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 作品数:41 被引量:244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实施微创拔牙及位点保存术改善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对应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初步研究(附1例报告) 被引量:11 2019年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常伴有深牙周袋与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同时累及上颌磨牙根尖区的炎性病变亦可扩散至上颌窦内引起上颌窦黏膜出现增厚样改变。这不仅会影响患者鼻窦正常功能,还会为对应上颌磨牙丧失后的种植治疗设计和实施增加难度和风险。对待拔上颌磨牙进行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拔牙位点的感染,保存牙槽嵴轮廓,同时可减轻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性增厚。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上颌磨牙实施微创拔牙、彻底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完成种植修复治疗后定期随访的全过程,并对拔牙前后对应上颌窦黏膜厚度的变化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此类病例的临床处置提供了一定依据与参考意义。 徐涛 张波 韩子瑶 胡文杰 刘云松关键词:上颌磨牙 微创拔牙 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牙槽嵴保存有无进行创口初期封闭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的效果,即创口有无进行初期封闭的拔牙窝软硬组织变化。方法:纳入40颗因重度牙周炎需要拔除的磨牙,采取两种牙槽嵴保存方式。拔牙后,用脱蛋白牛骨矿物基质颗粒填充牙槽窝,并用可... 危伊萍 赵丽萍 徐涛 胡文杰关键词:牙周炎 磨牙 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除后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进行位点保存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位点同期植入Bio-Oss~并覆盖Bio-Gide~胶原膜愈合6个月后组织形态学特点和成骨效果。方法:6名研究对象共6颗罹患牙周病变磨牙拔除后即刻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颗粒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6个月,翻瓣再进入,在位点保存区取一块直径2.8 mm、长度6.0 mm的圆柱状骨组织,制作甲苯胺蓝染色的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平均11.54%(0~28.40%)新生骨形成和35.04%(13.92%~50.87%)Bio-Oss~颗粒残留,其中20.13%(0~48.50%)Bio-Oss~颗粒与新生骨组织直接接触,79.87%(51.50%~100.00%)颗粒被结缔组织包裹;上颌位点新生骨和Bio-Oss~颗粒百分比均较下颌位点少。结论:组织学检查发现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窝内植入Bio-Oss~并覆盖Bio-Gide~胶原膜愈合6个月后有新骨形成,仍有较多Bio-Oss~颗粒残留。 詹雅琳 胡文杰 徐涛 甄敏 路瑞芳关键词:牙周炎 牙槽嵴增高术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不同骨移植材料用于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同期牙槽嵴保存术的前瞻性病例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使用添加或不添加胶原成分的异种骨移植材料对重度牙周炎磨牙实施拔牙同期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MCF-AR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5至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因重度牙周炎需拔牙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共纳入2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24颗磨牙,分为脱蛋白牛骨矿物质(DBBM)组和含胶原DBBM(DBBM-C)组,每组纳入12例患者的12颗磨牙,两组均实施微创拔牙同期MCF-ARP,分别在拔牙窝内植入DBBM和DBBM-C。拔牙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评价硬组织变化情况;拔牙前、术后2周及术后1、3、6个月进行口内扫描,评价两组的软组织轮廓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术后6个月时,DBBM组拔牙窝中央骨高度增加(8.35±2.25)mm,DBBM-C组增加(7.70±2.36)mm;DBBM组高骨壁嵴顶根方1 mm处骨嵴宽度增加6.43(-0.76,7.96)mm,DBBM-C组增加6.01(5.41,7.90)mm,两组骨高度与宽度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软组织轮廓变化方面,DBBM-C组颊侧轮廓塌陷较小,但两组颊侧轮廓垂直与水平向塌陷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使用添加或不添加胶原成分的异种骨移植材料实施重度牙周炎磨牙拔牙同期MCF-ARP的临床效果相当。 任钰莹 张浩筠 胡文杰 徐涛 危伊萍关键词:牙周炎 骨移植 重度牙周炎 口腔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的北大模式实践与探索 2025年 随着口腔健康需求的增加,口腔医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其中口腔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口腔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属于毕业后教育,旨在培养口腔临床医生综合诊疗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历经25年的发展,不断总结临床教学经验,初步探索符合口腔急诊临床特点的教学模式,包括岗前理论培训、临床实习“医+助”合作模式、带教教师临床指导及质量监控等。通过2个月的短期实习,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口腔急诊的基本诊疗工作,提高了其综合诊疗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文章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的现有临床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口腔急诊临床教学的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徐涛 胡文杰 姬爱平关键词:口腔急诊 临床教学 毕业后教育 上颌磨牙解剖特点及牙槽嵴保存术在上颌磨牙区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上颌磨牙是牙周炎好发牙位,且毗邻上颌窦,在种植治疗时常需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来弥补垂直骨量不足。牙槽嵴保存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上颌磨牙拔除同期行牙槽嵴保存术可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及上颌窦气化程度,从而降低种植手术复杂性。文章就上颌磨牙区解剖特点、拔牙窝自然愈合后形态学改变和牙槽嵴保存术效果等做一阐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危伊萍 徐涛 张浩筠 胡文杰关键词:上颌磨牙 拔牙 拔牙窝自然愈合和牙槽嵴保存术后的软硬组织轮廓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要保证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三维轴向位置及获得种植修复的长期成功,良好的软硬组织轮廓是重要前提。牙槽嵴保存术是在拔牙同期实现软硬组织保存或增量的一种手术方式,是预防性改善种植条件的有效手段。文章针对拔牙窝自然愈合后的软硬组织轮廓变化、牙槽嵴保存术对软硬组织轮廓的维持效果,以及目前软硬组织三维轮廓主要获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牙槽嵴保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李丽曼 张浩筠 胡文杰 徐涛 赵丽萍关键词:自然愈合 牙槽嵴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评价 2024年 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种植修复获得健康、功能和美学效果的先决条件。牙槽嵴保存术可保持软硬组织轮廓,简化未来种植修复治疗程序。牙槽嵴保存术后种植修复的效果是其最重要的临床价值所在。文章就牙槽嵴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做一阐述,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赵丽萍 危伊萍 胡文杰 徐涛关键词:牙种植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拔牙后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伴有骨壁缺损的磨牙拔牙即刻植入Bio-Oss 覆盖Bio-Gide 胶原膜,采用翻瓣后冠向复位和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两种创口封闭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比较6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纳入23名患者共24颗重度牙周炎拔除磨牙,根据纳入时间分为牙槽嵴保存一组(翻瓣后冠向复位)和牙槽嵴保存二组(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每组各12颗磨牙。拔牙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评价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术中及术后6个月种植手术时测量牙槽嵴顶中央处骨宽度。结果:牙槽嵴保存一组及牙槽嵴保存二组的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减少了(1.6±1.5) mm ( P =0.004)和(0.3±1.6) mm ( 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窝中央牙槽骨高度均显著增加,牙槽嵴保存一组增加了(5.53±4.20) mm,牙槽嵴保存二组增加了(7.70±4.3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26)。种植手术时,牙槽嵴保存一组的牙槽嵴顶中央颊舌/腭侧骨宽度为(9.5±2.2) mm,牙槽嵴保存二组为(9.3±1.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均有利于达到保持并改善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高度、减少牙槽骨吸收的目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满足种植要求,微翻瓣覆盖胶原蛋白方法有利于保存更多颊侧角化龈。 赵丽萍 胡文杰 徐涛 胡文杰 徐涛 甄敏 王翠关键词:牙周疾病 磨牙 重度牙周炎伴前牙错[牙合]畸形的牙周-种植-正畸联合治疗效果观察(附1例10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3 2023年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口腔健康功能与美观的常见疾病,而伴有错[牙合]畸形的重度牙周炎患者是临床处置的难题,需要在全面的口腔检查基础上制定多学科联合诊疗计划,以达到控制炎症、恢复健康、重建功能、改善美观的目标。文章展示1例广泛型Ⅲ期C级牙周炎伴前牙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通过牙周-种植-正畸联合治疗,最终获得了医患双方均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此类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韩子瑶 张斯巧 胡文杰 徐涛 赵丽萍 刘云松 寻春雷关键词: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错[牙合]畸形 牙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