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在山西省中医院血液科就诊的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
- 杨青峰刘品莉杨红蓉于斌侯鸿燕韩俊莉张娜肖晶贾谷李新鹏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论
- 雄黄、益髓解毒方病证结合治疗低危、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雄黄、益髓解毒方病证结合治疗低、中危-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例MDS患者,根据危度分层辨病予不同剂量水飞雄黄(低危组:10mg/kg/d;中危-1组:15mg/kg/d)分装胶囊2粒...
- 杨红蓉于斌韩俊丽肖晶李新鹏贾古侯鸿燕刘品莉郭培京张娜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雄黄
- 解毒祛风凉血方治疗风盛血热型过敏性紫癜36例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解毒祛风凉血方治疗风盛血热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酮替芬、双嘧达莫片按年龄段口服,治疗组予给解毒祛风凉血方水煎服,两...
- 杨红蓉刘品莉于斌张娜韩俊丽肖晶贾谷李新鹏侯鸿燕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D二聚体
- 冯明教授从心肝论治不寐的经验总结
- 2024年
-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西医学的失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疾病过程中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该病可持续数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多伴有体倦乏力、白昼思睡、头晕头痛、面色少华、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
- 肖晶张娜吴明明冯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症入睡困难西医学
- 血府逐瘀汤结肠点滴与口服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对比研究
-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结肠点滴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结肠点滴组69例和口服组68例,结肠点滴组采用血府逐瘀汤方结肠点滴治疗,日两次,腹部体征阴性3天后逐步服用易消化流质、半流质...
- 杨红蓉郭培京贾古张娜韩俊丽肖晶候鸿雁
-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血府逐瘀汤口服腹腔淋巴结D-二聚体肠套叠
- 文献传递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血液科就诊的100例住院及门诊ITP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GPⅡb/Ⅲa、GPⅠb/Ⅸ水平。结果 ITP患者以血热妄行证为主,PLT与GPⅡb/Ⅲa、GPⅠb/Ⅸ呈正相关。IT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PLT水平存在差异,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PLT水平低于气虚不摄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ITP患者GPⅡb/Ⅲa、GPⅠb/Ⅸ表达有所不同,血热妄行型、气虚不摄型ITP患者GPⅡb/Ⅲa水平低于阴虚血热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型ITP患者GPⅠb/Ⅸ水平低于阴虚血热型、气虚不摄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以血热妄行证为主,不同中医证型ITP患者GPⅡb/Ⅲa、GPⅠb/Ⅸ表达有所不同。
- 张娜燕小宁杨红蓉肖晶李新鹏王钊林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中医证型血小板
- 丹栀逍遥散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肝郁化火型青少年双相障碍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丹栀逍遥散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肝郁化火型青少年双相障碍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在改善患者躁狂抑郁程度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不适,试验用药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为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提供...
- 张娜
-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丙戊酸镁
- 六炭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六炭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ER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六炭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和内镜下食管炎情况的变化,评价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51,P=0.008),观察组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9.774,P=0.002)。治疗后,观察组次要症状总积分和综合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烧心、反酸)及次要症状(上腹部疼痛不适、口干苦、睡眠障碍、纳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要症状(嗳气反胃、恶心、大便不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黏膜下炎症改善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7%、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7%vs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炭汤加减辨证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效果,且在减轻嗳气反胃、恶心、大便不调等方面效果更明显,复发率更低。
- 陈燕张娜燕小宁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论治
- 淫羊藿苷对γ-干扰素诱导的CD34^(+)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诱导的CD34^(+)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新鲜脐血,采用荧光活化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系统分选CD34^(+)细胞,FACS/MACS分选的CD34^(+)细胞分组培养(加或不加IFN-γ),进一步给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和淫羊藿苷预处理。观察细胞自噬情况,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PI)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γ处理的CD34^(+)细胞自噬明显增强,应用自噬抑制剂3-MA后可抑制IFN-γ诱导的CD34^(+)细胞自噬,应用淫羊藿苷后CD34^(+)细胞自噬水平提高;IFN-γ处理的CD34^(+)细胞凋亡明显增强,3-MA和淫羊藿苷预处理后可抑制IFN-γ诱导的CD34^(+)细胞凋亡。结论IFN-γ可诱导CD34^(+)细胞自噬,抑制自噬可促进IFN-γ介导的CD34^(+)细胞凋亡,淫羊藿苷可促进IFN-γ诱导的CD34^(+)细胞自噬,抑制IFN-γ诱导的CD34^(+)细胞自噬性凋亡。
- 张娜王钊林燕小宁刘品莉杨红蓉
- 关键词:淫羊藿苷Γ-干扰素自噬
- 刘品莉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探析
- 刘品莉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本病发病急,病机属于热毒炽盛,脉络受损,热迫血行,血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见皮肤出血点、瘀斑,治疗早期多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止血为主,选用紫癜1号、紫癜2号,后期温阳补肾选用紫癜3号,在治疗本病过程中...
- 侯鸿燕刘品莉杨红蓉杨青峰于斌韩俊莉张娜肖晶贾谷李新鹏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