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超声
  • 10篇动脉
  • 10篇转位
  • 10篇大动脉
  • 10篇大动脉转位
  • 9篇左室
  • 9篇完全性大动脉...
  • 8篇室间隔
  • 8篇室间隔完整
  • 8篇室间隔完整型
  • 6篇动脉调转术
  • 5篇心动图
  • 5篇左室构型
  • 5篇二维超声
  • 5篇二维超声心动...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甲状腺
  • 3篇心功能
  • 3篇心肌
  • 3篇乳头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医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作者

  • 20篇张玮婧
  • 10篇金志斌
  • 9篇谢明星
  • 8篇吴敏
  • 7篇胡晓青
  • 7篇卢晓芳
  • 5篇张捷
  • 4篇彭娟
  • 3篇杨建
  • 1篇曹秋月
  • 1篇闻宝杰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2012年十...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动脉调转术后左室构型及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对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一期大动脉调转术后早中期左室功能及构型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手术的TGA伴室间隔完整患儿术后早期心肌出现短暂增生或肥大,到术后中期逐渐...
张玮婧谢明星卢晓芳胡晓青
关键词:动脉调转术左室构型心功能二维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后解剖左心室功能与构型改变的超声心动图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评价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大动脉调转术(AS())后早、中期解剖左室功能和构型改变。方法2DE追踪随访20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IVS)行ASO术患儿。根据检查时年龄是否达到6月分为术后早期组和术后中期组。另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婴幼儿分别设置对照1组和对照2组。2DE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PWTd)、内径(LVIDd)及长径(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速度、A峰速度及E/A。组织多普勒于室间隔基底段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计算标化等容舒张时间(IVRTn)、室壁厚度指数(PWTd/LVIDd)、几何构型指数(LVIDd/L)。结果①PWTd值术后早期组大于对照1组[(0.41±0.06)cm对(0.36±0.05)cm,P=0.022],LVIDd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0.21)cm对(2.21±0.23)cm,P=0.117],PWTd/L VIDd术后早期组大于对照1组(0.20±0.04对0.16±0.01,P=0.001);②PWTd、LVIDd、PWTd/LVIDd术后中期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术后解剖左室发育,EDV、ESV、L、LVIDd逐渐增加且均与术后随访时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0.83、0.73、0.90,P值均约0.000,R^2。分别为0.809、0.694、0.528、0.808,而PWTd与术后随访时年龄相关性不显著(r=0.56,P=0.000,R^2=0.309)。结论TGA/IVS患儿ASO术后早期左室壁稍厚;术后中期解剖左室功能及构型恢复至正常,提示最佳手术时期内手术可避免心肌纤维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术后解剖左室发育良好。
张玮婧谢明星卢晓芳胡晓青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心脏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调转术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动脉调转术后左室构型及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一期大动脉调转术后早中期左室功能及构型变化。方法:追踪随访34例(年龄28天至4岁,中位年龄4.5月)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手术的TGA并室间隔完整患儿,按检查时年龄是否达...
张玮婧谢明星卢晓芳胡晓青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室构型心功能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动脉调转术
文献传递
老年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超声半定量评分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超声半定量评分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A组)39例,非急性发作期(B组)47例,患者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指数与患者总体评估。采用线相关法,分析不同时期老年痛风性关节炎超声半定量评分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A组较B组病程短(P<0.05),双轨征及痛风石的数量较B组少(P<0.05)。A组的滑膜炎评分、疼痛指数与患者总体评估评分,均较B组高(P均<0.05)。A组患者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疼痛指数及患者总体评估呈正相关(r=0.868,P<0.001;r=0.803,P<0.001)。结论利用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可精准、客观评估老年患者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度,增强老年痛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赵荻张玮婧魏淑萍张一丹吴敏金志斌
关键词:老年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指数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弹性成像技术存在敏感度差等不利因素,因此限制了该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弹性应变率比值(SR)法为基础,针对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采用不同的SR计算方法,以探讨不同SR计算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弹性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336例患者共340个结节,以细胞病理结合随访为标准,分析固定面积法和实际面积法在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差异。结果超声诊断340个结节中,小结节91例,大结节249例。病理诊断91例小结节中恶性36例,良性55例;249例大结节中恶性104例,良性145例。对于纵、横径均≤8 mm的小结节,实际面积法判断恶性肿瘤与病理的一致性更优(χ2=20.89,P<0.01);对于纵径/横径>8 mm的大结节,固定面积法更优(χ2=57.08,P<0.01)。实际面积法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57.10%,特异度为83.00%,符合率为72.30%(Kappa=0.413);固定面积法的诊断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85.00%,符合率为80.30%(Kappa=0.590);根据结节大小选择性使用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85.50%,符合率为85.30%(Kappa=0.699)。根据结节大小选择性使用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最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较单一方法更高(Kappa=0.699,P<0.01)。结论根据甲状腺结节大小选择性使用固定面积法和实际面积法可以明显提高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
金志斌张捷闻宝杰张玮婧吴敏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弹性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动脉调转术后左室构型及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完仝型大动脉转位(TGA)一期大动脉调转术后早中期左室功能及构型变化。方法:追踪随访34例(年龄28天至4岁,中位年龄4.5月)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手术的TGA并室间隔完整患儿,按检查时年龄是否达...
张玮婧谢明星卢晓芳胡晓青
关键词:二维超声心动图动脉调转术左室构型心功能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
文献传递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大动脉Switch术后解剖左室整体和局部扭转运动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位局第二),动脉圆锥干分隔异常导致肺动脉连接左室,主动脉连接右室,形成两套平行的循环系统,静脉血回流入主动脉,动脉血回流入肺动脉。患儿若合并有动脉导管或卵圆孔未闭,动静脉...
张玮婧
关键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左室结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文献传递
一种超声科辅助用器械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科辅助用器械放置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与设于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等间距铰接有若干个托盘,支撑板的顶侧设有收纳组件,收纳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侧上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
张玮婧金志斌赵荻姚静
超声声像图综合评分法在诊断不同直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价值
张玮婧张捷彭娟金志斌杨建吴敏
STI技术评价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大动脉调转术后左室心肌扭转运动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一期大动脉调转术后早中期解剖左室心肌旆转及招转运动变化。方法:追踪随访30例(年龄28天至4岁,中位年龄4月)行一期大动脉调转手术的TGA并室间隔完整...
张玮婧谢明星卢晓芳胡晓青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动脉调转术斑点追踪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