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腹股沟
  • 9篇修补术
  • 9篇疝修补
  • 9篇疝修补术
  • 9篇腹股沟疝
  • 8篇腹膜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腹股沟疝修补
  • 6篇腹股沟疝修补...
  • 6篇腹膜外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腹腔镜全腹膜...
  • 3篇阴茎
  • 3篇阴茎癌
  • 3篇入路
  • 3篇清扫术
  • 3篇淋巴结清扫
  • 3篇淋巴结清扫术

机构

  • 19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周上军
  • 13篇张继峰
  • 11篇周学鲁
  • 7篇张剑锋
  • 5篇莫琰
  • 5篇袁小强
  • 4篇胡灏
  • 3篇占平
  • 2篇占平
  • 1篇梁宝坚
  • 1篇周惠成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面分离法与镜推分离法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层面分离法(PD)与镜推分离法(TD)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特别关注手术视野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接受PD的TEP患者146例(PD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尽量减少混淆因素的影响,在同期手术患者中,按12最优配对匹配TD组292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腹膜损伤、血管损伤、手术视野清晰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复发率等。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在关键预后因素上均衡,具有可比性。PD组手术视野清晰度Ⅰ级和Ⅳ级优于TD组(χ^(2)=5.310、4.074;P=0.021、0.044),术中出血量少于TD组(t=2.875,P=0.004),且手术时间较短(t=4.484,P<0.001)。TD组住院费用高于PD组(t=6.869,P<0.001)。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随访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χ^(2)=6.778,P=0.009),主要是腹膜损伤(χ^(2)=6.665,P=0.010)。虽然TD组中1例出血超过500 ml,1例主动脉损伤,但两组在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479)。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和慢性疼痛并发症。结论PD与TD在TEP中均展现出有效性与可靠性。PD在手术视野清晰度、减少腹膜损伤方面表现更优,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费用支出,在TEP中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
周上军邓锐斌占平黄海邓艳庆张培杰张焕彬周学鲁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视野
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咽食管瘘延误诊断一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男,42岁。外伤后颈部疼痛伴四肢感觉障碍和瘫痪4d于2010年9月12日人院。检查生命征象正常,神志清晰。胸骨柄以下躯干和四肢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低,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0级。入院MR、CT及x线颈椎片:C5前滑脱,颈椎退变,脊髓受压变性水肿。人院诊断:C5-度前滑脱伴不全瘫。人院后第7天行右侧前路c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椎间钛网加自体骨融合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反复低热,吞咽不适,发热等症状持续约1个月,白细胞升高,原因不明,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
周学鲁张剑锋张继峰莫琰周上军袁小强
关键词:内固定术后颈椎前路吞咽不适食管瘘钢板内固定术
开放与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长期随访对比分析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阴茎癌患者开放和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对比研究,长期随后访评价腔镜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控瘤结果,为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5月50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组(23例)与腔镜组(27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病理、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资料,然后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长随访结果。结果腔镜组出血量(50.0±2.7)m L与开放组出血量(27.3±1.5)m 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引流时间(4.7±1.1)d与开放组引流管时间(8.1±2.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3.4±1.0)d明显短于开放组住院时间(19±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80.2±4.3)min明显长于开放组(53.1±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5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淋巴漏,腔镜组无此类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长期随访开放组2例患者死于复发,腔镜组2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1例死于心肌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转移性阴茎癌不仅可以获得相同的长期控瘤效果,而且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但尚应进行大宗前瞻性随机对照病例研究。
周上军周学鲁张剑锋张继峰胡灏
关键词: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弓状线变异对经弓状线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人体弓状线位置变异对经弓状线入路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弓状线位置,根据脐至弓状线的距离分为3组,经典组(4~5 cm)、高位组(<4 cm)、低位组(>5 cm)。记录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结果:80例患者中经典组40例(50%),高位组17例(21.25%),低位组23例(28.75%),低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高位组与经典组,手术出血量多于高位组与经典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高位组与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腹膜损伤、皮下气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状线变异对经弓状线入路的单孔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存在一定影响,了解变异情况利于进一步掌握该术式。
冯骏杰周上军温春图张继峰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单孔弓状线
层面转换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2025年
本研究收集2017年11月至2023年12月茶山医院外科312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配至层面分离组和镜推分离组,每组各156例。分析结果显示:层面分离组在手术视野清晰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镜推分离组,且腹膜损伤和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显示层面转换可以提升TEP手术效果,外科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和自身技能在TEP手术中选择层面分离法。
黄海周上军邓艳庆张焕彬周学鲁
关键词:腹腔镜
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尿液中成石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金沙牛化石片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各种成石因素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作用机制,以便能更好应用及改进本药。方法对33例泌尿结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 d、第5 d、第10 d尿液的pH值、草酸、枸橼酸、葡胺聚糖、尿酸、尿钙、尿钠的定量测定,以及24 h尿量、尿白细胞及红细胞测定。结果治疗后第1 d与治疗前尿量、尿钠、尿pH、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尿钙、尿酸无差异。治疗后第1 d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5 d与治疗前尿钙、尿钠、尿pH、尿酸、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10 d尿细胞、白细胞、尿酸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10 d尿量、枸橼酸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10 d尿钠、尿钙、尿pH、草酸、葡胺聚糖无差异(P>0.05)。结论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的尿钙、尿钠、尿酸、葡胺聚糖及尿pH影响不大。其防治泌尿系结石主要是通过增加尿量、增加尿液中枸橼酸,并减少尿酸及减轻尿路感染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的。
莫琰张继峰卢广明周上军周学鲁
关键词:尿路结石中药疗法
金沙牛化石片对尿石症患者的尿液中成石因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金沙牛化石片治疗的尿石症患者服药前后尿液中各种成石因素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了解金沙牛化石片对尿液成石因素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以及能更好的应用本药。方法对尿石症患者服药(金沙牛化石片,9...
周上军
文献传递
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及生殖肿瘤的初步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及控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10例男性患者(14侧)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股三角尖部下约3 cm处做10 mm观察孔,另两个切口分别位于距第一切口约6 cm的股三角外侧及内侧(10 mm、5 mm)。分离皮瓣后,以大隐静脉为解剖标志,清扫浅组及深组淋巴脂肪组织,手术清扫范围同开放根治术。记录手术清扫的淋巴结,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手术时间每侧平均(130±24.9)min,每侧平均清扫淋巴结(12.1±1.2)枚,每天每侧引流量平均(60.3±37.3)ml。3例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1例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及皮下气肿,1例术后发生50 ml的血清肿,1例手术部位出现180 ml的淋巴液肿。平均随访(24±11.7)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转移性阴茎癌及恶性生殖肿瘤是可行的,不仅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控瘤效果令人满意。但应进行大宗病例的研究,并长期随访以评价其控瘤效果及潜在并发症。
莫琰周学鲁张继峰张剑锋胡灏周上军
关键词:阴茎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膨式补片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381侧(360例)体会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自膨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0年8月使用自膨式补片,进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381侧(360例)腹股沟疝,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男328例,女32例,年龄21~93岁,平均68.5岁。在381侧(360例)腹股沟疝中,原发性疝363例,复发性斜疝18例。左侧疝106例,右侧疝233例,双侧42例。斜疝291例,直疝72例,股疝18例。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后1~6h下床活动,术后出院时间4~8d(平均6d)。术后皮下血肿13例、血清肿3例,急性尿潴留11例,腹膜损伤2例,切口慢性疼痛3例。随访12~96个月(平均50个月),1例复发。结论前入路腹膜前自膨式补片疝修补术具有微创、无张力,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而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手术适应证广,更适合我国腹股沟疝患者。
周学鲁莫琰张继峰张剑锋梁宝坚周上军袁小强
关键词:前入路KUGEL补片疝修补术
Kugel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使用巴德Kugel补片免钉合技术修补腹股沟疝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Kugel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50例)和开放疝修补术(50例)两组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疝类型、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平均每侧手术时间(75.0±2.8)min,而开放组平均每侧时间(40.0±1.6)min,两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0.52±0.08)分,而开放组为(0.75±0.05)分,其中有慢性疼痛2例(各为5分和6分)(P<0.05)。腹腔镜组无血肿,而开放组术后2例血肿,存在差异明显(P<0.05)。此外开放组有1切口感染,但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6.0±1.6)个月。无复发病例(P>0.05)。结论采用Kugel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具有术后疼痛少、费用低等优点。
周上军周学鲁
关键词:腹股沟疝KUGEL补片慢性疼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