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喜 作品数:9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疗效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治疗组先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静脉注射,再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治疗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好,手术时间短、苏醒及离院时间早、丙泊酚的用量少。 张春喜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人工流产 麻醉 羟烤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羟烤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羟烤酮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舒芬太尼(B组)。两组术前30 min均给予40 mg帕瑞昔布钠镇痛处理,A组给予帕瑞昔布钠及羟烤酮镇痛处理,B组缝给予帕瑞昔布钠及舒芬太尼镇痛处理,术后进行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两组术后静息和咳嗽时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的追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烤酮联合帕瑞昔布钠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 安慧霞 张春喜关键词: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4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组(n=73)和瑞马唑仑组(n=74),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意识丧失(LOC)时间、拔管至苏醒时间、Ramsa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组LOC时间[(24.18±2.51)s]长于丙泊酚组[(18.92±2.37)s],拔管至苏醒时间[(17.74±1.53)min]短于丙泊酚组[(23.49±1.68)min],拔管后5 min Ramsay评分[(2.29±0.36)分]低于丙泊酚组[(2.65±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10 min(T1)、气管插管拔管时(T3),瑞马唑仑组HR、MAP、CVP水平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麻醉维持时(T2),瑞马唑仑组MAP、CVP水平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瑞马唑仑组SOD[(120.08±12.62)kU/L]、GSH-PX[(130.65±23.29)μg/mL]、Cor[(343.27±33.59)ng/mL]、NE[(877.83±56.21)pmol/L]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135.27±12.14)kU/L、(151.42±27.20)μg/mL、(358.16±37.75)ng/mL、(918.60±60.3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1.35%)低于丙泊酚组(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张春喜 朱婉凌 杨立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术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两种麻醉方法对妊高征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高征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82例妊高征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分别观察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胎儿娩出(T2)和术后(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疼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1、T2、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较T0均明显下降;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T1、T2、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患者T1和T2时间点的心率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疼痛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镇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张春喜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妊高征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较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苏醒及离院时间,使丙泊酚用量减少。 张春喜关键词:丙泊酚 瑞芬太尼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全麻组与TAPB组, 每组51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 TAP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30 min应用TAPB。比较两组麻醉前(T1)、切皮时(T2)、气腹时(T3)、拔管时(T4)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麻醉药物用量、拔管与苏醒时间, 麻醉前、术后24 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T3时, TAPB组MAP、HR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6、12、24 h, TAPB组VAS评分低于全麻组(P<0.05)。TAPB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太尼单位时间用量均少于全麻组(P均<0.05)。TAPB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全麻组(P<0.05)。术后24 h, TAPB组E、NE水平低于全麻组(P<0.05)。TAP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 3/51)低于全麻组(21.57%, 11/51), P<0.05。结论 TAPB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 减轻应激反应,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加快术后恢复, 镇痛效果良好,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张春喜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按照麻醉案分为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A组行0.5%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B组行0.65%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运动恢复时间为(98.5±17.2)min,短于观察B组的(130.1±2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苏醒,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安慧霞 张春喜关键词:罗哌卡因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ASA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6%,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运动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安慧霞 张春喜关键词:超声引导 腰-硬联合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全麻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全麻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B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2组麻醉前(T_0)、气管拔管即刻(T_1)、气管拔管后1 min(T_2)、5 min(T_3)、10 min(T_4)患者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苏醒时间(min)。结果 A组患者气管拔管各时点的SBP、DBP和HR与T_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管拔管各时点的SBP、DBP和HR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延迟苏醒时间,安全性高。 安慧霞 张春喜关键词:全麻苏醒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