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花岗斑岩
  • 3篇斑岩
  • 2篇同位素
  • 2篇南缘
  • 2篇克拉通
  • 2篇华北克拉通南...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岩体
  • 1篇岩体成因
  • 1篇云母
  • 1篇锆石
  • 1篇锆石HF同位...
  • 1篇花岗岩
  • 1篇化学特征
  • 1篇黑云母
  • 1篇分异
  • 1篇ND同位素
  • 1篇U-PB年龄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河南省地矿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星玉才
  • 3篇曾令君
  • 2篇姚军明
  • 2篇包志伟
  • 2篇周栋
  • 2篇赵太平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卢氏八宝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造山带西段。岩体呈筒状,可能为古火山机构岩颈相的超浅成侵入体。岩体的形成时代为(146±2)Ma(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体边缘相为钾长花岗斑岩、中心相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岩体出现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与区内同时代成矿花岗岩有着显著的差别。岩石SiO2含量较高(64.8%~73.5%),ACNK值为0.98~1.56,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花岗岩类。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2.29~23.8,Eu异常不显著(δEu=0.61~1.39),Rb、Ba、U和K等元素强烈富集,Sr、Nb、Ti和P等元素显著亏损,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并且钾长花岗斑岩具有相对较高的演化分异程度。岩体具有较低的Nd(t)初始值(-19.46~-16.4)和较古老的二阶段模式年龄(2.49~2.27 Ga),与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一致,表明该岩体的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斑岩体为碰撞后的拉伸环境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黑云母地质压力计估算,八宝山岩体的的侵位深度为1.89~2.55 km,与该岩体浅成相的地质产状一致,推测其深部可能存在有利于斑岩Cu-Au-Mo-Pb-Zn的多金属成矿区段。
曾令君周栋星玉才赵太平姚军明包志伟
关键词:ND同位素斑岩华北克拉通南缘
河南卢氏八宝山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26
2013年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西段,岩体呈筒状,可能为古火山机构岩颈相的超浅成侵入体,成矿组合上为独特的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八宝山岩体边缘相为钾长花岗斑岩、中心相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二者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非常一致,分别为146.6±1.6Ma和145.9±1.9Ma,说明他们可能是同期岩浆侵入作用分异的产物。钾长花岗斑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也非常相似,εHf(t)值分别为-27.55~-20.71和-27.30~-21.90,tDM2值分别为1.80~2.93Ga和2.03~2.92Ga,表明该岩体的源区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综合分析表明,八宝山岩体可能是扬子俯冲陆壳部分熔融的作物,并可能混入少量的太华群和熊耳群的物质,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为俯冲碰撞后的伸展环境。
曾令君星玉才周栋赵太平姚军明包志伟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南缘锆石HF同位素岩体成因
卢氏八宝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秦岭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是由华北、秦岭和扬子三板块组成。而华北克拉通南缘在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与之有关的钼、钨、铅、锌、金等多金属矿产特别发育。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
曾令君周栋星玉才赵太平姚军明包志伟
关键词: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意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