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尔雅·释言》“是”义辨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由于对"是"的义位判定不同,学者对《尔雅.释言》"是,则也"的释读多有争论,焦点为二者是否同义,在哪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本文依据"是"、"则"各自的语义引申系统,以出土文献为例证,判定"是"为"法则"义,即"是"、"则"在"法则"义上构成同义关系。
- 李凤兰
- 关键词:同义
-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现行简化字溯源被引量:1
- 2013年
- 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话题历久弥新,一些反对者聚焦于简化字违背造字规律、破坏字形字意、阻断文化传承的问题。现行的简化字,大部分源自历代的简体或俗体,有不少源自古代的草书、行书、隶书,甚至古本字和古通用字。通过对源自秦汉时期的古字和古文字省变的现行简化字研究,有力地说明现行简化字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既是汉字生命力的象征又体现了汉字的稳定性和文化传承性。
- 李水李凤兰李媚乐
- 关键词:秦汉时期古字简化字
- 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语言学教学模式建构
- 2022年
- 应用语言学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阶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教学资源,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思政育人特点。建构应用语言学课程思政体系,应转变教学理念、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料库,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完善考核模式、巩固课程思政教育成果,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讲授深度融合,最终实现知识传授和课程育人的目的。
- 李凤兰
-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教学模式
- 《尔雅·释言》“骓”字考被引量:2
- 2012年
- 传统注疏多将"菼,骓也"释读为用实体特征解释实体本身,即以"白色"义训释菼类植物。这种释读过于牵强,通过推断"骓、鵻、萑、蓷"几个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个词条应为"菼,鵻也"。同时,《尔雅》编纂者在编辑这一词条时,混淆了"萑"字所记录的"菼类植物"、"益母草"两个词,训释错误。
- 李凤兰
- 关键词:尔雅
- 《尔雅》同训词语语义关系研究
- 2013年
- 《尔雅》将不同时期、不同经传中随文释义的故训汇集整理在一起,以词条为单位,将词语分割为一个个小的词义系统,训语与被训语之间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语义关系。传统注疏及新证释义研究注重个体考释,忽视系统联系;惯用传统考据,少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关照,在对词语进行考证时,多以同义为训为中心,将所有词语都置于同义的框架中解释,对多层多向的语义关系认识模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词语在词条中具体义位的判定。论文通过在引申义列中对义位的具体判定,适当考虑词的整体联系,考证词义,跳出"同义"的桎梏,整理出《尔雅》前三篇同训词语训释中训语与被训语多层多向的语义联系:同义、相通义、类义、内在含义、对词义或语法义的描述、言语义、假借字、异体字。
- 李凤兰
- 关键词:尔雅语义关系义位
- 《尔雅·释言》“菼,骓也”考被引量:1
- 2012年
- 《尔雅·释言》:“荧,骓也。”①《说文·艹部》:“蓟,藿之初生……荧,蓟或从炎。”②即“菱”为初生的荻,色如骓,在青白之间。《说文·马部》:“骓,马苍黑杂毛也。”“骓”本指毛色苍白相杂的马:《诗·鲁颂·嗣》:“有骓有胚。”由实体引申指实体特征,白色:《睡虎地》:“市南街亭求盗才(在)某里日甲缚诣男子丙,及马一匹,骓牝右剽。”③故传统上多认为此条是以实体特征训释实体,如郭注:“荚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④又如邢呙疏:“注‘《诗》日:毳衣如茭’者,《王风·大车》文也。毛传云:
- 李凤兰
- 关键词:尔雅《诗》睡虎地说文训释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