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少英

作品数:3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腰椎
  • 11篇骨折
  • 8篇腰椎管
  • 8篇腰椎管狭窄
  • 8篇椎管
  • 8篇椎管狭窄
  • 7篇疗效
  • 6篇椎间孔
  • 6篇关节
  • 5篇手术
  • 5篇疏松性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5篇骨质疏松性
  • 4篇术后
  • 4篇缺损
  • 4篇微创
  • 4篇股骨
  • 4篇关节炎
  • 3篇腰椎间盘

机构

  • 32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峰峰矿务局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第一...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邯郸市峰峰矿...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康少英
  • 26篇张英民
  • 14篇郭洪生
  • 14篇薛伟
  • 9篇索艳晖
  • 8篇黄秀君
  • 7篇王培霞
  • 7篇魏萌
  • 7篇王振兴
  • 7篇陈欣志
  • 6篇李建伟
  • 5篇张凯
  • 4篇陈伟
  • 4篇宋玉荣
  • 3篇方绍孟
  • 3篇武瑞臣
  • 3篇王培霞
  • 3篇张克亮
  • 2篇高庆亮
  • 2篇程安源

传媒

  • 6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仲总黄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杜仲总黄酮调节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抗炎镇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另取40只大鼠将髓核放在左侧L5和L6神经根顶部,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药物组(200 mg/kg杜仲总黄酮)、激活剂组(5μg/kg重组CXCL-12蛋白)及药物+激活剂组(200 mg/kg杜仲总黄酮+5μg/kg重组CXCL-12蛋白),每组均为10只大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21 d。检测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及热刺激敏感性;用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IL-1β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CL12/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杜仲总黄酮能增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值,降低IL-1β、TNF-α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CXCL12、CXCR4、NLRP3蛋白水平。杜仲总黄酮治疗后大鼠神经束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而CXCL-12治疗后与杜仲总黄酮治疗后结果趋势相反,且消除了杜仲总黄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杜仲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发挥抗炎镇痛效果。
师艳艳康少英杨武燕张金盼张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抗炎镇痛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后屈膝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6年
武瑞臣康少英
关键词:屈膝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创伤后疗效观察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与中期效果探究
2017年
选择我院2015年4月份至2016年5月份期间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张英民郭洪生薛伟王培霞黄秀君索艳晖康少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探究
2017年
目的:针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诊治的5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S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通过比较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A评分及ODI评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SA评分为(1.12±0.01)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68±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为(16.35±2.2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5.45±6.54)分(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张英民郭洪生薛伟王培霞黄秀君索艳晖康少英
关键词:老年性腰椎管狭窄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接收的12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病人当做研究的对象,本院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普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最终疗效。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术后恢复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的疼痛感要明显比对照组轻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效果非常好,且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好,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张英民郭洪生薛伟王培霞黄秀君索艳晖康少英
多b值DWI序列ADC值在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ADC值用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8例(A组)及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74例(B组),分别测量其多b值DWI下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多b值DWI鉴别两者的价值。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楔形及凹陷形、椎体后缘成角,椎体内可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b值DWI以等或低信号为主;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形态多为倒楔形及扁平形、可见椎体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b值DWI以高信号为主。两组患者的ADC值均随着b值增加而下降,但A组的ADC值显著高于B组(P<0.05);b值分别取0、100、200、400、600、800 s/mm^(2)时,鉴别二者的AUC值分别为0.671、0.706、0.897、0.918、0.743、0.712;当多b值DWI取400 s/mm^(2)时的诊断效能最佳(P<0.05),其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0.12%、86.34%、91.37%、73.85%、72.17%及77.71%。结论MRI形态学对于鉴别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与椎体转移瘤病理性压缩骨折有一定的帮助,而多b值DWI取400 s/mm^(2)时,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
王振兴薛伟魏萌康少英张英民
关键词:ADC值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椎体转移瘤
儿童肱骨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
2004年
康少英张克亮
关键词:肱骨内翻发育畸形手术治疗骨骺损伤
伴有钙化或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我院于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32例诊断为伴有钙化或骨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武瑞臣张英民郭洪生康少英陈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钙化疗效满意
MALAT1通过miR-30调控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阐明MALAT1通过miR-30对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进行调控。方法收集临床骨巨细胞瘤及对照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及miR-30表达水平;对骨巨细胞瘤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纯化的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原代细胞系;构建MALAT1过表达质粒,合成miR-30mimic类似物及inhibitor抑制剂;在细胞系中过表达MALAT1质粒和/或miR-30相关片段,通过MTT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对比,MALAT1表达水平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显著降低,而miR-30水平升高;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ALAT1存在于miR-30相互作用的序列,且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可显著抑制MALAT1 WT质粒的报道基因信号,而对MUT突变质粒无效;单独过表达MALAT1或者miR-30 inhibitor抑制剂均可抑制基质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而且上下游拮抗实验表明,过表达MALAT1可抵消miR-30 mimic类似物引起的促进作用。结论 MALAT1、miR-30均参与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发展调控;MALAT1可通过调控miR-30抑制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薛伟康少英郭洪生王培霞王振兴高庆亮李岩张英民王华军郑小飞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
miR-142-3p靶向PERK/Bip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142-3p(miR-142-3p)靶向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挑选1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5只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最终39只建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每组13只;建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于膝部注射生理盐水,上调组和下调组分别于右膝关节腔内注射miR-142-3p mimic和miR-142-3p inhibitor。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压痛阈值、热痛阈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COL1α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ERK/Bi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下调组miR-142-3p表达量降低,上调组miR-142-3p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iR-142-3p转染成功。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空白组和上调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完整,模型组和下调组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正常软骨结构丧失。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较小,压痛阈值、热痛阈值较低,IL-1β、TNF-α、TGF-β、COL1α1、TIMP1 mRNA水平较高,PERK、Bip、Caspase-9蛋白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下调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较小,压痛阈值、热痛阈值较低,IL-1β、TNF-α、TGF-β、COL1α1、TIMP1 mRNA水平较高,PERK、Bip、Caspase-9蛋白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下调组比较,上调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较大,压痛阈值、热痛阈值较高,IL-1β、TNF-α、TGF-β、COL1α1、TIMP1 mRNA水平较低,PERK、Bip、Caspase-9蛋白表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骨关节炎大鼠miR-142-3p的表达可�
魏萌张英民康少英李建伟王振兴陈伟
关键词:骨关节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