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杰 作品数:65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桂林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广西中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血P-、L-选择素表达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表达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其干预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环节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疏血通注射液6mL,每天1次,连续使用14天。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P-、L-选择素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2.5%,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50%和75%,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P-、L-选择素、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血P-、L-选择素、CRP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的表达,调节炎症反应有关。 周义杰 王红 李志英 韦华军 王培力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瑶医药棒循经推按组)与对照组(康复干预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1%,优于对照组的67.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评分相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瑶医药棒循经推按联合康复干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干预治疗方案。 周义杰 韦华军 廖美容 王培力 苏丹 韦必清 王树青 唐文成 李煦昀 李华 黄丽燕 胡启洋关键词:康复干预 中风 肩手综合征 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5年 探讨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增加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的GUSS和SWAL-QOL评分为(16.48±1.57)、(207.25±15.48)分,高于A组的(13.29±1.54)、(163.29±13.74)分;MWST评分为(2.51±0.19)分,低于A组的(3.27±0.26)分;临床治疗有效率(91.89%)高于A组(78.38%),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采用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黄丽燕 李煦昀 廖美容 周义杰 王树青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熄风定眩汤结合Brandt-Daroff习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缓解作用及前庭功能改善情况 2025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予熄风定眩汤+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评析效果。方法 患者60例,于2022.06~2024.06就诊。按1:1交替分组法均分,其一组为常规组,其二组为联合组,就两组疗效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常规组,中医症候积分、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前庭功能评分、复发率<常规组(P<0.05)。结论 熄风定眩汤+Brandt-Daroff习服训练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实效性良好,有助患者残余症状缓解、前庭功能改善,且复发率低,值得采纳。 曾志萍 胡启洋 王树青 周义杰 邓琴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 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药棒组、Bobath组和改良药棒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药棒治疗、Bobath技术治疗和基于Bobath技术的中医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手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等相关指标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积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传统中医药棒技术和Bobath技术训练(P<0.05);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患者的UEFI汉化量表积分改善程度优于传统中医药棒疗法(P<0.05),与Bobath技术训练疗效相当(P>0.05)。结论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运动功能及手的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有着满意的疗效。 李煦昀 王树青 周义杰 邓怀玉 刘慧关键词:手功能障碍 痉挛性瘫痪 药棒疗法 康复技术 传统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2024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给患者的情绪、饮食以及睡眠带去严重的不利影响。部分免疫功能相对较差的老年PHN患者的神经痛持续时间甚至在12个月以上。中医外治法相比于西医疗法与中医内治法,具有显著优势,也更容易被PHN患者接受,为PHN患者选取合适的中医外治法有利于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症给其带去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中医学视角分析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而后探讨了穴位埋线与封闭、中药熏蒸与敷贴、刺络拔罐、灸法、针法等外治法的应用与研究情况,以此为完善PHN患者治疗方案,增强神经痛缓解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王培力 胡启洋 廖美容 黄丽燕 周义杰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中医 外治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耳石复位治疗技术是治疗BPPV患者时效果最为显著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完成复位后,其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缓解,然而部分患者在成功地结束复位操作后,仍旧会受到漂浮感、行走不稳、头晕等残余症状的持续困扰。为明确BPPV复位完成后的残余症状形成原因,实现对其的有效治疗,本文首先对基础疾病、年龄、BPPV所属类型与持续时间、手法复位次数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对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进行总结,而后提出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补充维生素与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干预方法,以此为残余症状高发群体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实现康复目标。 胡启洋 周义杰 王树青 廖美容 蒋文贤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 影响因素 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义杰 韦华军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四联疗法 加味牵正散 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基于Bobath技术的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单纯使用Bobath训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李煦昀 周义杰 胡启洋 王树青 刘慧关键词:痉挛性瘫痪 中西医结合 药棒疗法 BOBATH技术 日常生活能力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被引量:2 2020年 张景岳善用熟地黄之法颇受关注,但其巧用干姜之法,却鲜有关注。笔者从炮制、配伍、用量等方面探讨景岳应用干姜的特色,发现景岳配伍灵活,用量精准,炮制研究透彻,执持中而有圆活。在用量上,汤剂一般用3~9g,在禁忌上,阴虚内热多汗、热毒盛者谨慎使用,体现了其对干姜性味归经特性的把握。 周义杰 胡启洋 韦华军 王树青关键词: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