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胡桃醌对胶质瘤细胞株U-87MG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肽基脯酰胺顺反异构酶Pin1(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1)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胶质瘤细胞U-87 MG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胶质瘤细胞株U-87 MG经0、0.8、1.6和3.2μmol·L-1胡桃醌处理后,以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β-链蛋白(β-caten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6μmol·L-1和3.2μmol·L-1胡桃醌组U-87 MG细胞划痕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6.04%±6.25%和30.05%±13.35%,与0μmol·L-1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1.6μmol·L-1和3.2μmol·L-1胡桃醌组穿膜细胞数平均为(103.67±5.69)个和(77.33±7.77)个,与0μmol·L-1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胡桃醌可显著下调U-87 MG细胞β-catenin、VEGF、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胡桃醌可通过下调β-catenin及其下游MMP-2、MMP-9和VEGF的蛋白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 杨丹王丽李珠刘赵阳孙燕郭丽付佳祁荣王俊平
- 关键词:胡桃醌胶质瘤Β-链蛋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生药学》实验课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实验教学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生药学实验课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评价片面等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向数字化方向转变。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工具,凭借便捷性、兼容性和高效性,优化了课堂体验,增强了师生互动。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生药学实验课。在实验课前,教师利用雨课堂发布预习资料,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预习;课堂上,雨课堂用于随机点名、发布习题和投票,检查预习效果和了解实验内容的程度;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课后,教师发布习题并点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本次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对生药学实验课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学习主动性以及满意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学生科研参与度。该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升了生药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有助于创新型、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 岳佳音孙燕隋丽丽赵丹孙驰宇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探索
-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4年
- 黄连解毒汤首载于葛洪《肘后备急方》,王焘《外台秘要》始冠以“黄连解毒汤”之名。本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中药按质量比3:2:2:3比例配伍组成,被视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其中以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现代药理学研究得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镇痛、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参考了近10年的文献资料,对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 董静尤凯郭星谌咪孙燕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
- 黄连解毒汤对S180肉瘤、MVD及VEGF、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血管生长相关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建立小鼠S_(180)肉瘤模型,对照组灌胃20 ml/kg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灌胃25 mg/kg环磷酰胺;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22.0、11.0、5.5 g/kg黄连解毒汤,观察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肿瘤组织VEGF、MVD、MMP-9的作用。结果: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对小鼠S_(180)肉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连解毒汤可明显下调VEGF、MMP-9的表达,同时对肿瘤组织的MVD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抑制VEGF及MMP-9的表达来抑制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 张梦月孙燕于宁李欣楠马积昊杨晓竹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S180肉瘤微血管密度基质金属蛋白酶-9
- 黄芩抗肿瘤化学成分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北方,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本经》记载黄芩具有“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的功效,用于治疗发热烦躁、肺热咳嗽、泻痢热淋、湿热黄疸、胎动不安、痈肿疮毒等症。近年来随着对黄芩组成成分和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炎和镇静等功效,也有研究表明黄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 杨丽娜尤凯孙燕
- 关键词:黄芩抗肿瘤化学成分
- 微课在临床前案例教学中的分析
- 2019年
- 临床前案例教学是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医学教育方法之一,但其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以临床前案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兴教学模式——微课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微课在案例教学中的特点.
- 周柏初杨光陆王敏睿孙燕
- 关键词:案例教学医学教育传统课堂
-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S_(180)肉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组织COX-2、VEGF、bFGF的影响。将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22.0、11.0、5.5 g·kg^-1)。通过皮下注射S180细胞悬液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肿瘤组织COX-2、VEGF、bFGF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对肿瘤组织中COX-2、bFG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大、中剂量组对VEG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黄连解毒汤对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其可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OX-2、VEGF、bF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抑制肿瘤生长,抗血管生成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另一种机制。
- 孙燕万冰金戈张玉丽郭丽马铃铃张梦月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S180环氧合酶-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模拟月尘致大鼠肺脏急性损伤病理学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模拟月尘(lunar soil simulant,LSS)对大鼠肺脏急性损伤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粒径在5μm以下的CAS-1模拟月壤作为真实月壤的替代物。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模拟月尘混悬液。通过气管滴注染毒法制备模拟月尘的动物模型,同时与PM2.5及生理盐水组对照,观察染尘不同时期大鼠肺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LSS高剂量组(灌注量1 m L,含7 mg LSS)4 h图片可见肺泡间隔增厚和中性粒细胞浸润;24 h图片可见肺泡间隔增厚和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炎。LSS低剂量组(灌注量1 m L,含0.7 mg LSS)4 h图片未见组织明显病变;24 h图片可见肺泡隔轻微增厚,支气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比LSS高剂量组轻。PM2.5组4 h和24 h图片均未观察到炎症、水肿。结论 LSS可能具有比PM2.5更强的肺毒性,可引起机体肺实质损伤,产生炎症性病变。
- 孙燕郑洪楠张贤瑶李学晶杨丹马积昊
- 关键词:急性损伤病理学
-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S_(180)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为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体内抗肿瘤作用,将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22.0、11.0、5.5 g·kg-1)。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生存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肿瘤细胞形态影响,并测定荷瘤小鼠生存期、生存率。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大剂量组抑瘤作用显著(P<0.05),可延长荷瘤小鼠寿命,改善生存质量;黄连解毒汤大、中、小剂量组脾脏(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黄连解毒汤大、中剂量组肿瘤细胞变形严重;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孙燕王俊平张玉丽苏龙张丽娟于春鑫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S180抗肿瘤作用
- 中药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0
- 2016年
- 黄芩是一味传统中药,研究发现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和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有着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 马玲玲孙燕
-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