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当代医学生创业需求调查研究——以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校生的创业认识、创业需求、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笔者在创业理念、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促进我国创业人才质量进一步提升。
- 李立张奎杨蔚利鲁菲彭芸花
-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理念创业平台
- 多排螺旋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近期疗效与生活质量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多排螺旋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应用多排螺旋CT引导下微波消融与化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年后生存率为90.0%,疾病复发率为5.0%,与对照组的65.0%和22.5%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维度评分为(68.3±5.9)分,社会功能为(56.8±6.4)分,生理机能为(63.5±5.5)分,精神健康和躯体疾病评分为(79.8±6.4)分和(44.6±5.7)分,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达到了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引导下微波消融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疾病复发,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郭铮铁镔李立刘荣方晋
- 关键词:微波消融近期疗效生活质量
- CT引导下精确经皮经肺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评价CT导引下应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组织取材方法、病变特点等因素对本项检查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探讨CT导引下应用活检枪行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元月~2008...
- 李奋强王文辉郭铮宋来昌苏东君林蕾李立常耀文
- 关键词:肺部块影穿刺活检
- 文献传递
- 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及治疗进展
- 2025年
- 随着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由于多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导致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等不良事件,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不良妊娠结局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对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相关的不孕不育症和复发性流产结局常见的病因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 王丽琴李立王钢王佳王涛杨芳郭鸿玲李平顺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综合征
- 医学模式再思考被引量:11
- 2019年
-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但探讨新型医疗模式意味着对包括西医在内的各种医疗方式的再认识,从思考认识中总结和展望更加适应生命健康、全面提高生命质量的医学模式已成为现代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视觉有机地分析宗教医学模式、哲学医学模式、科学医学模式与人类发展层次的内在联系,阐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传统的医学模式对医学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认为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充分考虑适应中国的国情及文化特征,这对于构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有中国特色并能反映生命本质的医疗模式有重要意义。
- 李立刘晓菊
-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 通过对运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了溃疡周围的交通支和浅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经用上述手术治疗后可以减少复发,缩短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何学文王文辉舒小军苏东君李立
-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
- 论五行病机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分析,探讨补充五行病机的必要性。结合五行学说说明病理变化的论述,创新性地完善了五行病机学说,以促进中医理论发展和提高指导临床工作的可行性。
- 沈世林何岳珍王玉萍李立时吉萍
- 关键词:五行学说病理变化病机
- 住院医师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对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促进肿瘤预防和筛查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21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2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住院医师的肿瘤预防和筛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培训现状和需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分别有72.2%(231/320)、66.6%(213/320)、64.4%(206/320)的住院医师认为吸烟、感染性因素、饮酒与肿瘤相关性高,分别有26.6%(85/320)、25.0%(80/320)、23.4%(75/320)的住院医师认为体重超标、水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缺乏锻炼与肿瘤相关性高。肿瘤筛查问题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规律性筛查起始年龄[23.1%(74/320)];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肝癌的主要筛查方法[93.1%(298/320)]。71.3%(228/320)的住院医师认为肿瘤预防和筛查的知识储备不足,95.3%(305/320)的住院医师认为需要肿瘤预防和筛查的规范化培训。结论住院医师对肿瘤预防部分知识点和筛查的作用认知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应当合理安排相关课程,促进肿瘤预防和筛查的规范化培训。
- 冉俊涛戴滋瀛王松李立郑亚陈明刘纯
- 关键词:住院医师肿瘤预防肿瘤筛查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2025年
- 目的 了解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对于科研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的需求,并针对兰州大学临床专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94名临床专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生对个人科研能力的评估,科研能力融入课程的要求,课程教学中有关科研培养存在的不足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94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有54.26%(51/94)的临床专硕具备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45.74%(43/94)的临床专硕能与他人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并具备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的能力。只有26.60%(25/94)的临床专硕对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受到科研能力的培养感到充足,而有75.53%(71/94)的临床专硕认为课程教学中缺乏与实际临床应用相关的科研内容,有95.75%(90/94)的临床专硕认为将科研意识、临床创新和研究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结论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临床专硕的科研能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需要优化专硕科研课程及考核体系、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增加临床科研资源及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专硕导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培养出具有过硬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 任茜孙霂鑫谢文智蔺梦凡王泽伟陈丹妮李立李立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82例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证实的DVT患者82例,急性期15例,后遗症期67例。服食中药汤药的同时,西药以尿激酶3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
- 李立王文辉时吉萍张茂祥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