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具有规则图案的聚合物智能表面
- 近年来,智能表面在生物技术、传感器、催化技术以及光电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用途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水滴模板和共混聚合物相分离制得了具有响应性的蜂窝状图案的聚合物薄膜。这种薄膜由于由两种亲疏水性完全不同的高分子组成,表现出对...
- 崔亮丁艳韩艳春
- 文献传递
- 新结构磺酰基给电子体与非塑化剂类新型聚丙烯催化剂设计合成
- 义建军许普尹宝作吴冠京胡徐腾崔亮
- 聚丙烯树脂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2014年中国聚丙烯消费量1727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催化剂是聚丙烯生产的关键技术,对产品性能与应用起决定性作用。聚丙烯催化剂采用邻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俗称“塑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聚丙烯催化剂催化剂合成
- 羟基功能化离聚物对热塑性淀粉/PBAT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绿色高分子材料是解决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高性能材料的开发是关键核心挑战。以热塑性淀粉(TPS)、聚己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一系列新型羟基功能化离聚物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高性能绿色多相共混体系。深入研究了离聚物和组成对共混物相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离聚物在体系中起到TPS增塑剂、共混物增韧剂和增容剂的多重作用。与甘油一起作用,离聚物可以有效地改善TPS的物理性能。更重要的是,离聚物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效地改善了TPS和PBAT的相容性,有效地增强了共混物的相容性,提供了平衡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相结合的综合性能,TPS(I2-40%)/PBAT 20/80在30 d后的断裂伸长率为436%。这项研究对于从天然产品和生物塑料中利用含羟基聚合物开发可持续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 马轶莲丁营利胡浩东陈相见崔亮张坤玉
- 关键词:热塑性淀粉离聚物
- 聚丙烯树脂Z30S的工业生产
- 尹宝作鞠万庆周昊唐玉龙傅伯洪崔亮义建军
- 关键词:聚丙烯催化剂熔融指数粉料
- 聚丙烯催化剂载体-醇镁络合物中醇和水的热重分析方法改进及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工业无水氯化镁的乙醇络合物(醇合物)是制备Ziegler-Natta型Mg/Ti体系聚丙烯催化剂的载体。醇合物中醇和水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催化剂的性能。由于醇镁载体极易吸水,导致醇含量及水含量分析测试困难。应用改进的...
- 卢晓英义建军崔亮尹宝作张明革袁苑祖凤华陈商涛王仪森
- 关键词:水含量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高分子表面有序微结构的构筑与调控
- 发展不依赖于传统刻蚀技术的、图案形状、尺寸及表面性质等可以动态调控的微图案化方法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高分子由于可以通过可控聚合调控其预定结构和尺寸,并且具有易于加工和可以嵌入多种化学功能团等特点,是制备不依赖于传统刻...
- 彭娟崔亮罗春霞邢汝博韩艳春
-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均聚物高分子薄膜微相分离图案化
- 文献传递
- 微纳层叠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综述了微纳层叠技术制备聚合物体系的最新进展,简单介绍了微纳层叠技术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微纳层叠技术对复合材料在电学性能、阻隔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形状记忆方面的提升作用;最后,对微纳层叠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祝文亲张丽洋崔亮王仪森张凤波朱凯歌高克京荔栓红
- 关键词: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层状结构
- 3-芳胺基丁-2-烯酸酯和酰胺的无溶剂合成与表征
- 2019年
- β-酮基丁酸酯和N-芳基取代的β-酮基丁酰胺通过双乙烯酮与ROH(R=烷基或芳基)或N-甲基苯胺的反应以及乙酰乙酸乙酯的芳胺解反应制备得到。两类化合物与2~3倍物质的量的芳香胺在无溶剂条件于室温下以质子酸为催化剂反应,以中高收率得到一系列的目标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1HNMR、13CNMR、IR和ESI-MS表征。其中两个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分子结构。实现了此类化合物无溶剂无金属催化条件下的简单合成。
- 鲁赟崔亮孙志明雷珺宇义建军肖勇胥明亮庄俊鹏郝海军
- 关键词:无溶剂反应酸催化Β-二羰基化合物双乙烯酮
- 诱导聚合物共混物相分离形成的有序微图案
- 本论文利用聚合物混合物相分离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态时表现出的多种形态,通过溶剂挥发时形成的对流和冷凝的水滴为模板的方法,实现了微图案尺寸的调控,复杂结构和形貌的转变及有序可逆响应性图案的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通过控制甲...
- 崔亮
- 关键词:共混物
- HPMo/SiO_(2)/Fe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 2024年
- 合成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酸(HPMo/SiO_(2))并掺杂金属铁的改性固体催化剂,采用XRD,FT-IR,BET和XPS对其进行表征。将其用于模拟汽油的催化氧化脱硫过程,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负载量为6%、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0.15 g/L、氧硫比为1∶10、萃取时间为15 min时,脱硫率最高可达到92.43%。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用性能,回收利用4次后,脱硫率大于70%。
- 孙方力崔亮闫锋王新东吴田甜
- 关键词:磷钼酸催化氧化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