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博
- 作品数:38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构建跨境陆上贸易运输术语体系 助推完善陆上贸易规则
- 2025年
-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 宋云博钱林叶姚梓煌
- 对我国“商法特征”若干界说的实证分析思考被引量:5
- 2013年
- 由于商法调整对象之复杂、涵摄范围之宽泛且发展之迅速,我国商法教科书关于"商法特征"的界说颇具多样性,如称"商法具有营利性"、"商法具有技术性"、"商法具有整体性"、"商法具有发展性"和"商法具有变动性"等,似多欠准确。本文试图对"商法特征"若干界说进行理论分析和逻辑梳理,重点讨论了商法具有"营利性"、"技术性"、"兼容性"、"国际性"等表述的科学性问题,并从商法目的、商法规范、理论认识的一般方法、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取本舍末和法律语言等角度,就商法特征的界定方法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 李双元宋云博
-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下“国际德治”与“国际法治”的融合互动被引量:12
- 2018年
- 当前传统国际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逐步构建,全球治理规则话语博弈加剧,单一国际法治模式规制愈显乏力,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共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应当借鉴倡导"德法并施"的社会治理模式,应当推进"国际德治"与"国际法治"融合互动,倡导国际社会协同建构"国际德治"规则理论体系,理清其核心价值、要义特征和法理基石,才能合理衡平协调各方利益及其与现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规范体系之间关系。
- 宋云博
- 关键词:国际法治融合互动
- 海外中国企业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国际人权法理据与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数以万计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走出国门,如何能更好地保护其正当权益和及时救助受害者,是国内法和国际法共同面对的一个法律问题。中国政府应在现有国际法框架体系下,灵活运用国际人权法规则、外交、国际组织、商务合作和国内立法等多种方式,引导联合全社会资源,积极谋求海外中国企业与个人权益保障的新规则、新机制,系统加强对其海外中国企业与个人权益国内国际法律保护机制的研究和实践。
- 宋云博
- 关键词:一带一路权益保护国际人权法
- 内国综合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原则与法律原则研究
- 在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推动现有形式各异的自由贸易区向着综合性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已成当今世界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与自由贸易的重要思路与途径。无论从理论研究或实践指导的角度看,加强内国综合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原...
- 宋云博
- 关键词:法律规制人本理念
- 文献传递
-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被引量:5
- 2019年
- 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存在"零和博弈"与"互害现象"。这与本国优先主义、民粹主义和社会组织或个体的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思维不强、责任定位不准及责任功能错位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应系统强化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明确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发展责任和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等,才能协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建构及其善治。
- 宋云博
- 论国际民商法律秩序中的“人本原则”
- “人本”思想将一如既往地对国际民商法律秩序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国际民商法律的发展立足于“人”,从共存到合作,再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仅在演绎并验证“法律全球化”、“法律趋同化”和“法律一体化”等命...
- 宋云博梁开银
- 关键词:法律秩序人本原则法律思想
- 思维转进与机制改革:中国国际法学教育与研究新考
- 2019年
- 尽管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法治理论体系导向早已确立,但由于思维观念的革新未能及时跟进,中国国际法学教育与研究还难以适应这一"历史新使命",且无法根本解决长期存在的"历史后遗症"、"思维缓调整"和"内耗综合征"等问题。改革创新中国国际法学教育与研究体制机制,不仅应遵循社会治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常识、常理和常情,而且应以思维之革新为先导,完成由"传统问道"至"现代悟道"、由"移植借鉴"至"自觉建构"、由"传统课堂"至"现代网络"、由"计划体制"至"市场经济"、由"细化量化"至"和谐自洽"和由"知识垄断"至"群众话语"等思维观念的转进。
- 宋云博
- 关键词:传统课堂知识垄断思维观念市场经济
- 美国芯片规则的WTO合规性检视与中国因应
- 2025年
- 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增加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财政资助,也对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国际贸易设置了壁垒,包括“护栏条款”等限制性条款,并配合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和外资安全审查手段系统实施了针对“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政策措施。在推进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语境中,为捍卫和深化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应在WTO法及其非歧视待遇原则下检视该法案限制性措施的合规性问题,厘清美国芯片规则措施与出口管制、外资安全审查配套措施等底层逻辑和运行机理,并寻求运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中国涉外反制裁措施,保护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合法正当权益。
- 宋云博谢兰星
- 对民法伦理基础的初步考察--以德国民法的人格主义为视角被引量:1
- 2010年
- "人"为何创制和发展民法?人的道德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又如何在民法中实现?这些都将我们引向了对"民法的伦理基础"的思考,如对人、权利、义务和人格权等的分析,以及以哲学、伦理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民法的伦理基础与道德支持的普遍性规律,如对民法自治、信赖保护和公平均衡等原则的伦理基础的思考。
- 宋云博
- 关键词:民法伦理基础德国民法人格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