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虹霞

作品数:53 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催化
  • 11篇催化剂
  • 10篇选择性
  • 10篇选择性催化还...
  • 8篇脱硝
  • 7篇电池
  • 6篇教学
  • 5篇水热
  • 5篇脱氮
  • 5篇抗硫性
  • 5篇分子
  • 5篇分子筛
  • 4篇烟气
  • 4篇阳极
  • 4篇氧化物
  • 4篇脱除
  • 4篇燃料电池
  • 4篇脱硝催化剂
  • 4篇纳米
  • 4篇废水

机构

  • 51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51篇曲虹霞
  • 24篇钟秦
  • 10篇谢慧芳
  • 6篇崔健
  • 6篇王娟
  • 5篇张怡
  • 5篇陈迁乔
  • 4篇刘桂涛
  • 3篇谭文轶
  • 3篇缪明生
  • 3篇马卫华
  • 3篇郭蕾
  • 3篇陈守文
  • 3篇孔金明
  • 3篇严梅
  • 3篇张青
  • 2篇马罗宁
  • 2篇王婷如
  • 2篇张舒乐
  • 2篇徐复铭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爆破器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大学教育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的Fe-ZSM-5催化剂及其制备
本发明针对现有催化剂存在活性温度高、抗SO-<Sub>2</Sub>性、抗H-<Sub>2</Sub>O性不好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的Fe-ZSM-5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存的催化剂脱硝效率...
曲虹霞马罗宁钟秦
文献传递
超细RDX爆速和作功能力的研究与测试被引量:11
2003年
采用纯超细 RDX与工业 RDX,以及以超细 RDX和工业 RDX为主体 ,采用相同配方和制备工艺制取的高分子粘结炸药对比的方式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对爆速、作功能力进行了测试。得出超细 RDX无论是纯品还是高分子粘结炸药 ,对爆速和作功能力均优于工业
刘桂涛吕春绪曲虹霞
关键词:爆速作功能力超细
面向留学生的化工原理英文课程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20年
化工原理是一门有一定理论深度和难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化工原理英文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了将留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项目组对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优化、留学生管理和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陈迁乔吴畏曲虹霞王娟钟秦
关键词:留学生化工原理英文教学课程建设
“学–用–思–创”进阶式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反应工程分析》为例
2025年
面对培养具有“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要求,提出了“学–用–思–创”进阶案例教学模式,以化学工程专业基础课《化学反应工程分析》为例,通过知识点案例、思辨型案例和应用、创新型案例等不同案例模块架起理论和实践之桥,结合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学用相承、思创交融”,为提升“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范式。In the face of the requiremen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ith “stro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 progressive case-based teaching model consisting “learning - application - thinking - creation” is proposed. With the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different types of cases, such as knowledge point cases, speculative cases, applications and innovative cases,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realize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This work provides an effective paradigm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profound foundation, strong practice ability and brave innovation ability”.
曲虹霞谢慧芳丁杰张舒乐钟秦
关键词:案例教学专业学位课程改革
一种Fe-ZSM-5@Ce/meso-SiO<Sub>2</Sub>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ZSM‑5@Ce/meso‑SiO<Sub>2</Sub>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脱硝催化剂以Fe‑ZSM‑5为核相,经修饰后在其表面包覆介孔二氧化硅壳层,再通过浸渍Ce对壳层改性,制得具有微...
曲虹霞迟斌
文献传递
以提钾后固体渣为原料无模板制备ZSM-5分子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提钾后固体渣为原料无模板制备ZSM‑5分子筛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无模板法,以富钾板岩经选矿、焙烧、浸出,浸出液通碳提钾后产生的固体渣作为硅源,加入碱源、水和铝源,混合均匀后晶化、洗涤、干燥,得到ZSM‑...
曲虹霞刘莉陈智强王晓瑜谢慧芳陈守文
H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脱硫特性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由H2S气体,(CoS-Mo2S)/BaCe0.475Zr0.475Y0.05O3-δ/Ag,空气构成的质子传导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和电性能,以及在常压、温度范围为600~800℃时,温度和燃料气流量对H2S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2S脱除率与电流密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电池电流密度和H2S脱除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池适宜工作温度范围为700~800℃;在30~80mL/min范围内,H2S脱除率随燃料气流量增加而增大;在反应温度为800℃、燃料气流量为80mL/min的条件下,电池开路电压为0.72V,最大电流密度为2.9×10-2A/cm2,H2S脱除率可达71%。
冯凤曲虹霞谭文轶钟秦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硫化氢电解质阳极
阴离子型水分散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探讨
该文论述水分散聚氨酯以水作分散介质,对环境无毒无污染,适应现代环境保护的要求.聚氨酯的水乳性是由亲水性扩链剂带来的,该类物质既含有对异氰酸酯有活性的基团,又含有亲水性的基团,同时起到扩链和亲水的双重功效.该论文在该方面资...
曲虹霞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9
2002年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 ,对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SCR)进行实验研究。SCR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 ,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微孔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催化活性。温度、接触时间、催化剂中V2 O5的量和NH3 投入量对SCR反应有较大影响。适宜反应温度、接触时间、V2 O5的量和n(NH3 ) /n(NOX)分别是 310℃、2 0 0ms、4 .5 %和 1.1。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 ,NOX 脱除率可达 90 %。
曲虹霞钟秦
关键词:烟气脱氮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动力学选择性催化还原
V2O_5/TiO_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NO_x的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通过浸渍法制备 V2 O5/ Ti O2 催化剂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NOx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 1 0 0 / 1 4 0目催化剂 ,NOx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线性增加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反应为一级反应 ,反应活化能为 98.2 3 k J· mol- 1。对于片状催化剂 ,气体流量和催化剂的厚度对脱氮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气体流量增加 ,NOx转化率提高 ,当流量增至 1 2 0 L· h- 1后 ,NOx转化率趋于稳定 ;催化剂厚度由0 .1 cm增至 0 .2 cm,NOx转化率从 83%降至 40 % ,催化剂有效因子从0 .2 54降至 0 .1 2 7。对于 0 .1 cm厚的片状催化剂 ,在 573 K和空速 1 .4s- 1 条件下 ,NOx 转化率可达 92 %。
曲虹霞钟秦
关键词:催化剂工程脱氮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