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 作品数:21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
- 本发明涉及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通过CNQDs掺杂S,O元素,形成S‑H和‑COOH官能团,增强了S,O‑CNQDs与二氧化锰结合的能力和亲水性。利用原位吸附法将硫氧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S...
- 卞伟王宁李波杨学芳张梦婷谢丽萍杨鹏王璇
- 文献传递
- 尼美舒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及髓过氧化物酶、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 目的:自由基产生过量的活性氧簇及其合成物对于细胞膜蛋白或脂类和DNA造成的损害是许多神经病理学的潜在性机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已经被发现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及自由基的合成或通过...
- 李波
- 关键词:脑损伤脑水肿金属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尼美舒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肝靶向的过氧亚硝酸根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肝靶向的过氧亚硝酸根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生物材料技术领域。针对大多数的探针缺乏组织或器官靶向性,导致无法深入研究ONOO<Sup>‑</Sup>与某一特定疾病的关系并研究其致病机理的问题。本...
- 马素芳余强李波刘文王浩江李雪任国栋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经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3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镇痛,对照组采取静脉镇痛药镇痛。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静脉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和48 h的静息时(t=3.124、11.617、12.886、4.474,P<0.05)和运动时(t=5.235、12.187、5.028、5.119,P<0.05)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48 h镇痛泵平均按压次数(2.15±0.23)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9.38±0.81)h,均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34、39.19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静脉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周和4周时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2、3.786、3.62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药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并减少不良反的发生。
- 石梓会李晶王静朱修锦李波岳维
- 关键词:坐骨神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术后疼痛
-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帕瑞昔布钠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苏醒期的临床观察
-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 方法: 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60例扁桃体摘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患儿进行分组研究....
- 李波
- 关键词:儿童患者
- 一种可控发光碳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发光碳纳米粒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发光碳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一种可控发光碳纳米粒子,通过以下步骤制成:(1)将鲜丁香花瓣烘干,粉碎成粉末,称取1‑2g于小烧杯中并加入去离子水10mL然后通过加...
- 刘文刁海鹏李婷婷王浩江张荣孙体健张晓瑛弓辉李波魏文珑
- 文献传递
- 一种肝靶向的过氧亚硝酸根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肝靶向的过氧亚硝酸根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生物材料技术领域。针对大多数的探针缺乏组织或器官靶向性,导致无法深入研究ONOO<Sup>‑</Sup>与某一特定疾病的关系并研究其致病机理的问题。本...
- 马素芳余强李波刘文王浩江李雪任国栋
- 文献传递
- 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
- 本发明涉及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通过CNQDs掺杂S,O元素,形成S‑H和‑COOH官能团,增强了S,O‑CNQDs与二氧化锰结合的能力和亲水性。利用原位吸附法将硫氧共掺杂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S...
- 卞伟王宁李波杨学芳张梦婷谢丽萍杨鹏王璇
- 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被引量:7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APP)的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收集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16例的临床资料,男111例,女205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发生APP将患者分为两组:非APP组和APP组。将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率。在验证集中,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有137例(43.4%)患者发生AP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延长、疼痛灾难化评分≥27分是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A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放置引流管、术前药物预防性镇痛、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行神经阻滞镇痛是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APP的保护因素(P<0.05)。纳入BMI、糖尿病史、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疼痛灾难化评分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的AUC为0.879(95%CI 0.836~0.922),验证集的AUC为0.819(95%CI 0.730~0.907)。Bootstrap内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在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APP的危险因素为高BMI、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延长、疼痛灾难化评分≥27分,保护因素为放置引流管、术前药物预防性镇痛、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行神经阻滞。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与临床应用性,可为预测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APP提供参考。
- 田彦东岳维李波高颖赵伟
- 关键词:术后急性疼痛影响因素
- 小主动脉根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两种不同术式的对比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对比小主动脉根部条件下,使用St.Jude Regent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主动脉根部扩大重建后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围术期风险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将41例小主动脉根部条件下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St.Jude Regent瓣组,另一组为主动脉根部扩大重建组,收集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以及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术期两组患者比较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当天出血量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主动脉根部扩大组1例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终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胸骨哆开;St.Jude Regent瓣膜组中1例出现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经积极治疗顺利出院。术后近期复查,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对比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直径、主动脉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术后对比,相关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主动脉根部患者直接使用19mm St.Jude Regent瓣膜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主动脉根部扩大重建术而言,手术时间短,简单易行,围术期风险较小,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别。
- 李波秦太昌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