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媛
-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9
- 2010年
- 提高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做法均强调外部环境的改善而忽视对个体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本文以创造力投资理论为依据,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在因素——成就动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认为成就动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短板。
- 杨颉姜燕媛
- 关键词:成就动机成就感
-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机制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8
- 2014年
-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等时代特征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命题和新挑战,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和探索势在必行。高校应以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分析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出制约学生党支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已有的实践成果,在支部形式创建、经费支持、党员培训、网络平台构建、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学生党支部机制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姜燕媛赵昕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
- 基础研究创新策源高地融合式交叉机制的构建
- 2023年
- 本文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的案例研究,提炼了推动双一流大学基础研究创新策源高地建设的融合式交叉机制及其对加快重大科学问题解决和“卡脖子”技术问题突破、优秀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的影响机理:战略统筹机制确保在战略布局规划牵引下,通过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取得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和平台建设等成果;融合治理机制由价值治理机制保证PI与策源高地战略方向一致,运维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保障全员、全要素、全时开展基础研究创新,推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创新成果取得;资源供给机制以空间聚合机制推动科研团队自由交流,设备设施供给机制和资金资源供给机制持续供给实验设备和资金,保障人员培养、创新成果方面的成果取得,加快平台建设;交叉协同机制通过学科交叉机制、团队交叉机制、学生交叉机制让科研人员产生知识交叉融合,推动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涌现;开放共享机制以硬件开放共享机制和软件共享机制促进知识共享和跨学科交流,提升研究效率,加快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取得。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基础研究创新策源高地构建融合式交叉机制的实践启示。
- 赵昕陈洁姜燕媛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高校海归人才科技创新认同的问题与对策
- 2024年
- 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和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实力竞争中的关键要素,进入新时代,我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虽然当前国内的科技发展态势迅猛,却依然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令人忧虑的现实问题。而海归科技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基础研究生力军,无疑肩负着推动原始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要责任。因此,如何凝聚海归人才共识、激发科创活力是目前高校亟待关注和思考的关键点。本研究通过对国内32所高校海归人才深入调研,旨在剖析高校海归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对科技创新这一战略需求的认同现状,折射高校海归人才在新时代科技变革浪潮中的个人看法和科研实践。经过调研,本文认为凝聚科技创新共识既离不开对海归人才群像特征和需求的精准把控,也离不开对国内科研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政府、高校应联动提升高校海归人才对科技创新的认同感,最大程度释放创新策源活力。
- 赵昕姜燕媛黄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回顾了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选取2004年大陆地区本科教学评估和台湾地区大学校务评鏊作为研究对象,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专家数量和国际化程度、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六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相互借鉴.不断提高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评估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 姜燕媛
-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
- 上海地区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模式研究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规模也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是改革...
- 姜燕媛
- 关键词:办学体制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