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英 作品数:176 被引量:233 H指数: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经皮给药的乳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经皮给药的乳剂,其包含有作为唯一药效成分的低浓度薄荷醇、油相基质、乳化剂和水相;所述薄荷醇占乳剂组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5%‑7%,油相基质占乳剂组合物质量不超过30%。本发明的乳剂中薄荷醇的... 接英 田磊一种用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治疗的药物 本发明涉及CD4+LAP+Tregs细胞或能够调控其表达及功能的ROCK2蛋白抑制剂在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D4+LAP+Tregs细胞通路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相较于现有的NKT细胞通路,更... 接英 李上 臧云晓 潘志强 杨珂 田磊文献传递 一种棉线的表面亲水改性方法、其应用以及用于泪液检测的棉线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棉线的表面亲水改性方法、其应用以及用于泪液检测的棉线。棉线的表面亲水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棉线与化学连接剂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向体系中加入含有端部氨基的亲水改性剂,继续反应一定时间后得... 接英 田磊 何彦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干眼发生率分析 接英 卢红双 阮方一种用于不同瞳距的离焦眼镜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焦眼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瞳距的离焦眼镜。本实用新型包括镜框、嵌设于镜框内的两个离焦镜片和两组调距装置;镜框包括横杆和两个框体,两个离焦镜片分别嵌设于两个框体内,在横杆的底部且位于横杆的中间处安... 田磊 接英 阚赪 陈小鸟 胡沘 多伯扬一种治疗干眼症的纳米胶束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干眼症的纳米胶束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酪蛋白酸钠为辅料构建共负载白藜芦醇RES与姜黄素CUR的纳米制剂,不仅使白藜芦醇和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同步增强,还能优化药物在眼部... 接英 李亚琼 田磊 崔庆宸 刘梓煜 李思源 吴祥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5年 可逆致盲眼病,其致盲率为10%[1].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2].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眼压,但是,临床上发现许多青光眼患者即使眼压已降至正常,患者的神经损害仍在继续[3-4];另外,部分患者虽未见眼压升高,却也存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因此,推测除了眼压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 闫超 陆立新 谭家璿 接英关键词:视神经损害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高眼压 致盲眼病 角膜缘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展望 2007年 角膜缘干细胞的发现是眼科领域的重要进展,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眼表疾病已取得初步效果。但有关角膜缘干细胞的鉴定、分离、体外培养和转归等仍是制约这一领域深入发展的瓶颈,加强对角膜缘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对角膜盲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潘志强 接英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 标记物 眼表重建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会影响近视儿童黄斑视锥细胞密度吗? 2025年 近视患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的近视防控措施,如角膜塑形镜、离焦框架眼镜、软性离焦角膜接触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均存在不足之处。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近年来成为儿童近视控制的手段之一。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RLRL照射能够抑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快速增长。近期一篇研究报告"Cone Density Changes After Repeated Low-Level Red Light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Myopia"(《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后近视儿童的视锥细胞密度变化》),在近视儿童的家长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详细分析此文章研究方法及结果,探讨是否能得出RLRL会影响近视儿童黄斑视锥细胞密度的结论。 张红梅 何鲜桂 接英 魏瑞华 何明光关键词:近视 安全性 黄斑 “同仁眼科论坛—2014秋季临床病例讨论会”成功举办 2014年 “同仁眼科论坛—2014秋季临床病例讨论会(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3-07-02-169)”于2014年9月2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600余名眼科医生参加,辐射范围达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会议精心挑选了19份精彩病例进行交流,内容以眼底病和青光眼为主,也包括角膜病、眼外伤、眼肌、神经眼科等眼科三级学科。会议特别邀请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新华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的多位知名专家进行点评,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北京大学的洪晶教授做了题为“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内皮移植”的专题发言,结合她在角膜内皮移植的临床和科研实践,向大家介绍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以及手术操作技巧。同仁眼科中心的彭晓燕教授就临床中如何诊断感染性眼底疾病进行了专题演讲,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疑难眼底病的诊断有了更新的认识。此次会议不仅锻炼了年轻医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而且大大开阔了眼科医师的视野,提高了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家获益匪浅。按惯例,马志中教授对论坛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这次讨论会的成果,鼓励大家在这个自由的平台上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同时提出应注重眼科分子遗传学和胚胎学研究,注重眼内科医生和年轻医生的培养,病例报告应更加注意逻辑思维和文献背景。 接英关键词: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医生 临床病例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