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病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老年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和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同型半胱氨酸呈现显著正相关(r=0.302,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对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可能通过介导血栓的形成等机制共同参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 宋金梅靳瑞英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血管病
- 以特殊形式起病的蛛网膜下隙出血三例分析
- 2009年
-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15%,而且病死率高达25%。蛛网膜下隙出血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语言障碍等,而以急性肺水肿起病,以腹痛、腹泻起病,以眩晕、共济失调和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者很少见,现将我科2001年8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例以特殊形式起病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宋金梅黄立华杨桂梅
-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出血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肺水肿神经内科语言障碍首发症状
- 银杏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分析探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采取银杏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82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如控制基础疾病,使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等。与此同时,选择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他们使用新型脑保护剂——依达拉奉;另外41例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为银杏叶注射液+依达拉奉。进行疗效观察,展开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在92.68%,对照组的这一指标数据为82.93%,两项数据差异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是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该项评分可知,研究组治疗后病情比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各项血管弹性指标水平比较,均P>0.05,治疗14d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指标有更大程度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联合依达拉奉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状况和神经功能,对于患者预后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 宋金梅
- 关键词:银杏叶依达拉奉缺血性脑血管病
- 血栓前体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动态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同发病时间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行常规治疗后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p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Tp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尔后逐步下降,48小时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治疗后TpP迅速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TpP水平显著增高,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TpP水平不同,TpP不仅是急性脑梗死极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还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 宋金梅周建军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前体蛋白
- 无痛性人工流产术408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人工流产术是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病人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为解除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我所2003年1月~2005年1月670例孕妇,408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将利多卡因和异丙酚用于人流术中,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情况及其他反应。
- 洪雪峰宋金梅
- 关键词:无痛性人工流产术异丙酚利多卡因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而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之内。为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简易高效的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于第三产程对自愿行卡孕栓组80例产妇和随机抽取利用肌注或静注缩宫素组各40例产妇.观察了宫缩强度、第三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的多少及其他反应,现报道如下:
- 洪雪峰宋金梅
- 关键词:卡孕栓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