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3篇慢性
  • 2篇支气管激发
  • 2篇支气管激发试...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哮喘
  • 2篇脉冲振荡
  • 2篇脉冲振荡法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疾病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血症
  • 1篇支气管扩张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征征
  • 5篇张洪玉
  • 5篇柯以恕
  • 3篇黄克武
  • 3篇王浩彦
  • 3篇王辰
  • 3篇邝土光
  • 2篇常晓红
  • 2篇翁心植
  • 1篇杜小玲
  • 1篇逯勇
  • 1篇朱娅玲
  • 1篇杨丽
  • 1篇付江媛
  • 1篇张君
  • 1篇张晓雷
  • 1篇林英翔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OPD患者膜弥散和肺血管床容量的变化及支气管扩张剂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不同分级的患者膜弥散功能(Dm)和肺血管床容量(Vc)的变化,以及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通气功能改善对Dm和Vc的影响。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2月COPD缓解期患者95例,分为4组,Ⅰ级8例,Ⅱ级47例,Ⅲ级34例,Ⅳ级6例,正常对照组35例。使用一口气法,测定弥散量(DLCO)、弥散率(KCO即DLCO/VA)、Dm、Vc。58例COPD患者予以做扩张试验,试验阳性和阴性者均再次测定DLCO、KCO、Dm、Vc。将各组间的测定值及扩张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OPD各组患者的Dm、DLCO、Vc及KC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级别的增加,降低的程度均加大。COPDⅠ级患者的Vc和KC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COPDⅡ级、Ⅲ级及Ⅳ级患者的DLCO、KCO、Dm、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OPD各分级之间除Vc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外,Dm、DLCO和KCO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扩张试验前后的DLCO、Dm、Vc均无显著的改变(P>0.05)。结论:COPD患者通气功能逐渐恶化导致了弥散量的下降,Dm的持续降低贯穿于整个COPD的早、中、晚期,而Vc的持续下降则发生在COPD的早、中期。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没有通过通气/血流比的改变对弥散量、Dm、Vc产生影响。
朱娅玲王浩彦常晓红李征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诱发低氧血症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预测
2005年
张晓雷逯勇王辰常晓红李征征张君
关键词:低氧血症肺癌患者术后致死原因切除术后
脉冲振荡法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3
2000年
李征征邝土光黄克武柯以恕张洪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脉冲振荡法
强迫振荡法肺功能测定国人正常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试找出强迫振荡法肺功能测定国人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随机选取 130名同一居住区不吸烟的健康人 ,先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 ,再对常规肺功能正常者共 75名用强迫振荡法测定肺功能 ,按照欧洲呼吸协会公布的测定要求执行 ;测定指标包括 R(5 - 35 ) Hz粘性阻力 ,X(5 - 35 ) Hz弹性阻力及惯性阻力 ,FRE(共响频率 ) ,Zr(呼吸总阻抗 ) ,Rc(中心阻力 ) ,Rp(周边阻力 )。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正态性分布检验可看出 :ZR、FRE、RC、RP以及 R5 - R35均呈正态分布 (P>0 .0 5 ) ,实测值 /预计值 %中 R5 %~R35 % ,除 R2 5 %不呈正态分布 (P<0 .0 5 )外 ,其余均呈正态分布 ;而 X5 - X35、CL、CB、CM则不呈正态分布 (P<0 .0 5 ) ,国外提供的正常预计值与我国健康人实测值的配对 t检验结果 :ZR、R5、R2 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数 ZR、R5、R2 0、RC、RP、X5均可作为 IOS测定的主要分析指标并且国外预计值可用于国人 ,但实测值 /预计值 %应定为 :(R5、R2 0 ) <110 % ,FRE为 <15 Hz,R35国外预计值与我国实测值有显著差异 ,建议使用我国正常值 ,实测值 /预计值 %为 <130 %
李征征邝土光杨丽付江媛王浩彦柯以恕张洪玉
关键词:肺功能
用脉冲振荡法和体描法测定患者呼吸道阻力的比较被引量:1
2000年
为探讨脉冲振荡法和体描法测定呼吸道阻力的关系 ,对 1 58例患者分别用脉冲振荡法和体描法测定呼吸道阻力 ,同时测定测试患者的通气功能 ,对 2种方法测得的呼吸道阻力进行相关分析 ,考察各组数据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各阻力变量均与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高度相关 ,各阻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也很强 ,总呼吸道阻力 (R5)和呼吸道总阻力 (Rtot)的分布基本相似 ,但经一致性检验 ,两者的差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R5比Rtot略小。因此可以认为R5近似地反映了Rtot的变化趋势 ,但不完全等同于Rtot,判断结果应有各自的阳性判断标准 。
邝土光张洪玉李征征柯以恕王浩彦
关键词:脉冲振荡呼吸道阻力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培养与肺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与肺功能的关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在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 ,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 2 0 1例 ,其中 12 4例痰培养结果阳性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时常伴随肠杆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的高检出率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检出率随着肺功能的损害而增加 ,而当肺功能相对较好时 ,则以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微球菌为主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肺功能及痰细菌学检测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以肠杆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感染为主。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与肺功能关系密切 ,糖皮质激素对细菌学的影响也很重要。
林英翔王辰杜小玲李征征张洪玉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细菌耐药肺功能糖皮质激素
评价两种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摘要)被引量:4
1998年
黄克武翁心植柯以恕李征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
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本质的探讨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研究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对乙酰甲胆碱和运动激发试验的气道反应性特点,并对其本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9例)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27例)分别进行乙酰甲胆碱吸入激发试验和运动激发试验,观察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IgE水平并测定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结果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对乙酰甲胆碱吸入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7.8%,介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000%)和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1.4%)之间。运动试验阳性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中无1例乙酰甲胆碱试验阴性,而运动试验阴性者中有6例乙酰甲胆碱试验为阴性,且阳性者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降低20%所需乙酰甲胆碱药物累积量的中位数显著低于阴性者,并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很接近。另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阳性者中血清总IgE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差异无显著性,但高于阴性者,阳性者中血清ECP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气道反应性特点介于支气管哮喘和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之间,不同的患者其本质可能有所不同。
黄克武翁心植柯以恕李征征张洪玉王辰
关键词: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