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兰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实用种子超干燥和超干种子密封方法的探索被引量:7
- 1997年
- 将水稻和大白菜种子装在牛皮纸袋中与一定量的干燥剂(硅胶或生石灰)密封于铝箔袋或磨口玻璃瓶中进行干燥,可使种子水分达到超干燥水平(水分低于5%)。该方法利用种子包装容器作干燥器,使干燥过程在体积很小的密封容器中进行,不但节约了干燥成本,而且可以同时干燥大量种子。采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成本很低,但容易使种子受到伤害。用硅胶作干燥剂虽然单价较高,但通过重复利用,可以使干燥成本下降。两种密封容器均可用于保存超干燥种子。但铝箔袋比玻璃瓶轻便,体积小,易于密封。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 陶梅辛萍萍张云兰
- 关键词:水稻大白菜干燥剂干燥速率发芽率
- 谷子、绿豆、豌豆和红小豆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研究被引量:23
- 2001年
- 本文以谷子、绿豆、豌豆和红小豆种子为材料 ,通过对密封贮藏在 45℃、室温和 - 18℃条件下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活力测定 ,研究种子最适含水量。贮藏 6年后的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在 45℃条件下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 4.1% (谷子 )、5 .8%(绿豆 )、7.0 % (豌豆和红小豆 ) ;种子在室温下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 5 .0 %~ 5 .8% (谷子 )、5 .8%~ 9.7% (绿豆 )、7.9%~10 .5 % (豌豆 )和 9.0 %~ 9.7% (红小豆 )。上述结果表明种子最适含水量随贮藏温度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在 - 18℃贮藏6年后 ,各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与贮藏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室温条件贮藏 6年后 ,处于最适含水量范围内的种子的发芽率与贮藏前及 - 18℃条件下贮藏的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差异 ,说明适度干燥、密封贮藏能有效地延长种子在室温下的贮藏寿命 ,达到低温贮藏的效果。对种子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电导率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活力指数能有效地预示种子寿命衰老趋势 。
- 张云兰陶梅郭欣荣辛萍萍
- 关键词:种子含水量种子寿命种质保存谷子
- 西瓜种子的加温干燥
- 1991年
- 西瓜种子加温干燥,失水过程可分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和趋于平衡三个阶段。采用30℃、40℃、50℃和60℃四种温度干燥,种子含水量由原始水分9.0~10.6%降至3.4~4.1%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活力与对照相似或略高。试验表明采用60℃两小时干燥种子,可缩短干燥时间,降低种子平衡含水量并对种子生活力无影响。
- 孙雨珍张云兰陈辉陶梅
- 关键词:西瓜种子
- 超干种子回湿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4年
- 本文探讨适合不同作物的超干种子回湿方法,结果表明:豌豆、绿豆分别以17%、30%PEG处理,红小豆置室内常温回湿,谷子在饱和水蒸汽回湿等方法都取得了提高种子活力的效果。
- 张云兰郭新荣
- 关键词:种子超干燥
- AFLP技术运用于小麦种子超干燥保存遗传完整性的初探被引量:19
- 2003年
- 小麦种子被干燥和超干燥至 9.0 % ,8.0 % ,7.0 % ,6 .0 % ,5 .0 % ,4 .0 %后 ,密封包装于江西南昌常温保存。保存五年后 ,发芽结果表明 ,小麦种子于亚热带地区常温保存 ,必须先经过干燥密封包装。种子最适含水量介于 7.0 %~ 9.0 %之间 ,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种子经发芽生长至三叶一心期 ,取幼苗 (茎与叶 ) ,用AFLP分子技术对其单株及 2 0株的混合样品进行遗传稳定性鉴定 ,结果表明 ,每对引物的AFLP图谱谱带丰富 ,不同引物的清晰带有 2 6至 5 2条 ,不同品种间差异带在 3至 6条。同一品种不同的含水量之间AFLP图谱谱带整齐划一 ,未见明显差异。同一含水量不同混合样品或单株样品间也未见差异 ,表明小麦种子经干燥、超干燥后于亚热带地区 (江西南昌 )常温保存五年后 ,在AFLP分子水平上未见遗传变异。同时本研究也为贮藏种子的遗传完整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胡小荣卢新雄张云兰张志娥陈晓玲辛萍萍
- 关键词:AFLP技术小麦种子超干燥保存
- 种子干燥问题的研究被引量:7
- 1991年
- 入长期库保存的种质资源种子含水量的要求是:一般作物5~7%,大豆8%。本文研究了各种作物种子在一年中的水分变化,适宜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介绍了测定种子含水量的方法和种子干燥的发展趋势。
- 胡承莲张云兰
- 关键词:作物种子
- 红麻超干燥种子预先回湿方法研究被引量:22
- 1999年
- 红麻种子超干燥后,种子生活力明显下降。经五种不同的CB预先回湿方法(a、25%PEG处理;b、100%RH二天;c、40%~60%RH一周;d、40%~6O%RH一周加80%~90%RH二天;e、水浸二天)处理后,除水浸二天处理其它四种方法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的效果。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其中以25%PEG处理和40%~60%RH一周加80%~90%RH二天的处理效果最佳,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胡小荣胡承莲张云兰陈叔平
- 关键词:红麻种子超干燥种子处理
- 国家种质库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1
- 2003年
- 降低入库种子的含水量 ,是维持种质长期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 2 0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 ,国家种质库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系统 ,完成了 33万余份种质的干燥处理任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组成、作物种子适宜的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处理时间以及应用情况。
- 卢新雄张云兰
- 关键词:作物种子种质库种质保存
- 超干种子老化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本试验种用谷子、绿豆,经40℃及45℃,湿度RH=95%—100%老化6天及5天。然后测各含水量的5项活力指标。经生物统计表明:谷子40℃,45℃二处理间差异显著,且40℃高温老化6天时间,在不同含水量的组合上,除含水量0.85%外,其余二因子组合均优于45℃老化6天的不同含水量处理,且有0.01显著差异。绿豆老化温度亦以40℃较好,种子含水量老化结果谷子和绿豆均以5.8%处理效果最好,二种作物经老化处理后,其活力指数的下降在种子含水量上均有相对应的拐点。
- 张云兰陈叔平郭欣荣
- 关键词:种子超干燥含水量作物
- 测定小粒作物种子水分方法的研究
- 1991年
- 种子含水量直接影响种子的贮存寿命。国家种质库规定种子入库前必须抽样测定水分,达到贮存标准的方可入库。但实际工作中,在测定小粒或极小粒作物入库种子的含水量时,碰到了困难。如烟草种子千粒重只有0.03—0.05克。
- 张云兰
- 关键词:作物种子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