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2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ETKF适应性观测敏感区估算系统完善与初步应用研究
- 适应性观测作为当前数值预报领域的热点前言问题,其提出主要是为了提高高影响天气预报质量,也是国际THORPEX科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而适应性观测策略中敏感区的估算极为重要。目前发展出了许多关于敏感区估算的理论:SV、ETKF...
- 张宇
- 关键词:台风
- 文献传递
- 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被引量:10
- 1992年
- 介绍了根据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的需要,研制的从资料(农业气象电报)接收处理、建立数据库、建模预报,直至输出预报产品的业务自动化系统以及产量预报专家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及其主要特点.
- 赵四强庄立伟王建林张宇
- 关键词:农业气象
- 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被引量:4
- 1993年
- 准确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物产量预报的实用价值及其社会经济效益,是评价产量预报的重要指标。十几年来,我国的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从无到有、从科研到业务,有了很大进展。预报的准确性常以相对误差来表示,由于不同预报对象(不同农业生态环境、不同地域范围和作物种类)的年际变化相差很大,同样的相对误差,预报的价值及其难度却不同。因此,建立一个客观,合理、通用的产量预报准确性评价指标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地域范围和不同作物产量序列的波动特征,认为同样的预报准确度,对不同的预报对象,其价值是不同的。为此,引入预报有效性的概念,作为评价产量预报准确性的统一指标。
- 张宇赵四强
- 关键词:作物有效性
- “高温”对我国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1996年
-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人工气室模拟试验、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及采用CERES冬小麦模式,分析“高温”对小麦(春小麦、冬小麦)发育历期、产量结构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小麦发育历期缩短,高温使春小麦经济产量下降,温度升高改善了冬小麦越冬条件,对穗粒数及籽粒重有利。返青后的“高温”对冬小麦经济产量不利。
- 高素华郭建平赵四强张宇潘亚茹
- 关键词:小麦生长发育高温影响
-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被引量:212
- 2003年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拥有约 1 .33百万平方公里的农田。这些田地的种植、翻耕、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不仅长期改变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循环 ,而且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 3种温室气体 ,即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和氧化亚氮 (N2 O)在土壤 -大气界面的交换而实现的。为了分析多种因素(如气候、土壤质地、农作物品种及各种农田经营管理措施等 )对农业土壤释放CO2 ,CH4和N2 O的综合影响 ,一个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 (DNDC)近年发展起来 ,用于预测这一复杂系统的动态。DNDC模型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 (C)、氮 (N)循环进行计算机模拟 ,并计算农田温室气体的释放量。通过与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连接 ,DNDC完成了对中国农田 1 990年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CO2 净排放量约 95百万吨C/年、CH4约 9.2百万吨C/年、N2 O约 1 .3百万吨N/年。根据全球增温潜势 (GWP)计算 ,中国农田释放的N2 O对全球增温的影响高于CO2 和CH4。模拟结果还发现中国农业对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最大贡献发生在 1 980~ 2 0 0 0年间 ,在这 2 0年中 ,全国水稻田的灌溉方法由持续淹灌逐渐改为晒田间灌 ,DNDC计算的中国农田CH4的年排放量由 1 980年的 1 2百?
- 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B.Moore ⅢW.Salas邱建军张宇庄亚辉王效科戴昭华刘纪远秦小光廖柏寒R.Sass
- 关键词:中国农业农田温室气体生物地球化学DN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