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8篇老年
  • 6篇乳腺
  • 6篇外科
  • 4篇乳腺癌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腺癌
  • 4篇老年人
  • 3篇术后
  • 3篇外营养
  • 3篇肠外
  • 3篇肠外营养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胃癌
  • 2篇腺肿瘤

机构

  • 18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8篇李蔚萍
  • 10篇程爱群
  • 6篇陆琪
  • 5篇李翔
  • 5篇袁祖荣
  • 4篇秦朝晖
  • 4篇唐健雄
  • 3篇罗恩钊
  • 3篇胡天华
  • 3篇朱捷
  • 2篇黄磊
  • 2篇叶春涛
  • 2篇俞文鸿
  • 2篇葛睿
  • 2篇翁永强
  • 2篇孙建
  • 1篇庄舜玖
  • 1篇戴松林
  • 1篇王好平
  • 1篇卢晨

传媒

  • 6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黄醇结合蛋白7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7(RBP7)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GEPIA网站用于分析乳腺癌组织的RBP7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SKBR-3、BT474、T47D、BT549和MDA-MB-231)的RBP7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pcDNA3.1组(阴性对照)、pcDNA3.1-RBP7组(上调RBP7表达)和pcDNA3.1-RBP7+3BDO组(上调RBP7表达且增强mTOR活性)。q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和c-Myc的表达。MTT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RBP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BP7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pcDNA3.1-RBP7组p-Akt、p-mTOR和c-Myc的表达低于pcDNA3.1组(P<0.05);而pcDNA3.1-RBP7+3BDO组p-Akt、p-mTOR和c-Myc的表达高于pcDNA3.1-RBP7组(P<0.05)。此外,pcDNA3.1-RBP7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弱于pcDNA3.1组(P<0.05),而pcDNA3.1-RBP7+3BDO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pcDNA3.1-RBP7组(P<0.05)。结论RBP7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干预手段。
秦朝晖李蔚萍胡天华程爱群洪丽霞
关键词:乳腺癌
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添加谷氨酰胺 (Gln)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 (PN)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 0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所有病人术后第 1~ 6天接受等热量 83.6kJ/ (kg·d)、等氮 0 .16 g/(kg·d)的PN支持 ,研究组病人另增加 0 .3g/ (kg·d)的Gln双肽。术前及术后第 1、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和IgM ,并进行淋巴细胞计数 (LCC)。计算术后第 1、4、7天氮平衡。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值均较术前下降 ,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 .0 5 ) ;术后LCC均较术前升高 ,尤以研究组升高显著 (P <0 .0 1)。累积氮平衡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结论 :添加Gln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中使用安全 ,具有改善氮平衡。
程爱群翁永强李翔李蔚萍俞文鸿罗恩钊
关键词:谷氨酰胺双肽肠外营养高龄腹部手术
老年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被引量:7
2004年
李蔚萍程爱群袁祖荣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治疗老年人
上肢弹力绷带包扎法治疗腋下术后淋巴漏被引量:10
2006年
孙建唐健雄庄舜玖程爱群李蔚萍袁祖荣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
疝环充填和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分析(附27例报告)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分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27例用疝环充填式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17例疝环充填式手术中,疝囊未做高位游离5例,近端疝囊太小1例,疝块自原网塞旁脱出2例,疝块自二网塞间脱出1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再发股疝1例,原直疝再发斜疝2例。10例平片式手术中,疝囊未高位游离结扎4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原直疝再发斜疝1例。结论:仔细、规范及一些预防性的操作能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部分复发疝,以及再发疝和遗漏疝的发生,从而根本降低术后复发率。
黄磊唐健雄陈革蔡昭李蔚萍袁祖荣戴松林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
夹闭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中心静脉置管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和慢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化疗。1982年,MD安德森肿瘤医院的Niederhuber等[1]首次报道了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简称PORT)应用于临床。1992年,Morris等通过介入方法完成了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除了肿瘤患者的化疗,胃肠外营养,输血,采血均可以通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2]。而此项在国外已有30多年应用经验的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于1988年引进并首次被报道[3]。近十年来,国内各大医院也已经广泛开展此项技术。
秦朝晖刘军李蔚萍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综合征中心静脉置管术夹闭ACCESSMORRIS
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
2001年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至 2000年 3月 41例 65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病人的外科处理。 结果 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以右半结肠居多,占 63.41%,一期切除 31例,占 75.61%,其中根治性切除 26例,结肠造口 4例,短路 6例,围手术期死亡 4例。 结论 对老年大肠癌急性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和认识,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加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是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李蔚萍陆琪唐健雄
关键词:老年大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
胃肠间质瘤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食管1例,胃部4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23例,结肠3例,直肠3例,盆腔和后腹膜9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7例;1例直肠GIST经肛门切除;79例行开腹手术,其中8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局部切除或活检,71例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55例获随访,13例术后复发,其中10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病人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陆琪李蔚萍程爱群李翔王巍唐健雄袁祖荣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95例PHPT患者,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PHPT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48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Ca)、磷(P)水平,甲状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ThyPRO-39)评分,并统计其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PTH、Ca、P水平均下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hyPRO-39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ThyPRO-39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疾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可以减少PHP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秦朝晖程爱群李蔚萍胡天华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超声微波消融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302例老年甲状腺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近十年老年甲状腺外科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8年华东医院收治≥65岁老年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2例病人,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1.1±5.2)岁,男女比为1:2.15,多发结节242例,双侧结节224例。并存2种及以上病变占46.0%,结节性甲状腺肿190例,甲状腺腺瘤15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40例,甲状腺炎性疾病21例。甲状腺癌中,Ⅰ期20例,Ⅱ期6例,Ⅲ期2例,Ⅳ期10例。乳头状癌增加,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病人发现微灶癌增加。结论老年甲状腺外科疾病有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应采取正确的外科诊治原则,改善预后。老年人通常可耐受各种甲状腺手术。
李翔程爱群葛睿陆琪朱捷李蔚萍
关键词: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