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
- 2012年
- 男,25岁,数月前无诱因出现中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并腹部胀气,伴有腹泻,大便呈黄色糊状,1-3次/d,无发热及寒战。到当地医院就诊,以“肠炎”收入院,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近期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时有便秘,未见便血。
- 朱亚宁娄莉玄飞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宫颈癌LAVA动态增强早期时相特征及多模态MRI的分期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体积加速肝脏采集(liver acquisition with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动态增强早期时相特征及多模态MRI对宫颈癌的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诊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常规、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及强化曲线,比较多模态MRI分期与病理分期(手术组)、临床综合分期(非手术组)情况。结果:4例Ⅰa期宫颈癌MRI未见显示,余44例均有不同程度强化,88.6%(39/44)呈明显强化;11.4%(5/44)轻度强化。癌灶和邻近正常组织时间-信号曲线均无交叉。宫颈癌TIC可分为3型:Ⅰ型为“持续缓慢上升型”,占20%(9/44);Ⅱ型为“速升-平台型”,占66%(29/44);Ⅲ型为“速升-缓降型”,占14%(6/44)。多模态MRI分期Ⅰa 4例,Ⅰb 13例,Ⅱa 13例,Ⅱb 11例,Ⅲb 4例,Ⅳa 2例,Ⅳb 1例。病理分期(手术组)34例:包括Ⅰa 4例,Ⅰb 14例,Ⅱa 11例,Ⅱb 5例;临床综合分期(非手术组)14例:包括Ⅱb 7例,Ⅲb 4例,Ⅳa 2例,Ⅳb 1例。MRI判断有无宫旁侵犯的准确率为89.58%,特异度为93.10%,灵敏度为84.21%,评估宫颈癌分期总准确率为87.50%。结论:宫颈癌MRI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时相具有一定特征,有利于区分病灶与周围关系。多模态MRI用于判断宫旁侵犯及评估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
- 殷玉梅杜汉旺武希庆娄莉史晓琳
- 关键词:宫颈癌
- 腹壁神经鞘瘤1例
- 2014年
- 女,45岁,腹壁肿物3d,约6 cmx8 cm大小,无破溃、疼痛、红肿、发热,质地柔软,挤压伴有局部隐痛不适感.
- 娄莉朱亚宁
- 关键词:神经鞘瘤腹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MR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作用探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同步放化疗前后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与诊断,统计对比同步放化疗前后的各指标检测结果。对比50例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肿瘤体积、ADC检出结果,同步放化疗后病症复发与非复发者的ADC检测值。结果:同步放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同步放化疗前,ADC检测值显著大于同步放化疗前(P<0.05)。非复发者在同步放化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ADC检测值显著大于复发者(P<0.05)。结论:将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方式应用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结果的预测中,可有效预测评估宫颈癌患者的同步放化疗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娄莉吴莎莎杜汉旺史晓林
- 关键词:MR扩散加权成像宫颈癌同步放化疗
- 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
- 2025年
- 目的探索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常规MRI特征及合成MRI(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114例女性单发乳腺癌,其中TIL低水平70例(L组,0~10%)、TIL高水平44例(H组,>10%);分析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所示乳腺癌病灶常规MRI特征,提取syMRI T1、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包括第10和第90分位数(分别简写为10th、90th)、均值、熵值、峰度及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独立预测因子。结果H组Luminal A型乳腺癌占比低于、而HER2阳性型占比高于L组(校正P均<0.05),H组病灶边缘光整者占比高于L组(P<0.05)。H组T1-10th、T1-90th、T1-均值、T2-10th、T2-均值高于,而PD-偏度低于L组(P均<0.05),其中的T2-均值为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结论常规MRI乳腺癌病灶边缘特征及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中的T2-均值可用于评估TIL水平。
- 陈栋娄莉吴莎莎武希庆李芹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DCE-MRI纹理分析鉴别宫颈鳞癌与腺癌及预测分级的价值
- 2019年
- 文章主要针对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鉴别宫颈鳞癌与腺癌及预测肿瘤分级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子宫DCE-MRI的3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宫颈癌的常规MRI表现,对DCE-MRI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最大强化率(ME)和最大相对强化率(MRE)伪彩图,对病灶进行手动分割后提取一阶灰度直方图和二阶纹理特征共64个特征参数值。比较鳞癌与腺癌纹理特征参数值的差异,分析肿瘤纹理特征参数值与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纹理特征对腺癌和高FIGO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64个纹理参数中,基于MRE图提取的13个纹理特征参数和基于ME图提取的1个纹理特征在鳞癌与腺癌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RE图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中,3个灰度区域大小矩阵(GLSZM)和2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GLRLM)特征参数与肿瘤的FIGO分级呈正相关(r=0.332~0.392,P=0.014~0.039)。多参数预测宫颈腺癌的AUC为0.830(95%CI:0.675~0.931),预测FIGOFⅡb~Ⅲa宫颈癌的AUC为0.737(95%CI:0.572~0.865),预测低分化肿瘤的AUC为0.705(95%CI:0.537~0.840)。结论:基于DCE-MRI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在术前预测宫颈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和FIGO分级,尤其是对腺癌与鳞癌的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 杜汉旺史晓林娄莉牛庆亮曹伟
-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纹理分析病理分级
- 不同类型全容积ADC值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的效能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全容积ADC值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5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DWI资料,包括3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在GE Adw4.6工作站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获得肿瘤所有层面的ADC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肿瘤的平均ADC值。计算标准化ADC值(nADC),nADC=肿瘤平均ADC值/参照物(臀大肌)ADC值。利用Omni-kinetics纹理分析软件获得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比较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宫颈癌各类型ADC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低分化组的平均ADC值、nADC值、ADCmin、ADCmean、各百分位数ADC值均小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分别=0.025、0.026、0.000、0.006、0.003~0.032)。两组间ADCmax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529)。ADCmin有最佳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836,其后依次为5^(th)ADC值,AUC 0.757;10^(th)ADC值,AUC 0.748;平均ADC值,AUC 0.745;25^(th)ADC值,AUC 0.730;nADC值,AUC 0.726;50^(th)ADC值、75^(th)ADC值,AUC均为0.723;90^(th)ADC值,AUC 0.713;95^(th)ADC值,AUC 0.688。ADCmin以0.584×10^(-3)mm^(2)/s作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6%、62.5%。结论ADC值测量有助于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ADCmin有最佳的鉴别诊断效能。
- 杜汉旺娄莉吴莎莎王晓琳史晓林曹伟牛庆亮
-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