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瑜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二次转型路径探索被引量:3
- 2015年
- 新建本科院校的"二次转型",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实现由"新建"到"新型"的跨越,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学校必须从办学类型、办学功能及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加快转型步伐,这是"满足需求"的人才质量逻辑、"资源依赖"的需求逻辑和"差异发展"的错位竞争逻辑的内在要求。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主动开拓外部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 张元宝宋瑾瑜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被引量:6
- 2015年
- 在文化逐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地方高校文化具有应用型、地方性和开放式等特征,它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当前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还存在着互动机制不健全、互动理念滞后、互动内涵单薄等问题.必须要坚持多元互动、互利共赢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提升互动目标,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互动理念,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深化互动内涵,构建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张元宝宋瑾瑜
-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 共生理论视域下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40
- 2021年
- 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 宋瑾瑜张元宝
- 关键词:共生理论高职院校
-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意识及构建
- 2014年
- 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特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内涵建设的外在表现。特色校园文化应具备独特性、时代性、创新性、传承性等特征。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办学时间不长,尚处于新建和摸索阶段等原因,存在校园文化建设无特色或特色不突出,校园文化整体层次低等不足。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品位时,应该树立独具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确立校园文化内涵的特色战略,构建品位高、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 张元宝宋瑾瑜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
- 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与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在线思政课程学习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TAM与DM整合模型,对苏州市三所公办本科高校408名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与持续学习意愿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平台质量、课程质量对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课程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对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程的持续学习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在感知易用性与持续学习意愿之间,以及课程质量与持续学习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此,应以课程质量为核心,打造精品在线思政课程;以专业化和实用性为导向,优化思政课程网络平台;以学习获得感为核心,提升大学生在线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
- 宋瑾瑜
-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
-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通过对新建本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以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协同性为研究的出发点,重点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实践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 宋瑾瑜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位研究生
-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对策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双重背景下,教育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号召,积极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开启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办学之路新篇章。应用技术大学紧跟市场需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并努力解决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校企互动缺乏、产教融合不深、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低下等问题。当前应该加强校企互动,提高应用型学科研究和科研转化能力,坚持走"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核心"的错位竞争办学之路。
- 张元宝宋瑾瑜
- 关键词:地方高校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高校助学体系的完善被引量:1
- 2016年
-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目前的高校助学体系满足了贫困生群体的现实需求,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然而助学体系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其重在物质资助,忽略了贫困生群体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心理需求等,导致贫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助学体系,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策略。
- 陈维霞宋瑾瑜
-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贫困生助学体系
-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学校转型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育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应用特色,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 张元宝宋瑾瑜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计划行为理论视域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2023年
- 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其参与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江苏省249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与行为调查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受感知需求、感知收益、感知成本、指令性规范、内部效能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受意愿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基于政策支持的情景因素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强化调解作用。基于此,提出建立明确契约关系下的弹性利益补偿机制,优化合作主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市场化模式下的分层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以行业协会组织为网络节点的中介机制,促进校企信息对称;建立内外配套的政策引导机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宋瑾瑜张元宝
- 关键词:企业职业教育计划行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