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磨牙
  • 5篇上颌
  • 3篇淋巴
  • 3篇解剖学
  • 3篇根管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结扎
  • 2篇牙尖
  • 2篇牙髓
  • 2篇牙髓腔
  • 2篇髓腔
  • 2篇前磨牙
  • 2篇组织学
  • 2篇外动脉
  • 2篇淋巴结
  • 2篇颈外
  • 2篇颈外动脉
  • 2篇颈外动脉结扎
  • 2篇口腔
  • 2篇甲状腺

机构

  • 15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李春芳
  • 13篇皮昕
  • 2篇宋少杰
  • 1篇陈国栋
  • 1篇杜昌连
  • 1篇黄文铎
  • 1篇李秋华
  • 1篇柯国平
  • 1篇陈锡昌
  • 1篇朱世柱
  • 1篇张友元
  • 1篇张友云
  • 1篇汪燕
  • 1篇丁晓华
  • 1篇王纪
  • 1篇孟杨

传媒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纵横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硬组织透射电镜样品EDTA脱钙制样法被引量:1
1994年
生物硬组织透射电镜样品EDTA脱钙制样法朱世柱,张友云,陈锡昌,皮昕,杜昌连,李春芳,孟杨,王纪透射电镜是形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在生物软组织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生物硬组织因硬度大,很难超薄切片,防碍了对它的观察,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其脱钙制...
朱世柱张友云陈锡昌皮昕杜昌连李春芳孟杨王纪
关键词:透射电镜脱钙
1282个恒牙根尖孔形态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5
1996年
为研究恒牙根尖孔的形状和孔径与牙位和牙根的关系,采用XTL-2型连续变倍体视摄影显微镜,对1282个恒牙根尖孔的形状和孔径进行了观察和摄影。结果提示,1282个根尖孔中圆形和椭圆形者占94.77%(1215/1282),证明根尖孔的形态符合血管或(和)神经进入硬组织的形态学规律。
皮昕李春芳陈中
关键词:根尖孔恒牙显微解剖
下颌第一磨牙牙颈釉质突起及其临床意义
1997年
本文通过对140颗下颌磨牙牙颈釉质突起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颈釉质突起的发生率为72.86%,其颊面突起占突起的74.51%,牙釉质伸向根分叉处占31.43%,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李春芳皮昕顾永春宋少杰刘英
关键词:牙釉质磨牙牙体解剖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1993年
采用透明法对306颗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数目和形态进行了观察,上领第一前磨牙根管可分为Ⅰ、Ⅱ、Ⅲ、Ⅳ型。其中Ⅰ型(单根单管型)占28.1%(86/306),Ⅱ型(单根双管型)占30.7%(94/306),Ⅱ型(单双管混合型)占27.5%(84/306),JV型(双根双管型)占13.7%(42/306)。应用XTL-I型照像体视显微镜对83颗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进行了位置和形态的观察,根尖孔位于根尖顶者占55.4%(46/83),位于旁侧者占44.6%(37/83);根尖孔的形态呈圆形者占66.3%(55/83),呈椭圆形者占31.3%(26/83),呈肾形和不规则形者各占1.2%(1/83),并讨论了上述内容的临床意义。
皮昕李春芳刘水清
关键词:磨牙牙髓腔解剖学组织学
颈外动脉结扎与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通过对55侧成年男性头颈部标本的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甲状腺上动脉可起自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平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别为40%、36.36%和23.64%,并对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与颈外动脉结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李春芳皮昕丁晓华徐世明
关键词: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外科手术
出生前摄入酒精的大鼠尾壳核生后早期发育——神经元AREAP定量图像分析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以16只在出生前经母体摄入酒精的SD乳鼠及相同数量的正常SD乳鼠分别作为实验和对照材料,采用以神经元AREAP为参数的定量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出生前摄入酒精的大鼠尾壳核的生后早期发育。结果提示酒精有延缓大鼠尾壳核神经元的排列由密变疏的发育过程。此影响在生后第1d可以看到,直至第7d仍未完全消失,而在此后,则出现了代偿过程。
黄文铎柯国平章祖陈许海云李春芳
关键词:酒精中毒尾壳核纹体胚胎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的扫描电镜及其图像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图像分析仪对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髓室底呈现蘑菇状突起,平均密度为5234个/mm^2,每个蘑菇状突起平均含牙本质小管口9.2个,牙本质小管口分圆形(21.50%)、椭圆形(43.61%)和不规则形(34.89%)。作者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皮昕李秋华顾永春李春芳汪燕
关键词: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扫描电镜
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和根尖孔解剖及其临床意义为祝贺《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创刊十周年而作被引量:7
1995年
采用牙髓腔透明法对330个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的数目和形态进行了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可分为Ⅰ、Ⅱ、Ⅲ、Ⅳ型。其中Ⅰ型(单根单管型)占48.48%,Ⅱ型(单根双管型)占18,79%,Ⅲ型(单双管混合型)占28.48%,Ⅳ型(双根双管型)占4.25%;应用XTL-Ⅱ型照像体视显微镜对92个上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孔进行了位置和形态的观察,根尖孔位于根尖顶者占68.48%,位于旁侧者占有31.52%;根尖孔的形态呈圆形者占64.13%,呈椭圆形者占33.70%,呈不规则形者占有2.17%,并就上述内容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皮昕李春芳
关键词:前磨牙牙髓腔根管根尖孔
颈外动脉结扎与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对55例成年男性头颈部标本的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甲状腺上动脉可起自颈总动脉(40%)、颈外动脉(36.36%)和平颈总动脉分叉处(23.64%),并就颈外动脉结扎与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
李春芳皮昕
关键词: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结扎
卡氏尖名称的探讨被引量:3
1995年
作者应用XTL-Ⅱ型连续变倍体视摄影显微镜,对58个卡氏尖的形态进行了观测,资料表明:卡氏尖不是牙尖而是结节。
李春芳皮昕陈国栋宋少杰
关键词:上颌磨牙牙尖结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