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潺

作品数:38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肺癌
  • 8篇细胞
  • 7篇病毒
  • 6篇内皮
  • 5篇慢性
  • 5篇内皮细胞
  • 5篇肺炎
  • 4篇窦内皮细胞
  • 4篇小鼠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增殖
  • 3篇通气
  • 3篇气管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细胞肺癌
  • 3篇细胞增殖
  • 3篇小细胞

机构

  • 30篇南阳市中心医...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8篇孙潺
  • 13篇张轩斌
  • 12篇崔艳红
  • 10篇赵江
  • 8篇杨东亮
  • 7篇李克芳
  • 7篇吴珺
  • 6篇代岩
  • 5篇林永
  • 5篇陈明发
  • 5篇夏幼辰
  • 2篇董万里
  • 2篇李慧
  • 1篇彭程
  • 1篇柯晓煜
  • 1篇刘慎沛
  • 1篇陈妍
  • 1篇李博
  • 1篇段金霞
  • 1篇黄顺梅

传媒

  • 3篇癌症进展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新中医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南阳市1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24日至2月16日在南阳市各定点医院收治的150例2019-nCo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7例,女83例,年龄3~98岁,平均(45±16)岁。结果150例2019-nCoV感染患者中,一代病例69例(69/150,45%),二代病例60例(60/150,40%),三代病例6例(6/150,4%);一代病例平均潜伏期为(5.4±2.2)d,二代病例平均潜伏期为(6.7±3.1)d,重症患者中一代病例占多数(69%)。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3/150,8%),其次为糖尿病(9/150,6%);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142/150,95%),多表现为中等发热(38.1~39.0℃,90/150,63%),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108/150,72%)、乏力(23/150,15%)、纳差(20/150,13%),少数患者以头痛、腹泻、肌肉酸痛、咽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从出现首发症状到就诊平均时间为(4.2±2.2)d。外周血细胞学改变主要为淋巴细胞(83/150,55%)及嗜酸粒细胞减低(95/150,63%),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更显著,部分患者出现心肌酶升高,主要为LDH升高(47/150,31%),少数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基转移酶升高,极少数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炎症相关指标中,主要表现为C反应蛋白(66/150,43%)及ESR(86/150,57%)升高,29%患者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4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性改变,30例累及单肺,114例累及双肺,形态学以斑片状磨玻璃病灶居多,可伴空气支气管征及部分实变及铺路石征;7例影像学呈"白肺"表现,多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经积极治疗,67例患者符合出院标准出院,39例危重症患者中13例出院,19例降级住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4)d。结论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胸部CT有肺炎征象及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
孙潺张轩斌代岩许学宗赵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D1-TLR3配体刺激小鼠肝窦内皮细胞诱导HBV抗原特异T细胞增殖
目的 肝窦内皮细胞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是肝内主要抗原递呈细胞,可将抗原递呈至T细胞,并诱导多种类型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目前尚缺乏HBV通过LSE...
孙潺
关键词:肝窦内皮细胞获得性免疫
文献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及顺铂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n=75)及实验组(n=75),常规组患者给予顺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顺铂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69.33%),差异显著(P<0.05)。用药3周后,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许学宗刘培培张轩斌孙潺
关键词:安全性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NOD1-TLR3配体刺激肝窦内皮细胞诱导HBV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
目的肝窦内皮细胞细胞(Liver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是肝内主要抗原递呈细胞,可将抗原递呈至T细胞,并诱导多种类型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目前尚缺乏HBV通过LSEC诱导T细胞免...
孙潺杨东亮吴珺
关键词:细胞增殖肝窦内皮细胞TLR
microRNA-21与PDCD5表达交互作用及其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
2023年
目的分析microRNA-21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PDCD)5表达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对比化疗前后microRNA-21与PDCD5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者病理特征指标的关系。按照化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microRNA-21、PDCD5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microRNA-21与PDCD5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microRNA-21与PDCD5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者、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TNM分期为Ⅳ期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mi-croRNA-21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TNM分期为Ⅳ期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PD-CD5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21与PDCD5在老年肺癌患者中呈较高表达水平,且均与患者肿瘤病理特征及化疗疗效具有密切关系。
张轩斌孙潺崔艳红
关键词:MICRORNA-21肺癌化疗
血清HIF-1α和CEA与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HIF-1α和CEA与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患者102例,所有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根据疗效和肿瘤体积分为放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对两组HIF-1α和CEA水平做出比较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放疗后总体有效率为42.16%,其中放疗敏感患者43例,不敏感59例;敏感组HIF-1α和CEA水平放疗后显著下降(P<0.05),不敏感组HIF-1α和CEA水平放疗后无差异(P>0.05);采用COX模型对放疗敏感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期及HIF-1α、CEA水平是影响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因素(P>0.05);经Pearson检验,病理分期及血清HIF-1α、CEA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P<0.05),即分期越高,HIF-1α、CEA水平越高,放疗敏感性越差。结论血清HIF-1α和CEA与肺癌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其水平越高,肿瘤细胞对放疗敏感性越低。
刘培培张凯孙潺崔艳红许学宗彭飞金博赵江
关键词:肺癌HIF-1ΑCEA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干预在肺癌合并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干预在肺癌合并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6例肺癌合并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P-GM)]、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QLICP-GM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QLICP-GM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CT、IL-6、CRP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干预能够改善肺癌合并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提高满意度。
殷旭盘李克芳张威孙潺
关键词:肺癌肺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
武汉输入性与本地续发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对比性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武汉输入性及本地续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2月26日河南省南阳市各定点医院收治入院的可明确流行病史的12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发病前14 d内有无武汉或湖北地区旅居史,分为输入性病例组(n=70)和本地续发病例组(n=59),对比2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南阳地区早期确诊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晚期确诊病例主要为本地续发病例。2组病例首发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均表现为发热,但整个病程中输入性病例组以中等发热为主,本地续发病例组以低热为主,鼻塞、流涕、咽干、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在本地续发病例组中较多首发出现,喘息症状在输入性病例组中较多首发出现。输入性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本地续发病例组,输入性病例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值明显高于本地续发病例组。影像学对比发现,输入性病例组入院时胸部CT多呈现进展期及重症期表现,本地续发病例组多呈早期表现。输入性病例组入院时即呈现进展期及重症期表现的比例明显高于本地续发病例组。输入性病例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本地续发病例组,输入性病例组死亡3例,而本地续发病例组无死亡病例,3例死亡病例均为男性。结论:输入性病例与本地续发病例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方面存在差异,输入性病例组比本地续发病例组重症或危重症患者数多,死亡率高。
孙潺刘培培崔艳红李克芳曲伟伟张轩斌赵江
关键词:输入性病例
286例肺癌化疗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风险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6例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LRTI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233例)两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并发LRTI的单因素,肺癌化疗患者并发LRTI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并构建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不张、吸烟史、病理分期为Ⅳ期、化疗前体力状况(KPS)评分≥80分、侵入性操作≥2次、中性粒细胞缺乏、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周血CD4+/CD8+水平<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5.85%、73.58%、81.13%、43.40%、54.72%、84.91%、64.15%、69.81%、84.91%,高于未感染组的19.74%、55.36%、66.52%、24.46%、38.20%、54.08%、48.93%、23.61%、45.9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不张、吸烟史、侵入性操作≥2次、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周血CD4+/CD8+水平<1是肺癌化疗患者并发LRT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82、2.672、1.931、2.252、2.408、2.782,P<0.05)。构建影响因素回归方程模型:logit(P)=-8.07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23+肺不张×0.983+吸烟史×0.658+侵入性操作×0.81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0.879+外周血CD4+/CD8+水平×1.023。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不张、吸烟史、侵入性操作≥2次、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周血CD4+/CD8+水平<1是肺癌化疗患者并发LRTI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并尽早采取相应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LRTI的风险。
吴哲董万里李克芳孙潺李慧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肺癌化疗
CXCR3基因敲除小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CXCR3基因敲除小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模型。方法繁育CXCR3基因敲除小鼠,并抽提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及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型。CXCR3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9只与野生型C57BL/6小鼠9只同时高压水注射pAAV/HBV1.2质粒,按既定时间点采血检测HBsAg、HBeAg、HBV DNA,以及取肝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BcAg表达。结果本实验室繁殖的CXCR3基因敲除小鼠均为纯合子基因型。在pAAV/HBV1.2质粒转染后第1天,CXCR3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1134.69±244.42和1759.63±881.20(P=0.096);第4天分别为5305.29±1395.06和7493.29±658.63(P=0.003);第15天分别为1615.04±1187.16和1536.19±1046.02(P=0.905);第40天为229.45±79.27和228.19±295.02(P=0.996);第1天血清HBeAg水平分别为6.65±1.50和20.61±4.03(P=0.000);第4天为6.33±1.61和9.79±2.31(P=0.007);第15天为3.52±1.97和2.85±0.74(P=0.425);第40天为1.28±0.06和1.90±1.01(P=0.431);第10天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4.38±0.22 lgcopies/ml和6.56±0.16lgcopies/ml(P=0.008);第15天为4.41±0.88lgcopies/ml和5.69±0.04lgcopies/m(l P=0.177);第25天为4.48±0.04lgcopies/ml和6.44±0.16lgcopies/ml(P=0.004);第40天为3.66±0.45lgcopies/ml和5.20±0.28lgcopies/ml(P=0.055);两组血清HBV DNA持续存在,在转染后第40天仍为阳性。肝组织HBcAg持续阳性,在转染后第4天、15天和40天均呈高表达,但CXCR3基因敲除小鼠肝组织HBcAg表达较低。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CXCR3基因敲除小鼠慢性HBV复制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CXCR3基因及其配体与HBV感染的关系。
陈明发吴珺夏幼辰林永孙潺杨东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XCR3趋化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