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麒
-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 姚麒
- bpv(pic)联合壳聚糖支架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 沈剑虹姚麒顾志恺陈建刘倩倩
- 结合bpV(pic)的壳聚糖支架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吸附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抑制剂的壳聚糖支架上的生长分化。方法神经干细胞分壳聚糖组(培养孔内置入壳聚糖支架)和对照组,于1、3、7d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制备吸附PTEN抑制剂bpV(pie)的壳聚糖支架,以空支架为对照,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培养7d时取壳聚糖支架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壳聚糖组(0.267±0.012、0.444±0.019、0.787±0.031)和对照组(0.237±0.022、0.467±0.024、0.772±0.021)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空支架组比较,bpV支架组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比例[(73.2±9.1)%比(85.2±9.5)%]较低,而抗β-微管蛋白([3-tubulin)Ⅲ阳性细胞比例[(24.6±8.9)%比(11.4±7.2)%]较高(P〈0.05),每视野GFAP和β-TubulinⅢ阳性细胞数在bpv支架组(11.4±2.0、4.1±1.7)都多于空支架组(8.8±2.3、1.3±0.8,P〈0.05);两组均少见有抗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阳性细胞。结论壳聚糖支架对神经干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吸附PTEN抑制剂的壳聚糖支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支架迁移并向神经元分化。
- 沈剑虹杨甫姚麒顾志恺周非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壳聚糖神经组织工程
- 移动CT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中的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移动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015年6月—2016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420例患者经移动CT(860次)和放射科常规CT(650次)扫描的影像学图像、检查相关并发症、检查时间及所需工作人员量等指标,分析移动CT床旁扫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优势。结果:应用移动CT进行床旁CT扫描操作简单安全,无需转运患者,影像图像清晰满意。移动CT组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3人,平均耗时(5.68±0.56)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2.25±0.33)min,3人累积总耗时(17.05±1.82)min;而常规CT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5人,单次平均耗时(21.55±2.20)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15.76±1.58)min,5人累积耗时(107.80±2.22)min。移动CT组患者转运或扫描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及操作失误率明显低于常规CT组。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移动CT检查明显降低了患者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 龚佩佩姚麒刘倩倩施金龙施炜陈建
- 关键词:并发症
- 抑制PTEN蛋白对抑制性微环境中神经元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抑癌分子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抑制剂bpv(pic)对抑制性微环境中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进行胎鼠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以成年大鼠脑髓鞘膜蛋白作为细胞培养的抑制性底物。取培养后细胞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特殊处理;(2)抑制对照组:培养孔玻片用髓鞘膜蛋白包被;(3)bpv(pic)处理组:髓鞘膜蛋白包被培养孔,培养液中含200nmol/Lbpv(pic)。分别于接种后24h、48h、72h、5d行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册Ⅳ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情况及各组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个时间点各组间细胞轴突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早期(24h、48h、72h),正常对照组细胞轴突最长;到后期(5d),bpv(pic)处理组细胞轴突最长。PT-PCR结果显示:3组细胞mTOR及PTEN在4个时间点之间表达量基本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不同组别细胞间mTOR及PTE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pv(pic)处理组mTOR及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抑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癌基因删的作用受到阻抑后,抑制性微环境中神经元的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TOR通路的活化有关。
- 范建民沈剑虹杨甫周非姚麒顾志恺
- 关键词:抑癌基因神经再生原代细胞培养
- bpv(pic)联合壳聚糖支架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 目的利用bpv(pic)抑制PTEN基因,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联合壳聚糖支架,促进大鼠脊髓半切损伤的修复。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外径2mm、内径1.0mm的海绵柱状体壳聚糖支架,并与bpv(pic)共孵育制成复合支架,进行...
- 沈剑虹姚麒刘倩倩顾志恺陈建
- 关键词:脊髓损伤抑癌基因壳聚糖支架神经组织工程
- 文献传递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中定位丘脑底核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PD)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可视化定位丘脑底核(ST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手术的20例P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3T MRI扫描,在冠状位SWI上选择STN面积最大的层面,将靶点设置在STN内靠近腹侧边界处;术中根据微电极记录(MER)显示的STN背侧和腹侧电生理边界植入DBS电极.术后复查头颅CT并与术前MRI融合.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分别评估服药+开机状态和未服药+关机状态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并计算UPDRS-Ⅲ评分的改善率.由2名神经外科医生对SWI和T2加权成像(T2WI)显示双侧STN的清晰度进行可视化评分(40例侧),并计算2种序列上STN相对于未定带及黑质区域的对比噪声比(CNR),以比较2种序列显示STN的清晰度;在冠状位T2WI和SWI分别测量STN的计划靶点与STN背、腹侧边界的距离,计算其与术中MER所测量边界的误差,以评估2种序列定位STN背、腹侧边界的精度.结果 20例患者在术中均记录到典型的STN电生理活动,术后均未发生颅内出血,且术后头颅CT与术前MRI的融合图像显示电极位置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术后3个月,20例患者服药+开机状态的UPDRS-Ⅲ评分为(26.5±9.0)分,未服药+关机状态为(56.7±9.9)分,改善率为(52.71±14.52)%.与T2WI比较,40例侧STN在SWI上的可视化评分[(2.7±0.3)分对比(1.5±0.4)分]、CNR黑质[M(Q1,Q3):2.5(1.4,3.8)对比 0.5(0.3,0.6)]和CNR未定带[M(Q1,Q3):5.1(3.9,7.5)对比1.9(1.3,2.4)]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WI与T2WI定位STN背侧和腹侧边界误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3T MRI SWI序列可视化定位PD患者STN的清晰度优于T2WI,但定位STN背侧和腹侧边界的精度与T2WI相当.
- 俞凯佳邬远洋姚麒沈丽华顾晓苏张佳佳贾中正沈剑虹
-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磁敏感加权成像
- 抑制PTEN蛋白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研究PTEN抑制剂bpv(pic)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16天胎鼠的大脑皮层,制成干细胞悬液,细胞分为:对照组A: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B:bpv处理组(培养液中含bpv(pic))。于第五天用免疫荧...
- 周非刘倩倩姚麒沈剑虹
- 关键词:PTEN肿瘤抑制基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 文献传递
- 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3年
- 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CSDH)少见,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多.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CCSDH 2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未发生出血、感染、癫痫等并发症;随访均未见复发.
- 赵志成倪贵平姚麒黄庆锋施金龙刘倩倩沈剑虹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辅助神经外科钙化型文献复习
- 陈旧性硬膜下血肿的内镜手术治疗
- 目的:总结陈旧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和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受伤至发病时间较长,血肿腔内已形成多个纤维分隔,甚至形成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定义为陈旧性硬膜下血肿,此类慢性硬膜下血肿单纯钻孔引流效果不佳。总结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沈剑虹袁瑾宋高超黄庆锋姚麒
- 关键词:钙化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