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癌性疼痛控制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癌性疼痛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2例未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癌性疼痛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50~100mg/d静脉推注,应用1周以上,分别根据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率(CR+PR)为56.25%,生活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未见嗜睡、返酸、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便秘、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效果理想,毒副反应少。
- 张毅吴一萍
- 关键词:癌性疼痛镇痛作用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择菲联合顺铂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第8天,顺铂20mg/m2第1~4天,21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40.7%,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 张毅胡庆丰吴一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肿瘤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
- 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神经毒性与累积剂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治疗中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反应与累积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9例采用奥沙利铂为主方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神经毒性分级、奥沙利铂使用累积剂量及其他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9例患者的神经毒性总体发生率为81.0%,奥沙利铂累积剂量在135-440 mg/m^2时,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28.6%;450-820 mg/m^2时,其发生率为61.5%;840-1 000 mg/m^2时,其发生率在100.0%。而4例≥1 200 mg/m^2,2例出现3级神经毒性反应。结论 多数胃肠道肿瘤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的方案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累积剂量呈正相关。
- 胡庆丰张毅吴一萍魏冰冰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肿瘤并发症可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所引起.及时而正确地处理肿瘤并发症,可使一些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尽管皮质激素对肿瘤的作用意见不一,但它在处理肿瘤并发症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处理肿瘤并发症的应用概述如下.
- 吴一萍张毅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肿瘤并发症
- 3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传统开腹胆总...
- 张毅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纤维胆道镜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
- 恶性副神经节瘤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副神经节瘤发病机制、良恶性鉴别、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报道1例恶性副神经节瘤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该病例接受调强放疗,病情缓解。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良恶性副神经节瘤在组织学形态难以鉴别,免疫组化上有相应鉴别点,多依赖手术病理。治疗上多为手术切除,精确放疗目前也是有效治疗手段。
- 朱炎焱张毅张晓峰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副神经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