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汉 作品数:42 被引量:37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带血管弓单管空肠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处理吻合口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带血管弓单管空肠处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中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中吻合口张力过高问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吻合前空肠上提最大延长长度为(7.75±1.75)cm(4~10 cm),吻合后空肠上提实际延长长度为(5.95±1.82)cm(3~9 cm),延长长度实际使用率为(77.91±16.60)%(50.0%~100.0%)。术后发生急性尿储留1例,发生左肝下间隙脓肿、腹腔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或严重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腹腔出血等病例。结论带血管弓单管空肠技术能够有效安全地延长空肠系膜长度,从而降低吻合口张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简便易行,在遇到吻合口有潜在张力风险时可考虑采用。 陈心足 张维汉 伍斌 张波 陈志新 陈佳平 周总光 胡建昆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全胃切除 D2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D2胃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对局部胃癌的获益已得到证明,但辅助放疗的疗效仍有争议.同时,有效的治疗方式也伴随着额外的成本及毒性.本研究旨在评估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成本效益. 方法: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 张梦曦 何晓凤 张维汉 胡建昆 李秋关键词:胃癌 D2根治术 辅助化疗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价值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 总结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价值,以期有助于对不同AEG患者制定适宜的个性化淋巴结清扫策略。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EG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清扫价值的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AEG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站点包括No.1、No.2、No.3、No.7组淋巴结等,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站点往往清扫的获益也较大。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等因素有关,个别站点的淋巴结清扫仍存在争议。结论 AEG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争议颇多,尤其是SiewertⅡ型AEG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仍需要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证明。 于天航 张维汉 陈心足 胡建昆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癌 胃癌 淋巴结清扫 生存率 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联合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联合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7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根治切除术+紫杉醇HIPEC 151例(手术+HIPEC组),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316例(单纯手术组)。按照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公布的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 5.0)对纳入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腹腔热灌注化疗次数对HIPEC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通过χ^(2)检验对不同亚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差异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联合紫杉醇HIPEC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手术+HIPEC组中,男性113例(74.8%),女性38例(25.2%);中位年龄为64(55,68)岁;术后接受1次、2次和3次紫杉醇HIPEC的患者分别有18例(11.9%)、79例(52.3%)和54例(35.8%),中位肿瘤最大径为5.0(3.6,6.5)cm。单纯手术组中,男性244例(77.2%),女性72例(22.8%);中位年龄为63(54,68)岁,中位肿瘤最大径为4.0(3.0,5.5)cm。手术+HIPEC组中,共有112例(74.2%)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了198例次2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其中以术后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次数最多(85例,56.3%),其次是术后贫血(50例,33.1%)。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手术+HIPEC组患者中术后低白蛋白血症[56.3%(85/151)比37.7%(119/316),χ^(2)=14.420,P<0.001]、贫血[33.1%(50/151)比22.5%(71/316),χ^(2)=6.030,P=0.014]、术后腹痛[7.3%(11/151)比1.6%(5/316),χ^(2)=10.042,P=0.002]和术后腹胀[5.3%(8/151)比1.3%(4/316),χ^(2)=5.123,P=0.024]的发生率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IPEC 1次、2次与3次组的术后低白蛋白血症[13/18比67.1%(53/79)比35.2%(19/54),χ^(2)=12.955,P<0.001]和肺部感染发生率[6/18比6.3%(5/79)比1.9%(1/54),χ^(2)=13.232,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梅嘉鑫 赵林勇 张维汉 刘凯 陈小龙 杨昆 胡建昆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 紫杉醇 胃上部腺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比较胃上部腺癌行近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确定胃上部肿瘤最为合适的手术切除方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关于胃上部肿瘤行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的英文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其中回顾性研究文献采用卡斯尔-渥太华(NOS)量表评估,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采用Jadad量表评估。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考虑到肿瘤分期可能对胃癌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在统计分析时,分别对纳入病例为早期胃癌的文献,以及肿瘤分期包括Ⅰ~Ⅳ期胃癌患者的文献进行分组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以及R软件(V3.2.4)中的"metafor"和"meta"软件包。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共计3 667例患者,24篇回顾性研究文献评分均在5分以上,1篇RCT为3分,均为高质量文献。研究病例为早期胃癌的文献共18篇,共2 516例患者,其中近端胃切除组1 027例,全胃切除组1 489例。研究中纳入肿瘤分期为Ⅰ~Ⅳ期病例的文献共7篇,1 151例患者,其中近端胃切除组456例,全胃切除组695例。在术后5年生存率方面,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72~1.86,P=0.54);Ⅰ~Ⅳ期胃癌组患者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92~1.53,P=0.18)。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05~3.16,P=0.39);但Ⅰ~Ⅳ期胃癌患者近端胃切除组复发率高于全胃切除组(OR=1.55,95%CI:1.09~2.1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早期胃癌还是� 张维汉 张东阳 陈心足 胡建昆关键词: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META分析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中心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8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82例患者中,肝功能异常211例,肝功能正常7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者[OR=4.87,95%CI(2.28,10.43)]、年龄增加[OR=1.04,95%CI(1.02,1.07)]、既往长期饮酒史[OR=2.91,95%CI(1.47,5.76)]、手术时间增加[OR=1.01,95%CI(1.00,1.01)]和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OR=2.47,95%CI(1.09,5.62)]术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女性、年龄大、既往长期饮酒史、手术时间延长和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更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围术期肝功能变化,保护患者围术期肝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豪杰 周浪 张维汉 刘凯 杨昆 陈小龙 胡建昆关键词:胃癌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临床前医学生课外临床科研能力的启蒙与拓展——科研志愿者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1 2014年 当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更为科学的"循证医学"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即临床科学研究是当代医学实践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当代医学教育需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对医学生科研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和"四早"教育(早期了解行业、早期进入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开展服务)的不断深化,我们依托临床科室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构建为临床前医学生开放的科研志愿者项目平台,采用"培训–实践–评估–再培训"的螺旋递进教学模式,为临床前医学生提供循证医学和临床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志愿者积极、全方位实践,本项目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科研志愿者模式是为学有余力的临床前医学生提供的、可推广的、有利于提升科研素质的课外教学平台。 陈心足 陈小龙 陆政昊 张维汉 杨昆 伍斌 刘杰 刘凯 王伟 胡建昆关键词:志愿者 医学教育 如何开展外科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诊疗大数据的出现,真实世界研究因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并影响着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在外科临床研究领域,因外科疾病及外科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混杂因素及偏倚风险均远高于传统药物的临床研究。因此,通过真实世界研究设计,利用真实世界研究的独特优势解决外科领域的实际临床问题,是开展外科真实世界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本文将从如何开展外科领域真实世界研究以及在开展外科领域真实世界研究中所需要注意的特殊事项进行系统阐述。 胡建昆 张维汉关键词:外科 经食管膈肌裂孔径路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被引量:6 2014年 目前,对于SiewertⅡ型及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为主。然而,其手术径路却存在争议,常用的径路为左胸或右胸近端胃切除术联合食管下端切除术、经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术、或经食管膈肌裂孔全胃切除术。日本的一项比较经食管膈肌裂孔径路(transhiatal approach)及左胸腹联合径路(left-thoracoabdominal approach)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两种径路R0切除率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远期生存结局更好。 张维汉 陈心足 杨昆 刘凯 张波 陈志新 陈佳平 周总光 胡建昆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全胃切除术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经胸与经腹入路手术的预后比较——胸外科与胃肠外科联合数据分析 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比较经胸与经腹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远期生存结局。方法合并2006—2014年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食管癌外科和胃癌外科病例登记数据库,回顾性收集接受手术切除的SiewertⅡ型AEG病例,病例纳入标准:(1)胃镜及活检确诊为腺癌;(2)肿瘤累及食管胃交界线;(3)肿瘤位于食管胃交界线上下5 cm范围内,且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上1 cm至线下2 cm之间;(4)在胸外科或胃肠外科接受了手术切除;(5)随访资料完整。胸外科病例采用经左胸、经右胸、或经胸腹联合入路;实施食管下段加近端胃大部切除;二野淋巴结或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重建采用食管-残胃或食管-管状残胃主动脉弓下或弓上吻合,手工缝合或器械完成吻合。胃肠外科采用经腹(膈肌裂孔径路)、或经胸腹联合入路;实施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大部切除;进行D1+、D2或D2+淋巴结清扫;重建采用食管-单管空肠或空肠储袋Roux-en-Y吻合,或食管-残胃或食管-管状残胃吻合,均采用器械完成吻合。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8版食管癌TNM分期系统,生存表法测算3年总体生存率(OS)及95%可信区间(CI),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并报道危险比(HR)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443例符合SiewertⅡ型AEG标准的病例,其中经胸入路手术组89例(含3例经胸腹联合入路),经腹入路手术组35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0(四分位数:26.4~70.2)月。经胸入路手术组与经腹入手术路组临床病理特征基线可比,但食管受累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腹入路手术组食管受累高度<3 cm者有354例(100%),经胸入路手术组为44例(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3,P<0.001)]。胸外科和胃肠外科的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2.0(四分位数:9.0~17.0)枚和24.0(四分位数:18.0~32.5)枚(Z=11.29,P<0.001)。经腹入路手术组与经 杨世界 袁勇 胡皓源 李睿哲 刘凯 张维汉 杨昆 杨玉赏 白丹 陈心足 周总光 陈龙奇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