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菊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婴幼
  • 10篇婴幼儿
  • 8篇农村
  • 8篇看护人
  • 5篇营养
  • 5篇影响因素
  • 5篇贫困农村
  • 5篇健康
  • 4篇贫困农村地区
  • 4篇儿童
  • 3篇彝族
  • 3篇月龄
  • 3篇贫困
  • 3篇贫血
  • 3篇自我效能
  • 3篇民族
  • 3篇健康教育
  • 3篇藏族
  • 2篇代际差异
  • 2篇多民族

机构

  • 30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洛阳市疾病预...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周欢
  • 30篇吴玉菊
  • 11篇孙畅
  • 5篇陈跃辉
  • 3篇李调英
  • 3篇刘璐
  • 3篇郝刚
  • 3篇杨文博
  • 2篇张菊英
  • 2篇沈丽琴
  • 2篇郑庆梅
  • 2篇郑莉
  • 2篇陈兴旺
  • 2篇吴洋洋
  • 1篇张瑞
  • 1篇刘巧兰
  • 1篇杨洋
  • 1篇周峻民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卫生研究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2年南充偏远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看护人代际视角
2025年
目的 了解南充偏远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看护人的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现状,从不同代际看护人视角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2年在南充市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整群纳入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计算机辅助面对面访谈,共收集了800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辅食添加时间、辅食喂养知识、辅食喂养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信息。基于WHO最新建议中婴幼儿满6月龄添加辅食是最佳时机,将延迟辅食添加行为定义为看护人在婴幼儿7月龄及以后开始添加辅食。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及亚组分析,从不同代际视角深入探究婴幼儿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766对有效样本,婴幼儿中男婴375名(49.0%),女婴391名(51.0%);6~11月龄246名(32.1%),12~17月龄407名(51.1%),18~23月龄113名(14.8%)。看护人中201名(26.2%)为祖辈,565名(73.8%)为父辈;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43名(31.7%),初中268名(35.0%),高中及以上255名(33.3%)。222名(28.98%)看护人有延迟辅食添加行为,80名(39.8%)祖辈看护人、142名(25.13%)父辈看护人有延迟辅食添加行为。辅食喂养社会支持低(OR=2.73, 95%CI 1.13~5.24)的祖辈看护人更易发生延迟辅食添加行为,而辅食喂养知识水平低(OR=1.99, 95%CI 1.29~3.07)、辅食喂养自我效能低(OR=2.11, 95%CI 1.35~3.31)的父辈看护人更易发生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结论 2022年南充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祖辈看护人和父辈看护人延迟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辅食喂养社会支持是祖辈的影响因素,辅食喂养知识与自我效能是父辈的影响因素。
季欣颖郭润雪刘璐吕良唐卫卫吴玉菊周欢
关键词:代际差异偏远农村婴幼儿
四川农村地区看护人营养包认知与喂服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四川农村地区营养包喂服现状,探讨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三者之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共6个样本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果共纳入765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4.43%。看护人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分值分别为3.80±1.16、7.96±1.53和0.83±0.38,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在看护人营养包认知和喂服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23.37%。结论营养包认知直接影响喂服行为,营养包认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喂服行为。
刘璐孙畅彭丽梅刘沁欣吴玉菊郑莉周欢
关键词:中介效应自我效能
卫生服务利用对四川和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及生长状况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四川和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分析其对婴幼儿营养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四川、甘肃两省贫困农村地区抽取24月龄及以下婴幼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等了解婴幼儿卫生服务利用和生长发育及贫血情况。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营养及生长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结果 1065名婴幼儿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3. 38%、10. 52%、2. 25%,营养不良率为12. 58%,贫血率为52. 68%。儿童体检率为37. 09%,体检次数达标率为12. 68%;预防接种率为92. 30%,预防接种次数达标率为48. 7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利用过预防接种(OR=0. 41,95%CI0. 23~0. 74)、预防接种次数达标(OR=0. 58,95%CI 0. 36~0. 92)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儿童体检次数达标(OR=0. 52,95%CI 0. 35~0. 79)是婴幼儿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合理的卫生服务利用与减少四川省、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及生长状况的不良结局有关。
孙畅孟莎王庆志叶睿雪吴玉菊曹敏周欢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不良贫血卫生服务利用贫困地区
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母亲负性情绪与6月龄内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现状,探讨母亲负性情绪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收集母婴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评估母亲负性情绪,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行为的信心程度。结果共纳入723对婴儿及其母亲,纯母乳喂养率为34.16%(247/723)、奶瓶喂养率为57.54%(416/723)。有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更小(OR=0.532,95%CI=0.291~0.974,P=0.041),奶瓶喂养的风险更高(OR=1.877,95%CI=1.054~3.344,P=0.033)。进一步对不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有抑郁倾向的母亲比无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可能性更小(OR=0.461,95%CI=0.236~0.902,P=0.024),奶瓶喂养的可能性更大(OR=1.968,95%CI=1.047~3.701,P=0.036);在高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母亲抑郁、焦虑和压力倾向与婴儿喂养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母亲抑郁倾向越强,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越小,奶瓶喂养可能性越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亲抑郁与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之间的关联有影响。
廖晨帆蔡正杰冷芳群王睿乾廖颖吴玉菊周欢
关键词:负性情绪婴儿喂养方式
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社区18岁以上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现状,探究其关联因素,为社区冠心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10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锦江区33个社区抽取5220名成年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液检测。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结果5220名社区成年居民的冠心病患病率为3.39%,标化患病率为2.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8,95%CI=1.051~1.086,P<0.001)、有抑郁症状(OR=1.639,95%CI=1.037~2.591,P=0.034)、经常锻炼(OR=0.584,95%CI=0.378~0.902,P=0.015)、血压升高(OR=3.529,95%CI=2.344~5.312,P<0.001)、血脂异常(OR=2.152,95%CI=1.291~3.587,P=0.003)以及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OR=1.144,95%CI=1.066~1.228,P<0.001)是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结论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率较高,高龄、有抑郁症状、缺乏锻炼、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以及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较高的城市居民更易患冠心病。
刘沁欣孙畅李麟华吴玉菊周奕杉麻佳慧杜艳刘璐周欢
关键词:冠心病患病现状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研究: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孤独感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关联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从成都市的两个社区中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分别使用孤独感量表简版(ULS-8)、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其孤独感、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睡眠质量、孤独感和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孤独感在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377名研究对象中,32.03%(441名)存在孤独感,30.57%(421名)存在抑郁症状,睡眠质量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6(3,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孤独感和抑郁症状两两之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在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b=0.075,95%置信区间:0.025~0.125,P<0.05),中介效应占比为44.38%(95%置信区间:0.258~0.630,P<0.001)。结论睡眠质量不佳与社区老年人较高的抑郁症状风险关联,孤独感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未来研究可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特别需关注那些睡眠质量不佳且伴有孤独感的老年个体。
杜思思吕良蔡正杰吴玉菊周欢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抑郁孤独
西部两省少数民族贫困农村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本研究于2014年10~11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农村地区1065名24月龄及以下婴幼儿的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联。该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52.68%(561/1065);调整母亲及婴幼儿社会人口学特征后,与2~5月龄、汉族和母亲不贫血的婴幼儿相比,6~12、13~18、19~24月龄、少数民族和母亲贫血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11.65(7.09~19.14)、9.91(5.99~16.38)、5.87(3.39~10.16)、1.55(1.10~2.18)和1.52(1.14~2.04);与儿童体检次数不达标、非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次数不达标的婴幼儿相比,体检次数达标、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达标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0.60(0.38~0.94)、0.71(0.52~0.98)。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有关联。
孙畅孟莎叶睿雪吴玉菊王庆志曹敏周欢
关键词:贫血贫困区
四川省藏族农区学龄儿童猪囊尾蚴感染及其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藏族农区学龄儿童猪囊尾蚴感染及其对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在凉山州木里县、甘孜州雅江县、阿坝州若尔盖县分别抽取所有位于农业区的小学,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五、六年级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固定资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孩子数量)、在校情况(上学期数学成绩、上学期缺勤情况)以及自感健康状况(癫痫、头痛、四肢无力、恶心)。运用国际标准化数学能力测试(以下简称数学测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评估,由经过统一严格培训的调查员监考,要求儿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完成。采集儿童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抗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的抗体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猪囊尾蚴感染对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独立影响。结果本次共调查3 041人,同时有调查问卷、数学测试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儿童共计2 682人。数学测试平均分为55.65±17.15,儿童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79/2 682)。在179名血清抗体阳性的儿童中,自述有头痛症状的占72.07%(129/179)、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的占37.99%(68/179)、经常感到恶心的占5.59%(10/179)、有癫痫症状的占2.80%(5/179)。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头痛症状的儿童129人,数学测试平均成绩为52.33±1.46;血清抗体阴性且伴有头痛症状的儿童1 648人,数学测试平均成绩为55.94±0.43,两者数学测试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控制儿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和在校情况后,猪囊尾蚴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癫痫症状、血清抗体阳性且伴有头痛症状对儿童数学测试成绩的独立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β=-18.02、-4.06;均P<0.05),儿童家庭的固定资产、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孩子数量也会影响
叶睿雪吴玉菊王庆志曹敏李调英陈兴旺周欢
关键词:儿童数学学习能力
营养包信息传播对农村地区不同代际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某省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地区营养包信息传播现状,探究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对不同代际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西南地区某省6个县(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共纳入816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问卷内容包括婴幼儿及看护人社会人口学特征、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看护人营养包喂服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包信息传播对不同代际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行为的影响。结果看护人营养包信息获取途径有医生(85.66%)、周围人群(15.81%)、纸质材料和大众媒体(4.78%),获取的信息内容包括营养包是免费的(37.50%)、使用方法(49.26%)、好处(57.84%)。看护人营养包知晓率为89.95%、营养包益处知晓率为69.73%、领取率为84.07%、正确使用率为68.26%、营养包总体有效喂服率为49.14%。祖辈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59.07%)高于父辈看护人(45.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父辈看护人,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为医生〔比值比(OR)=2.20,95%可信区间(CI):1.13~4.31)〕,信息传播内容为营养包使用方法(OR=1.80,95%CI:1.19~2.73)、营养包好处(OR=2.40,95%CI:1.61~3.57)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促进因素,而营养包免费(OR=0.58,95%CI:0.38~0.87)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不利因素。对于祖辈看护人,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为医生(OR=2.95,95%CI:1.12~7.76),信息传播内容为营养包使用方法(OR=2.86,95%CI:1.34~6.09)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促进因素。结论本研究地区看护人接受的营养包信息传播渠道以医生面对面讲解为主,信息传播内容主要涉及“营养包免费”“营养包使用方法”“营养包好处”三方面。营养包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对父辈和祖辈看护人�
姚秀春孙畅叶睿雪吴玉菊郑莉周欢
关键词:信息传播途径代际差异
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并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探索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月在四川省Z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为58.42%。倾向因素中,年龄≥75岁(OR=3.732,95%CI:1.303~10.69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促进资源中,家庭经济情况高水平(OR=2.206,95%CI:1.211~4.018)会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到达最近医疗机构时间<20 min(OR=0.540,95%CI:0.316~0.922)和≥30 min(OR=0.418,95%CI:0.213~0.818)会阻碍其就医;需要因素中,自评疾病严重程度为严重(OR=4.651,95%CI:2.568~8.42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结论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发生率低。倾向因素、促进资源、需要因素都对四川省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且倾向因素和需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廖颖王庆志姚秀春吴洋洋杜叶繁郑庆梅吴玉菊周欢
关键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