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芳
- 作品数:74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急性高眼压兔眼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前对于在体眼内房水流动的实验研究较少,相关技术也不成熟。本研究旨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探索急性高眼压下兔眼前房这种低速流场的在体测量实验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急性高眼压兔眼造模、在体测试眼球准备和PIV系统搭建三个部分。重点探究用于兔眼PIV实验的荧光粒子最佳注射方案,以及图像折射和呼吸影响带来的图像采集误差修正方案。研究结果显示,采用15μL荧光粒子溶液从虹膜下方缓慢注入兔眼前房后回笼等待13 h,使粒子借助房水循环均匀分布在前房,即可进行在体PIV实验测量;实验时,需使用带超声耦合胶的方形水槽盖在眼上进行摄像;对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计算前,可采用最大互信息算法对数据进行校正。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在用PIV技术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进行在体前房房水流场测试时,选定合适的荧光粒子注射方案及图像采集修正方案对于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至关重要。
- 李琦王文佳龙晓雪杨宏宇宋红芳
- 关键词:青光眼急性高眼压房水流体力学
- 一种切割心肌的多功能挖刀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割心肌的多功能挖刀,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挖刀的前端整体呈圆弧形,两边向内凹陷有一定的弧度,形成三面刀片的结构;挖刀的后端设置有开口,形成供切割下来的心肌组织排出的通道,挖刀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手柄...
- 宋红芳钱秀清郭学谦赵志强吴宝平王辉张昆亚
-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建立颈椎(C2~ C7)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根据1名既往无颈椎病史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颈椎断层CT扫描序列图像,采用Mimics1 3.1、SolidWorks2012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造型,利用ANSYS14.0软件,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对颈椎及周围组织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建立颈椎(C2 ~C7)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6个椎体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高度模拟颈椎结构与材料特性,单元划分精细。在建立的模型上加载模拟脊柱的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生理活动,所获得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参考文献的报道一致。结论 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可进行颈椎生物力学研究。
- 薄雪峰陈赞王辉钱秀清黄菊英张昆亚宋红芳刘志成
- 关键词:颈椎三维重建有限元模型
- 眼内前后房压强差在体连续测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探讨兔眼前节内前后房压强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设计了一套前后房压强差在体测量装置。利用连通器原理,搭建在体测量眼内前后房压强差的平台。通过注射复方卡波姆升高眼压的方法构建高眼压兔眼模型,实现正常和高眼压兔眼的前后房压强差的在体24小时连续测量。设计的本装置对于眼内微小的压强差会产生比较敏感的反应。正常兔眼前后房压强差随时间变化,一天的变化范围为5.84~96.84 Pa,反映出生理性规律的存在。高眼压性兔眼多呈现前房压强高于后房压强的状况,符合自适应性调整学说。本文所设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眼内前后房压强差的测量,且前后房压强差在一天当中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
- 宋红芳王文佳杨红玉刘志成
- 关键词:房水
- 基于CT图像的下颌骨种植体力学分析
- 2009年
- 宋红芳李倩刘志成
- 关键词:种植体下颌骨骨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断层扫描
- 一种可转动的腰椎弹性固定装置
- 一种可转动的腰椎弹性固定装置涉及康复工程、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腰椎弹性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串联布置的U型植入物和至少两个铆钉;其中1个U型植入物平面上加工有至少两个圆孔,并将两个铆钉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这两个圆孔中;另...
- 宋红芳刘志成赵志强吴宝平
- 文献传递
- 案例教学融合项目制课程在生物传感器与疾病诊断教学中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目的生物传感器与疾病诊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解决疾病诊断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前期教学中作者设计并开展了项目制课程教学,开展项目制教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普遍反映项目制课程难度大,项目制课程任务完成率不足1/3。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融合案例教学和项目制课程教学法,训练学生“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思维模式,提高融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果首先基于案例教学,完成“生活常见疾病-用于疾病诊断的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基础知识点”学习,培养学生“场景-需求-设备-技术-原理-知识点”的问题导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面向实际需求的思维模式。在完成案例式教学后,教师讲解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分类、原理,设计了项目制教学内容,在项目制教学中,学生通过“疾病-生物标志物-分析电化学活性-修饰电极-建立检测方法-评估检测性能”逻辑主线实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思维能力训练。该教学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效果,项目制课程任务完成率达到了100%。结论案例教学融合项目制课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制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融汇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领军型人才提供支撑。
- 易越解炳腾梁阿新宋红芳藏雨轩罗爱芹
- 有限元法仿真计算多种工况下的肛提肌应力
- :构建盆底软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阐述其生物力学发生机制,在盆底肌肉及骨盆的生物力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的:建立肛提肌有限元模型,分析多种工况下肛提肌的应力分布,为从力学角度认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
- 宋红芳黄跃倪成香雷玲玲王雪影刘志成马乐
- 关键词:盆底组织肛提肌应力分布有限元模型
- 依托学科竞赛的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制课程组设计及创新人才培养
- 2025年
- 目的疾病诊断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随着新兴疾病诊断技术“井喷”出现和快速发展,如何引领疾病诊断的教学内容的协同升级、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面临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依托学科竞赛的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制课程组设计及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利用项目制课程组实现多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协同升级、利用学科竞赛作为教学改革抓手的教改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拔尖人才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生物医学工程教学中基于生物传感器的疾病诊断教学内容为例,将4门课程(医用生物技术、医用3D打印材料、医用生物力学、生物传感器与疾病诊断)联系起来,协同升级了课程中关于疾病诊断的教学内容;学生团队通过学习2个项目制课程组,考察学生完成项目制课程组后的“产品输出”、学生思维和能力提升、竞赛成果。结果4门课程的教师协同建立了2个项目制课程组,分别为面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诊断的生物传感器研发,2个项目制课程均顺利完成预期任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和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积极性明显增加,并获得了1项创新大赛二等奖和1项学科竞赛三等奖。结论利用项目制课程组能够实现多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协同升级,除了“产品输出”,学生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项目制课程组实施效果的重要评价内容,学科竞赛是提高多位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升级和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
- 易越任琼琼宋红芳
- 关键词:学科竞赛
- “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为培养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用于科研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锻炼,对生物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扩充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 闫松华宋红芳张昆亚王辉吴宝平刘志成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