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切除
  • 1篇胸腺切除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糖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重度颅脑损伤
  • 1篇重症肌无力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夹层
  • 1篇主动脉夹层动...
  • 1篇外科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靖华
  • 2篇史松
  • 2篇贾民
  • 1篇刘鹏
  • 1篇赵亮
  • 1篇何斌

传媒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序贯营养支持法在重度颅脑损伤代谢紊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早期实行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TPN)法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3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TPN,入院2-3d给予肠外营养(PN),2-8d后给予肠内营养(EN)+PN,5d后给予EN。对照组3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同治疗组,EN采用混合奶,经胃管给予。观察第1、7、14、21天2组血糖、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结果:2组血糖水平均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第1、7、14、2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4、21天实验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行TPN能逐渐满足机体所需能量及氮的需求,通过较短时间肠外、肠内给予营养的过渡,并尽早实行EN更符合机体的生理需求,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TPN符合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能逐渐改变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
张靖华刘鹏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
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诊疗特点以及降低ADA的误诊率和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8例ADA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例行重症监护治疗,1例行外科治疗。结果:7例经药物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疼痛缓解5例,未缓解2例。1例手术治疗后治愈。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夹层动脉瘤外膜破裂致心包填塞。结论:重视高危人群,熟悉临床特征,慎重选择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ADA的误诊率,提高生存率。
何斌史松赵亮贾民张靖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进展
2005年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发病率约4.3~6.4/10万[1].目前MG的治疗包括抗胆碱酯酶药物、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外科、生物及中医中药治疗等,采用外科手段进行胸腺切除术已成为治疗MG的重要方法[2].本文对MG外科治疗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作如下综述.
贾民史松张靖华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