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瘦素及其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探讨二者在2糖尿病发病中作用。方法 2003至2005年期间收集既往无糖耐量异常史的T2DM的一级亲属241例和其无糖耐量异常史无糖尿病家族史配偶...
- 高珊陆菊明黎明张秀娟任昶李海晖张荣洲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一级亲属
- 文献传递
- 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351例,所有受试者均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检测体质指数(βMI)、腰臀比、血压、血脂、A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糖、真胰岛素(TI)及胰岛素原(PI),采用稳态模式(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根据A¨四分间距,分为ALT1组(〈12.9U/L)、ALT2组(12.9~17.3U/L)、ALT3组(17.4~24.2U/L)、ALT4组(t〉24.2U/L)。结果随着ALT水平升高,ALT4组与ALT1组比较,βMI[(26.3±2.9)kg/m。比(23.2±3.7)kg/m。,P〈0.01]、HOMA—IR[1.93(1.21~3.26)比1.06(0.65~1.54),P〈0.01]、LnHOMA—β(2.00±0.32比1.87±0.28,P〈0.05)均升高,血压、血脂、血糖、TI、PI亦升高(P〈0.05或P〈0.01);随着代谢紊乱数目增多(无代谢紊乱与3~4个代谢紊乱数目组间比较),ALT[23.3(16.3~37.6)U/L比14.3(10.3~18.5)U/L,P〈0.01]和AST[21.5(18.3—32.8)U/L比17.9(15.5~22.1)U/L,P〈0.01]水平均升高;校正性别、年龄、βMI和腰臀比后血清ALT依然与血压、血脂、血糖、TI、2h-PI、2h-PI/TI、HOMA—IR和代谢紊乱数目呈正相关(r=0.117,0.236,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LT与性别、甘油三酯、HOMA—IR、总胆固醇和2h-PI呈独立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高AIJ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IR和胰岛母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加密切相关,ALT水平独立于IR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 王永慧黎明高珊张秀娟李连霞张葵
-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胰岛素抗药性代谢综合征胰岛Β细胞功能
- 妊娠期糖脂代谢指标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妊娠期母体糖脂等代谢指标与胎儿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分娩时发生胎儿窘迫的初产妇82例,同期住院分娩无产科并发症的初产妇246例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于妊娠早期检测FPG、TG、TC、HDL—C、LDL—C等生化指标。于孕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1h、2h血糖水平。于分娩前检测全血血红蛋白、测量血压,比较两组孕妇糖脂、血红蛋白、血压等代谢指标及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胎儿窘迫组孕妇孕早期FPG、孕中期75gOGTT中FPG、1h、2h血糖及孕晚期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孕晚期的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9,P=0.034)。结论孕前高BMI、孕早期及孕中期血糖升高、孕晚期血压升高、孕晚期贫血均与胎儿窘迫可能有关。胎儿窘迫的孕妇剖宫产率较高。
- 张秀娟王永慧高珊郭丽媛李海辉宋美玉
- 关键词:血糖脂代谢胎儿窘迫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老龄化评估研究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收集其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膳食摄入及患病情况,进行体格测量,利用老年人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状况。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教育程度高、在婚、富裕程度好、坚持体育锻炼均是抑郁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睡眠障碍和注射胰岛素则是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OR值(95%CI)分别为3.08(2.10~4.51)和1.66(1.09~2.52)。结论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包括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富裕程度、体育锻炼、睡眠障碍和胰岛素治疗。
- 张秀娟李海辉高欣杨欢殷召雪
-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影响因素老年人
-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瘦素及其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IR)相关性,探讨二者在T2DM发病中作用。方法收集既往无糖耐量异常史的T2DM一级亲属,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17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低减(IGT)组55例,及新发T2DM组71例;以其无糖尿病家族史的配偶或亲友中OGTT正常者11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酶联免疫法测定上述人群的血清真胰岛素(TI)、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状态。结果从NC至NGT、IGT/IFG到DM组,IR进行性加重(HOMA-IR分别为1.3±0.7、1.7±1.5、2.2±1.4和3.2±2.8,P<0.01);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性增高(P<0.01),瘦素水平与HOMA-IR正相关(r=0.35,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性降低(分别为20±12、17±11、13±8和10±6mg/L,P<0.01),与HOMA-IR负相关(r=-0.41,P<0.01);脂联素/瘦素比值进性行降低,与HOMA-IR负相关(r=-0.53,P<0.01)。结论T2DM一级亲属在NGT时即存在瘦素水平升高和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脂联素/瘦素比值下降趋势与IR和糖调节受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推测该比值的变化可能是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的固有遗传缺陷的一种表现,可能在IR和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渴望作为预测T2DM发病的早期观察指标。
- 高珊黎明陆菊明张秀娟任昶李海晖张荣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 甲状腺健康的“双刃剑”——碘
- 2025年
- “医生,我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是不是海鲜吃多了”“我得了甲亢,是不是一点碘都不能吃了”“怀孕后产检要补碘,但听说碘补多了对甲状腺不好,是这样吗”“我脖子粗了,到底是碘多了还是碘少了”……
- 张秀娟
- 关键词:甲亢健康补碘甲状腺脖子粗
- 中国成人静坐时间与糖尿病前期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静坐时间与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关联。方法该研究为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8个省(每个省份分别选择城市和农村各1个监测点)的成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城市/农村)、蔬果摄入情况及静坐时间,2016—2017年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研究结局事件为糖尿病前期。根据研究对象通常一日内静坐时长将其分为<4.0、4.0~5.9、6.0~7.9和≥8.0 h/d 4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静坐时间与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关联,并按照基线特征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交互作用分析法分析静坐时间与相关指标对糖尿病前期的交互影响。结果最终纳入5676例成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6.42年,共有809例研究对象发生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发病密度为24.00/千人年。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以静坐时间<4.0 h/d组为参照,静坐时间6.0~7.9 h/d组研究对象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增加29%(OR=1.29,95%CI 1.03~1.61),静坐时间≥8.0 h/d组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增加31%(OR=1.31,95%CI 1.03~1.6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45~59岁(OR=1.64,95%CI 1.08~2.49)、女性(OR=1.40,95%CI 1.02~1.93)、城市地区(OR=1.51,95%CI 1.10~2.08)及蔬果摄入不足(OR=1.39,95%CI 1.00~1.94)的人群中,与静坐时间<4.0 h/d组比,静坐时间≥8.0 h/d组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前期(均P<0.05)。交互检验结果显示,静坐时间与居住地之间对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交互P<0.05)。结论长时间静坐会增加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尤其是在45~59岁、女性、城市地区及蔬果摄入不足的人群中。
- 何晓泳艾婷芳毛凡张润由晓庆张秀娟
-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 2型糖尿病及一级亲属抵抗素、内脂素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不同糖代谢状态一级亲属血清抵抗素(Resitin,RES)、内脂素(Visfatin,VIS)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
- 张秀娟王秩李海辉于玲高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抵抗素
- 糖尿病高危人群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研究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探讨其对MS临床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14名2型糖尿病(T2DM)一级亲属,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识诊断MS标准,分为MS。组(无MS组分)115例,MS1组(1种MS组分)118例,MS2组(2种MS组分)77例,MS3组(≥3种MS组分)104例,酶联免疫法测定上述人群的瘦素、内脂素、脂联素及抵抗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结果(1)随MS组分个数的聚集,血清脂联索水平逐渐降低,瘦素及女性RBP-4水平逐渐增加,三者均与MS组分聚集有较强的平行关系;而内脂素水平只在MS,组有明显降低;抵抗素水平则未见随MS组分聚集有变化趋势。(2)高瘦素水平Q4组(以四分位值分组)与低瘦素水平Q1组比较,MS的各组分(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检出率明显增加(Q4/Q1的OR值分别为1.3、1.8、1.6、5.2和3.0)。(3)血清RBP-4水平增加不仅与糖调节异常相关(Q4/Q1,OR=2.6),且与高血压(Q4/Q1,OR=1.6)、血脂异常(Q4/QI,OR=1.9)和肥胖(Q4/Q1,OR=1.5)及聚集即MS更相关(Q4/Q1,OR=2.7)。在RBP-4水平高的Q4组,MS检出率为50%。(4)处于脂联素水平最低的Q1组与最高的Q4组相比,MS及其组分(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检出率显著增加(Q4/Q1,OR值为2.1—4.1),但高血压的检出率却呈下降趋势。结论脂肪因子中以脂联素、瘦素和RBP-4与MS的关系最密切。提示三者可能也是参与MS形成的关键因子,可作为MS发病的早期预示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
- 张秀娟黎明高珊王永慧刘书筠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抵抗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
-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与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T2DM患者的既往无糖耐量异常史的一级亲属,其中糖耐量正常(NGT)组17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低减(IGT)组55例,以及12例新发T2DM与同期收集的59例新发T2DM合并为新发糖尿病(T2DM)组;以其无糖尿病家族史的配偶或无血缘关系亲友中糖耐量正常者114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真胰岛素(trueinsulin,TI)、胰岛素原(proinsulin,PI)。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用空腹胰岛素原与空腹胰岛素比值(PI/TI)及B细胞功能指数(Homa-B),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并做对比分析。结果一级亲属中NGT组与NC组相比,Homa-IR显著高于NC组,PI/TI及Homa-B显著低于NC组。而且从NC至NGT至IGT或IFG至DM组,胰岛素抵抗进行性加重。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进行性加重,PI/TI逐渐升高,但LnHoma-B下降直至T2DM组才具显著意义(NC组为4.40±0.60,T2DM组为3.38±0.96)。结论T2DM患者一级亲属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发生糖代谢异常前就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缺陷,且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缺陷与T2DM的发病相关;胰岛素原比例增加以及胰岛素原与真胰岛素比值升高是反映胰岛分泌功能缺陷的早期标志。
- 高珊陆菊明黎明李海晖张秀娟任昶张荣洲
-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一级亲属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