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天

作品数:43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小儿
  • 9篇针灸
  • 8篇穴位
  • 8篇神经麻痹
  • 8篇儿童
  • 7篇疗效
  • 6篇穴位注射
  • 6篇针刺
  • 6篇中医
  • 6篇化疗
  • 5篇神经损伤
  • 5篇疗法
  • 5篇面神经
  • 5篇面神经麻痹
  • 5篇脑瘫
  • 5篇分娩
  • 5篇臂丛
  • 5篇臂丛神经损伤
  • 4篇遗尿
  • 4篇遗尿症

机构

  • 4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43篇李海天
  • 31篇吕忠礼
  • 25篇张曼
  • 11篇马建强
  • 8篇王岩
  • 7篇史学
  • 7篇祝秀丹
  • 6篇王焕民
  • 6篇秦红
  • 4篇成海燕
  • 4篇贾鲲
  • 3篇穆晓红
  • 3篇刘小梅
  • 3篇贾伟
  • 2篇韩彤立
  • 2篇于婧洁
  • 1篇解自行
  • 1篇闫松华
  • 1篇于彤
  • 1篇段晓岷

传媒

  • 6篇北京中医药
  • 4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2009年肿...
  • 1篇第五届北京国...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扶正健脾法配合化疗治疗小儿实体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扶正健脾方法配合小儿实体瘤化疗,减轻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改善化疗患儿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60例正在进行化疗的Ⅱ-Ⅳ期实体瘤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化疗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对两组化疗后6个月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及血红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扶正健脾、补益气血的方法,对于改善实体瘤化疗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及改善末梢血象具有较好疗效。
史学祝秀丹王焕民秦红李海天成海燕
关键词:中医辨证
关于加强康复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会被引量:6
2016年
现代医学实践对医生在临床交流和沟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日渐成为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康复医学的临床特点,着力阐述康复科医学生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总结目前康复科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康复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
李海天吕忠礼
关键词:康复医学医患沟通
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早期康复
目的:探讨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早期的康复方法。方法:将47例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患儿采用针灸、按摩、激光、穴位注射、低频电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一个疗程后统计结果,愈显率为59.6%,有效率为100%。结论:早期运...
吕忠礼张曼贾伟李海天
关键词:按摩法臂丛神经麻痹穴位注射激光疗法低频电疗
文献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椎板复位术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并发症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结合椎板复位术(SPR+RL)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SPR+RL的785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常规给予康复治疗。术后6个月至3年进行随访。疗效评估标准为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85例患儿的痉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和末次随访的GMFM评分分别为(34.9±5.2)分和(58.9±8.0)分,MAS评分分别为(4.8±0.4)分和(2.9±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近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包括低热(3.18%,25/785)、中度至高热(4.08%,32/785)、头痛(1.91%,15/785)、急性尿潴留(0.38%,3/785)、腹胀或排便困难(4.08%,32/785)、表浅切口愈合不良(3.18%,25/785)、切口深部感染(1.02%,8/785)、脑脊液漏(0.25%,2/785)、肢体感觉障碍(7.77%,61/785);术后远期(术后1个月以上)并发症包括腰背部疼痛(2.04%,16/785)、下肢间断性无力(0.64%,5/785)、脊柱畸形(0.38%,3/785)以及排尿、排便障碍(0.13%,1/785)。各项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SPR+RL结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的痉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各类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效果满意。
陈帅解自行徐金山徐金山张曼丁昌红李海天方铁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营养药物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小儿正中神经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药物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对正中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正中神经损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对患肢进行神经营养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神经营养药物肌内注射。肌电图检测2组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运动传导速度(M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正中神经SCV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CV改善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P=0.017;SCV,P=0.003)。结论针刺配合神经营养药物穴位注射,对正中神经损伤患儿疗效优于针刺配合神经营养药物肌内注射。
李海天张曼吕忠礼
关键词:正中神经损伤穴位注射针灸肌电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恶性实体瘤患儿5年生存情况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恶性实体瘤患儿5年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恶性实体瘤患儿167例,持续回访5年,回访时间截至2015年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3例,对照组84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6例为67例,对照组脱落20例为64例。治疗组常规进行化疗、手术治疗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常规进行化疗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生存时间、生存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9.0%,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46.7%。两组患儿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无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正健脾中药结合西医治疗实体瘤患儿能通过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顺利完成化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其存活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张吉史学李海天祝秀丹田莉刘正茂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实体瘤
一指禅手法结合活血柔筋膏治疗肌性斜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一指禅手法结合活血柔筋膏治疗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肌性斜颈患儿,根据纳入标准分为对照组(一指禅手法治疗)和观察组(一指禅手法结合活血柔筋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颈部旋转角度、被动侧屈角度、胸锁乳突肌厚度、斜颈严重程度分级。结果:观察组3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颈部被动侧屈角度、旋转角度、胸锁乳突肌厚度、斜颈严重程度分级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对照组好转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指禅手法结合活血柔筋膏治疗肌性斜颈可显著改善颈部关节活动度及胸锁乳突肌厚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一指禅手法治疗。
马建强马建强穆晓红李海天张曼贾鲲孟旭吕忠礼
关键词:婴儿肌性斜颈手法回顾性队列研究
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儿童遗尿症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索中西医联合内服外治疗法治疗儿童遗尿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诊的7~17岁脾肾阳虚型遗尿患儿为研究对象,共67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35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西医治疗组按照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及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推荐一线治疗药物—去氨加压素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内服中药辅以皮肤穴位揿针贴敷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 符合本研究入组并完成治疗及随访的63例患儿,西药治疗组32例,中西医结合组31例。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西医治疗组为84.4%(2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改善好转率为96.8%(30/31),明显好于西医治疗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去氨加压素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施以中药治疗辅助穴位贴敷治疗对遗尿症儿童脾肾阳虚中医证候改善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遗尿症患儿证候及体质。
刘小梅李海天张曼闫慧敏高杨洁吕忠礼沈颖
关键词:遗尿症中西医结合穴位贴敷儿童
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腰背肌力、Cobb 角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IS患者的两侧胸段竖脊肌RMS差异明显的低于对照组,Cobb 角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89.74%和69.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改善了AIS患者的患者的脊柱两侧肌力差异和关节活动度,降低了Cobb 角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贾鲲李海天吕忠礼
关键词:运动疗法推拿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
梅花针疗法在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应用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quot;口癖&quot;范畴.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伴不自主流泪,眼睛干涩等症.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医认为本病多...
于婧洁李海天
关键词:梅花针疗法面神经麻痹针灸中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