荆晓蕾
  • 1篇侯拴
  • 1篇王霞
  • 1篇刘群才
  • 1篇李新立
  • 1篇鸥小云
  • 1篇胡伟
  • 1篇李晓丽
  • 1篇陈勤
  • 1篇王慧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股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高热降温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疝 (HCHCH)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将 96例HCHCH高热病人 ,随机分为颅脑降温治疗仪 (HTI)组、冰袋组和酒精擦浴组 ,以三组病人 30min内体温恢复率、体温反复率、3天以内体温恢复率、病死率、生存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与日常生活质量 (ADL)等指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三组比较 30min内体温恢复率以酒精擦浴为佳 (P <0 0 1) ;体温反复者以HTI最低 (P <0 0 1) ;3天以内体温恢复率以HTI最高 (P <0 0 5 ) ;生存者治疗前后NDS、ADL比较以HTI组效果最佳 (P <0 0 5 ,P <0 0 1) ;病死率HTI组最低 (P <0 0 5 )。结论HTI不但降温效果较佳 ,而且对减少病死率及提高病人愈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杨燕王慧
关键词:高热冰袋酒精
头部低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高热降温时间的研究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高热降温最佳治疗时间.方法:176例HIH高热病人随机分为四组,A组43例,为体温恢复后(≤37.5□)即停止头部低温治疗者;B组44例,为体温恢复后头部低温继续治疗1~2d者...
欧小云侯拴杨燕陈勤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文献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cdpneumonia,VAP)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 2 1 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 ,以VAP发生率、急性脑卒中分类发生率、发生时间等为指标 ,尔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组VAP发生率为 1 9.2 7%。以急性脑梗死患者 (acutecerebralinfarction ,ACI)患者VAP发生率最低 (P <0 .0 5 )。上呼吸机时间越长 ,VAP发生率越高 ( P<0 .0 1 )。VAP病原菌以G 菌为主 ( P<0 .0 1 ) ;G 菌中以假单胞菌为首位 ( P <0 .0 1 )。以年龄≥ 6 1岁者VAP发生率最高 (P <0 .0 1 )。以发生VAP者病死率为高 (P <0 .0 1 )。结论 机体抵抗力降低、上呼吸机时间长、侵袭性操作等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AP的主要原因。
欧小云杨燕娄丽娜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症病死率
卒中后抑郁对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多见,多发生在恢复期,发生率20%~65%,并对卒中产生影响[1-3].但抑郁程度、PSD发生时间等是否对卒中者预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尚待临床观察论证.笔者2007年6月-2010年4月对脑卒中并发PSD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同期住院无并发PSD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荆晓蕾胡伟赵淑霞杨燕李晓丽王霞
关键词:脑卒中预后生活质量
1586你脑出血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2002年
鸥小云杨燕
关键词:脑出血医院感染
体温变化对大面积脑梗死的影响及干预对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高热患者对大面积脑梗死 (acreagecerebralinsarction ,LCI)的影响 ,探讨LCI患者高热的最佳降温方法。方法  6 1例LCI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颅脑降温治疗仪 (headtemperaturecontrolinstrument,HTI)组 31例。以观察组病死率、生存者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eurologicaldeficiencyscore,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activitydailyliving ,ADL) ;HTI组病死率、生存者预后NDS、ADL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为 2 3 33% ,且高热持续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 (P <0 0 5 ) ,HTI组病死率为 3 2 3% ,与观察组比较病死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高热持续时间以≥ 4h预后最差 (P <0 0 5 ) ;体温以≥ 4 0℃预后较差(P <0 0 5 ) ;HTI组生存者预后NDS、ADL较观察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LCI患者 ,持续高热时间长或体温≥ 4 0℃生存者预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增高 ,生活质量明显减低。
魏瑞丽叶应荣李新立刘群才杨燕
关键词:生存者大面积脑梗死NDSAD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