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陕蚕四号冷浸原种冷藏适期的试验
- 1996年
- 古巧珍罗玉功宋新华
- 关键词:蚕种陕蚕四号
- H_2O_2浸种对桑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8
- 1991年
- 以不同浓度的H_2O_2对桑树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种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区的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以0.1%浓度浸种5天效果最好,发芽率较对照提高近50%.
- 宋新华肖乃康张百忍
- 关键词:桑树种子发芽率种子处理浸种
- 石泉县养蚕稳产高产技术
- 1996年
- 石泉县养蚕稳产高产技术薛三勋,钟勇玉,张百忍,宋新华,李会冰(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周至710400)石泉县是我省的蚕茧主产区。由于蚕病和技术原因,养蚕水平很低,效益较差。为了提高养蚕技术,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我们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1低产原因分析1....
- 薛三勋钟勇玉张百忍宋新华李会冰
- 关键词:养蚕
- 遗传距离在家蚕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中的应用研究 亲本遗传距离与F_1杂种优势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以12个家蚕亲本按6×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用2种方法分析了家蚕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亲本间遗传距离所表现的遗传差异与亲本固有的系统差异无关,与亲本的地理差异有一定联系。对遗传距离与36个杂交组合F110项性状杂种优势率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之间有6项茧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 宋新华杨明观
- 关键词:家蚕杂种优势率
- 细纤度三眠蚕的遗传改良及利用研究初报被引量:5
- 1999年
- 以生态型差异大的地方三眠种甘肃土种、武功土种和多丝量四眠种124M为杂交亲体,通过对三眠亲本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初步育成显性三眠品种305、313;又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并经过丝质鉴定,初步筛选出纤度为2.0038D、2.0086D的细纤度三眼蚕杂交组合2个:305×SJ1、313×春,其纤度指标已达到2.0D的育种目标。
- 古巧珍刘重盈宋广林郝碧芳李会冰宋新华
- 关键词:家蚕细纤度三眠蚕杂交组合
- 家蚕高茧层率基础品种遗传特性究Ⅰ若干品种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1996年
- 以16个家蚕高茧层率基础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64(8×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8个茧丝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结果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存在很大差异,以125M、239等品种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129×798、125M×239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同时还讨论了杂交组合亲本选配的有关问题。
- 宋新华古巧珍罗玉功承经宇
- 关键词:家蚕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 蚕桑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现状及趋势被引量:2
- 1997年
- 钱永华宋新华
- 关键词:蚕桑综合利用
- 家蚕品种若干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0
- 1994年
- 对家蚕64个杂交组合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产量因子为第1主成分,丝质因子和生命力因子分别为第2、3主成分。3个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通过计算各组合的主成分值,选出了数个经济性状优良的组合,结果与实践一致。
- 罗玉功宋新华古巧珍
- 关键词:家蚕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 五龄减量给桑对养蚕成绩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以一定数量的桑叶生产出更多的茧丝,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生产中,常常会发生由于发种量过大或者其它原因,使五龄蚕缺叶现象,怎样利用有限的桑叶才能使蚕儿顺利地上簇结茧,而不明显地影响养蚕成绩?本试验通过适当控制五龄给桑量,采用不同的饲育回数,调查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
- 宋新华
- 关键词:给桑全茧量发种量蚕业经济茧层率
- 家蚕原原母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与环境效应分析
- 1996年
- 以北方蚕区推广种陕蚕2号的4个原原母种1981~1995年15a来的5项主要经济性状为材料,通过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b值差异极显著,且表明相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具有相似的适应性,相同生态条件培育的品种亦表现相似适应性。
- 古巧珍宋新华罗玉功
- 关键词:经济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