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梅丽
- 作品数:46 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教学查房的流程与技巧被引量:7
- 2011年
- 介绍护理教学查房的流程及技巧,强调应进行充分评估,精选查房内容,注重病史采集,有针对性地选择护理评估的项目进行介绍,重视护理体检、护理计划的书写、知识点的选择与讲解、确立查房的讨论点等。
- 戴悦悦季梅丽
- 关键词:护理教学查房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的系统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本院并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3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19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系统护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血压波动情况,从而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的差别。结果实验组出现血压波动32例(16%);面色变化29例(14.6%);呼吸频率改变31例(15.6%),发生不良反应人数有60例(30.2%)。对照组出现血压变化有56例(28%);面色变化49例(24.6%);呼吸频率改变62人(31.2%),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为111(5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影患者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血压波动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高晓洁季梅丽邵国强
- 关键词:系统护理核素
- 品管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运用品管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病房护士进行标准化培训并选定主题后,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对这些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教育,同时严格监管和持续改进,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意识、主动咨询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可以在护理管理的其他方面推广。
- 唐文娟季梅丽李林
- 关键词:品管圈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
- PBL用于低年资护士专科技能培养的分析与探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11名低年资护士实行PBL教学法,采取自身对照,比较实施PBL带教法前后专科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操作技能考核结果以及护士综合能力考核结果。结果对低年资护士运用PBL教学法后其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运用个案追踪法的综合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能够充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理论及业务水平,加强对PBL教学法的研究、探索出一套有专科特色的PBL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 高晓洁季梅丽张蓉
- 关键词:PBL低年资护士专科技能
- 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约束带使用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2013年
-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对约束带使用的认知情况,论证制定约束带使用相关规范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综合性医院中接触过约束带使用的500名医务人员在使用约束带过程中对于适应证、伦理问题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于约束带使用的适应证掌握明确,各科室均缺乏完善的约束带使用相关规范。约束带使用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中43.6%的人员遇到过约束带相关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对履行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认识不一致,其中工作年限≤5年医务人员中14.8%的人员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在工作年限〉5年的医护人员中仅有0.7%持否定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0.047,P〈0.01)。结论制订约束带使用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不仅能够符合伦理要求,还能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满意度。
- 季梅丽俞颖宋萍高晓洁
- 关键词:医务人员约束带
- 398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也在大大的提高,从而导致盐和油的大量摄入,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核素心肌灌注显影是利用注射入机体的核素成分,心肌细胞能够吸收摄取放射性核素,在显影的条...
- 高晓洁季梅丽邵国强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压变化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红蛋白(My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22例DHF患者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DHF合并肌少症组60例和DHF组62例,另将健康体检者58例、单纯肌少症患者6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检测各组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ST2、Myo、IL-6与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Myo、IL-6单独及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单纯肌少症组相比,DHF组、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F组相比,DHF合并肌少症组sST2、Myo、IL-6水平和HR均升高,LVEF、CO、SV和C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Myo、IL-6均分别与LVEF、CO、SV、CI呈负相关(P<0.001),均与HR呈正相关(P<0.001);sST2、Myo、IL-6、LVEF、SV是DHF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ST2、Myo、IL-6联合诊断DHF合并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诊断效能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老年DHF合并肌少症患者外周血sST2、Myo、IL-6水平显著升高,且sST2、Myo、IL-6均与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HF合并肌少症的诊断效能较高。
- 朱琪季梅丽庄世虹
- 关键词:肌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 患方对身体约束的认知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患者和家属对约束带使用认知及需求,论证制定约束带使用规范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约束带的780例患者和/或家属对于约束带使用现状、使用规范和知情同意等方面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在使用约束前告知采用知情同意书的占13%,口头告知的占87%。约束期间有27.7%的患者出现愤怒、烦躁、拒绝使用的抵触情绪,89.9%的患者在出现抵触情绪后继续使用约束带。21.5%的患者在被约束的过程中因为不能理解而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质疑、投诉或纠纷。71.5%的患方认为应该在使用约束带前履行书面的知情同意;78%的患方认为院方有必要制定约束带使用规范;38.8%的患方认为能通过心理安慰代替身体约束;且持此种观点的在学历和年龄层次上表现出差异(P<0.01)。结论医务人员在使用约束带前知情同意告知方式不规范;患方认为可以通过心理安慰代替身体约束使约束带的使用陷入伦理困境;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书和规范的制定势在必行。
- 李林季梅丽俞颖
- 关键词:身体约束家属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载脂蛋白M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eprotein converting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M)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疑似CHD患者243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确诊为CHD的162例患者作为CHD组,非CHD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PCSK9、apoM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80例)和三支病变组(39例)。根据Gensin积分将C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24分,51例)、中度狭窄组(25~49分,70例)和重度狭窄组(≥50分,41例)。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CHD患者血清PCSK9、apoM水平的差异,探讨PCSK9、apoM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患者血清PCSK9水平、总胆固醇、Gensin积分、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apoM、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PCSK9水平逐渐升高,而apoM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加重,血清PCSK9水平逐渐升高,而apoM水平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CHD患者血清PCSK9水平与Gensin积分(r=0.655,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s=0.685,P<0.001)呈正相关,而apoM水平与Gensin积分(r=-0.748,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s=-0.672,P<0.001)呈负相关。结论CHD患者血清PCSK9、apoM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 朱琪贾海波季梅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载脂蛋白M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衰弱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皮下出血将其分为皮下出血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以及合并疾病及注射方法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皮下出血组患者BMI、注射低分子肝素后进行注射点按压的患者比例及皮下脂肪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均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或增加按压时间,进而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风险。
- 吴琪季梅丽张蓉王丹蕾夏佩佩
-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衰弱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