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恒 作品数:23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表观遗传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结直肠癌的表型演变经历了腺瘤-腺癌两个阶段,其发生、发展是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积累的过程。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启动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改变通常发生于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近年来,表观遗传治疗除了在初治以及难治复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也在广泛开展中。 朱波 刘经纬 豆建 李日恒关键词: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Survivin-RNAi重组腺病毒质粒对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 李日恒 刘渤 宋艳敏 张爱民 安宇亮 陈治 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选择和设计针对存活素编码基因的siRNA靶序列,通过人工合成靶序列后构建重组腺病毒Survivin-RNAi质粒后转染载瘤裸鼠,观察转染效率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率的影响。发...关键词:关键词:结直肠癌治疗 基因表达 Livin和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和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FHIT、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李日恒关键词:结直肠癌 LIVIN FHIT 程序性细胞死亡4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m RNA的表达,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4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直肠标本中PDCD4 m RNA水平;分析PDCD4 m RNA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①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64.8%(35/54),△Ct值为(4.50±0.60);正常组织中PDCD4高表达,△Ct值为(3.5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m RNA水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则PDCD4 m RNA表达更低。结论结直肠癌中PDCD4 m RNA表达下降,PDCD4 m RNA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李日恒 李爽 宋艳敏 张爱民 刘渤 胡光关键词:腹腔镜 结直肠癌 新发现的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对3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正常成人大肠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0例正常成人大肠组织中Livin基因均无表达。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L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但癌旁正常组织Livin基因表达量较癌组织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Livin基因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期、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基因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李日恒 宋燕 张海山 郭阳 孟子辉 赵涛 汲崇德关键词:结直肠癌 LIVIN基因 基因表达 LINC0054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及EMT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MGC-803、AGS中LINC00543的表达水平,研究LINC0054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GEO和GEPIA数据库,分析LINC0054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qRT-PCR检测胃癌细胞MGC-803、AGS及胃黏膜细胞GES-1中LINC0054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与胃黏膜细胞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分别转染fam标记的siRNA和对照序列于胃癌细胞MGC-803及AGS,构建沉默组胃癌细胞Si-LINC00543和阴性对照组NC,转染24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和qRT-PCR检测转染效率;使用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Vimentin、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GEO和GEPIA显示,LINC0054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同样地,qRT-PCR显示,其在胃癌细胞MGC-803、AGS较GES-1细胞高表达(P<0.01);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胃黏膜细胞,胃癌细胞中E-cadherin低表达,N-cadherin、Vimentin高表达(P<0.05);荧光显微镜下,使用蓝光激发,转染成功的细胞呈现绿色,qRT-PCR显示,相对于NC组,敲低组细胞的LINC00543表达量降低(P<0.05);CCK-8显示,相较于NC组,敲低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相较于NC组,敲低组细胞迁移能力同样下降(P<0.05);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NC组,敲低组细胞的E-cadherin表达水平回升,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LINC00543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高表达的LINC00543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可能通过EMT途径调控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宋京岗 李懿诺 张茗萱 胡曼辉 马笑伟 李朝洋 豆建 李娜 王文斌 李日恒关键词:胃癌 EMT 增殖 迁移 Livin和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确定L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结果结直肠癌组织Livin高表达,同时Caspase-3低表达;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中无Livin表达,而Caspase-3高表达。Livin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Caspase-3蛋白绝大多数定位于细胞质,极少数定位于细胞核中。结论 Livin基因激活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促凋亡基因Caspase-3与凋亡抑制基因Livin共同调节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Livi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分化越低,表达越高;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无关。 李日恒 程树杰关键词:结直肠癌 细胞凋亡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CASPASE-3 RNA干扰沉默Survivin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 2014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Survivin重组腺病毒质粒,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结直肠癌的体内外试验做准备。方法参考shRNA的设计策略,选择Survivin基因(基因序号为NM_001168.2),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NCBI中的Blast检测序列的特异性,按载体构建的试剂盒进行。将重组质粒与人胚肾293T细胞混合培养,收集并处理,提纯病毒。构建成功后利用酶切法进行鉴定。结果经PCR法、酶切鉴定后证实Survivin重组腺病毒质粒成功构建。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成功构建了Survivin重组腺病毒质粒。 李日恒 胡曼辉 高峰 张彩菊 张瑞 朱红 王建博 魏丹 刘玉英 苏叶 张爱民 安宇亮 程树杰关键词:RNA干扰 质粒 Livin和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自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组织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Livin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Livin、PTE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李日恒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LIVIN PTEN 盐酸普鲁卡因通过DNA去甲基化作用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进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PCA)对结肠癌HCT116、SW48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等功能表型的影响,探讨PCA在调节抑癌基因TBX5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CA(0.5,1,2,4,8 mmol·L^(-1))对HCT116、SW480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在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下,PCA对人结肠上皮FHC细胞进行处理,CCK-8法检测用药前后FHC细胞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C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亚硫酸氢盐扩增子测序(BSAS)、qRT-PCR检测PCA作用前后TBX5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CA抑制2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最佳用药浓度为2 mmol·L^(-1),最佳用药时间为48 h(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CA显著抑制2种结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且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FHC细胞相比,HCT116、SW480细胞呈现高甲基化状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CA处理后HCT116、SW480细胞中TBX5的甲基化程度降低,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鲁卡因可能通过逆转抑癌基因TBX5甲基化,提高其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进展。 刘经纬 李懿诺 刘升 张雨豪 朱波 豆建 李日恒关键词:结肠癌 盐酸普鲁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