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警四川总队成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KIs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利用CKI肽类似物抑制CDK激酶活性,以明确CKI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作用于CDK4/CDK6的CKI肽类似物p20和p21,分别干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24h。然后应用细胞与纤维连结蛋白黏附实验测定肿瘤细胞黏附率,通过单层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转染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经CKI肽类似物p20和p21分别干预后,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CDK4/CDK6激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CKI肽类似物可以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迁移。因此CKI肽类似物可能阻抑肿瘤细胞的转移,显示此类细胞穿膜肽在恶性肿瘤治疗上的潜在作用。
- 邹春华周青春冯玮
- 关键词:乳腺癌
- RNA干扰沉默cyclin D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cyclin D1基因表达,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了解cyclinD1在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方法设计cyclin D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siRNA51和siR-NA52,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cyclin D1表达水平;通过单层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转染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转染cyclin D1的siRNA后,cyclin D1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能够特异阻断cyclin D1基因表达;cyclin D1基因表达下调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 邹春华冯玮周青春黄涛金胡远兵
- 关键词:RNA干扰CYCLIND1乳腺癌细胞
- 基层医院开展颈动脉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30例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检查及颈动脉狭窄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临床NHISS评分6~10分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对狭窄率大于50%者给予支架成形术。术后7d进行NHISS评分,并长期随访。结果治疗30例患者,共计应用颈动脉支架32枚,所有患者支架释放准确,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9个月,未再发生脑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在有神经内科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基层医院可以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胡远兵周青春史树贵陈赬段霄燕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以循证指南指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 2009年
- 邹春华周青春黄涛金冯玮胡远兵
- 关键词:骨髓异常综合征促红细胞生成素循证医学
-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是否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为分组标准,将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科治疗的3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15例在接受动脉化疗治疗期间同时自愿接受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者,术前及术后第3个月为评价时点行胸部CT增强扫描。对照组15例只接受动脉化疗,每疗程开始复查胸部CT增强扫描。以实体肿瘤评价RECIST标准评价125I粒子治疗疗效,并观察KPS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在粒子植入后3个月复查增强CT,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变稳定(SD)3例,病变进展(PD)无,总缓解率80.00%(12/15),总有效率100%(15/15),KPS评分平均提高11.3分,疼痛评分平均下降2.9分。对照组CR无,PR 6例,SD 4例,PD 5例,总缓解率40.00%(6/15)、总有效率66.67%(10/1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平均提高5.3分,疼痛评分平均下降1.0分。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安全、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晚期NSCLC治疗提供一种安全、可行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 明华邹春华周青春黄涛金官泳松
- 关键词:肺肿瘤碘同位素动脉灌注
- 颈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2例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NHISS评分6~10分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将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率50%以上者纳入治疗组,术后7天再次行NHISS评分,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共计应用颈动脉支架48枚,全部支架释放准确。患者症状不同程度改善,随访至今最长64个月未再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有益。
- 胡远兵周青春陈赬段霄燕郭晓玲董平剑李广群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调查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1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在肿瘤科发生率为26.94%,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口腔和肠道。2组单因素比较显示,在伴随基础疾病、年龄、日常活动能力(PS)评分、白细胞减少、抗菌素的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年龄、PS评分、白细胞减少、抗菌素的使用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密切相关。推测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住院天数、年龄、PS评分、白细胞减少、合并基础疾病及抗菌素的使用6个因素可能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 邹春华田坤周青春冯玮曾强黄涛金胡远兵
- 关键词:恶性肿瘤院内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