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55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动脉
  • 19篇冠状
  • 19篇冠状动脉
  • 16篇介入
  • 11篇介入治疗
  • 10篇冠脉
  • 9篇心病
  • 9篇心肌
  • 9篇冠心病
  • 9篇病变
  • 7篇血管
  • 7篇血清
  • 6篇细胞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脉搏波
  • 5篇梗死

机构

  • 54篇包头市中心医...
  • 3篇包头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包钢医...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包钢集团第三...

作者

  • 54篇李猛
  • 16篇赵瑞平
  • 15篇岳强
  • 13篇金慧
  • 10篇宋秀荣
  • 6篇钱毅东
  • 5篇王文光
  • 4篇李晓琼
  • 4篇甘甜
  • 3篇徐立松
  • 3篇甘甜
  • 2篇周海霞
  • 2篇贺晓兵
  • 2篇卢耀军
  • 2篇乌日娜
  • 2篇乌日娜
  • 2篇宋志军
  • 1篇张连枝
  • 1篇宋志军
  • 1篇王雅坤

传媒

  • 9篇内蒙古医学杂...
  • 9篇现代生物医学...
  • 9篇中国循证心血...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5
  • 2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冠心病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cfPWV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另选取无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cfPWV,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对cfPWV与年龄、血脂、血压、Gensini积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脉搏波速度快,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fPWV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0.229、0.281、0.34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cfPWV、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cfPW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cfPWV可作为一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指标。
金慧李猛赵瑞平岳强李永明
关键词:冠心病
联合MRI及铁蛋白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联合心脏MRI参数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65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MRI检查,分析SF及MRI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统计学方法探究其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LGE阳性组SF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且ECV升高、LVEF降低(P<0.001)。SF与ECV呈正相关(r=0.390),与LVEF呈负相关(r=-0.539)。多元回归显示SF是ECV的独立预测因子(β=0.342)。ROC曲线分析表明,SF预测心肌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达0.944,最佳临界值为373.565ng/mL。结论研究表明SF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联合心脏MRI参数(ECV、LGE)及SF检测可为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早期评估及风险分层提供有效生物标志物。
张璐宋秀荣李猛
关键词:心肌梗死铁蛋白心肌纤维化心脏磁共振成像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18的变化及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通过对PCI术前、术后IL—10、IL—18浓度的变化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的研究,探讨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机制,以及与IL—10、IL—18的相关性。方法:观察70例PCI患者术前及术后4h血清IL—10、IL—18变化。并随访术后12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比较术前、术后以及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未发生组之间血清IL—10和IL—18变化的差异。结果:冠脉造影组术前术后的IL—10、IL—18的浓度均低于PTC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后12hIL-18、IL—1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术后血清IL—18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1),IL—10升高的幅度则明显低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①PCI后存在炎性反应,IL—10、IL—18是反映PCI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②其变化程度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即IL—10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IL—18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③IL—10、IL—18变化的幅度可能作为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赵瑞平李猛宋志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各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G)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RP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G)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UAG与AMI组间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CRP与冠心病的并发症发生与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RP水平是反映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预示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标志。
钱毅东李猛
关键词:冠心病
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改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入选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同期选择心衰不愿行心肺康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NT-BNP)、MLW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无氧阈时摄氧量(VO_(2)AT)、峰值摄氧量(peakVO_(2))及峰值代谢当量(peakMET)及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上述指标无差异。治疗1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组、实验组的LVEF升高(P<0.05),LVEDD、LVESD缩小(P<0.05),NT-BNP降低(P<0.05),MLWHFQ评分降低(P<0.05),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CRP、TNF-α、IL-6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常规组、实验组VO_(2)AT、peakVO_(2)、peakMET均升高(P<0.05);常规组、实验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能较好改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贺丹娜李惟甘甜郑伟宋明星钱毅东李猛
关键词:下肢康复机器人心力衰竭
OCT显示冠状动脉局限夹层介入治疗1例被引量:1
2019年
1病例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反复胸骨后疼痛6个月,加重8h”来诊。患者于6月前,劳累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每次持续约5min,经休息后可缓解。8h前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胸骨后憋闷样疼痛,伴出汗,即入我院急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aVL导联T波低平,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既往矽肺、阑尾炎切除病史明确。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吸烟30余年,7~8支/d,戒烟5年余。入院查心脏超声示:左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轻度返流,左房增大,心室结构正常(LAD 40mm、LVDD 5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 58%。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0.2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87ng/ml,均略高于正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0.95×10^9/L;肝功示:谷丙转氨酶 55 U/L;三酰甘油2.2 mmom/L,肾功、尿常规、凝血、电解质等均正常。
岳强李猛
关键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介入治疗OCT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损伤标志物夹层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其对DHF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HF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50例心脏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NT-Pro BNP及CRP水平,对比组间差异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T-Pro 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NT-Pro BNP、CRP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患者血清NT-Pro BNP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临床可采用血清NT-Pro BNP和CRP作为DHF病情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
钱毅东赵瑞平杨岱青韩瑞娟李猛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各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G)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RP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SAG)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UAG与AMI组间比较没有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与冠心病的并发症发生与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RP水平是反映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预示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标志。
金慧李猛
关键词:CRP冠心病C-反应蛋白
糖尿病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cfPWV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疑诊冠心病(CHD)并行冠脉造影术患者依据有无CHD和DM分为4组(每组n=40),无CHD且无DM为对照组,有CHD无DM(CHD组)和无CHD有DM(DM组)统称单病组,同时合并CHD和DM为合并组。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装置检测患者cfPWV,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并与cfPW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组、单病组和对照组cfPWV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CHD组、DM组和对照组Gensini积分呈下降趋势,且合并组与其他三组和CHD组与其他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组患者cfPW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8,P〈0.01)。绘制糖尿病患者cfPWV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873±0.034(95%可信区间:0.808~0.937),阈值11.74m/s预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9.4%,特异度为86.9%。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cfPWV、Gensini积分明显增高,且cfPWV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cfPWV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岳强刘志跃赵瑞平李猛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
OCT识别冠状动脉局限夹层1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反复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2 d伴意识丧失1次”。患者3年前,常于劳累或饮酒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呈憋闷样疼痛,每次持续近10 min,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 d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烈绞痛,伴大汗,与当地医院就诊时突发意识丧失,急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予以心肺复苏,成功后,查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律,Ⅰ、aVL、V1~V3导联ST段抬高0.05~0.3 mV,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达190/130 mmHg(1 mmHg=0.133kPa),未规律服药。否认糖尿病史。吸烟史30年,30支/d,饮酒史20年,250 g/d。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3~V6导联ST段下移0.05~0.15 mV(图1)。心脏超声示:左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室间隔增厚(IVSD)11 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轻度返流,房室结构正常(LAD 32 mm、LVDD 45 mm),左室射血分数54%。肌钙蛋白(cTnI)5.21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81 ng/ml,均高于正常。NT-BNP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0.95×109/L;谷丙转氨酶55 U/L;三酰甘油2.2 mmom/L,肾功、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正常。入院查体:T 36.5℃,P 62次/min,R 18次/min,BP 120/6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王文光李猛
关键词:冠状动脉OCT心前区疼痛导联ST段下移肌酸激酶同工酶夹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