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承玉

作品数:264 被引量:1,503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5篇中医
  • 48篇病位
  • 30篇中医体质
  • 29篇辨证
  • 24篇病位特征
  • 24篇病性
  • 21篇肺癌
  • 18篇证素
  • 16篇证候
  • 16篇中医诊断
  • 16篇肝癌
  • 14篇五脏
  • 13篇原发性
  • 13篇体质
  • 13篇藏象
  • 11篇中医诊断学
  • 11篇流行病
  • 11篇辨证体系
  • 10篇心系
  • 10篇五脏系统

机构

  • 25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兰州大学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青海大学
  • 4篇南京市胸科医...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江西中医药高...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61篇吴承玉
  • 46篇徐征
  • 40篇史话跃
  • 40篇骆文斌
  • 35篇吴承艳
  • 35篇杨涛
  • 24篇谷鑫
  • 11篇张蕾
  • 10篇包海燕
  • 9篇胥波
  • 9篇章莹
  • 8篇王琦
  • 8篇胡继红
  • 8篇李杰
  • 8篇姚颖
  • 7篇黄磊
  • 6篇沈卫星
  • 6篇丁以艳
  • 5篇王娜娜
  • 5篇奚肇庆

传媒

  • 3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8篇辽宁中医杂志
  • 17篇江苏中医药
  • 1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0篇中国临床研究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7篇中医药导报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医药学刊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第十次中医体...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8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5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32篇2013
  • 35篇2012
  • 22篇2011
  • 17篇2010
  • 14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1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位、病性组合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五脏系统辨证体系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位、病性组合规律.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搜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案,对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并辨识病位及病性. 结果:共搜集医案417份,病位涉及心、肺...
杨涛吴承玉骆文斌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文献传递
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53
2007年
目的:人体体质与生命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探索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系,可为中医调整体质偏颇、增进人群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调查对象:2005-12/2006-03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对国内东、西、南、北、中5个地域的社区自然人群和体检中心15岁以上、获得知情同意的2230人(包括健康者和患病者)进行调查。②调查方法: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2330份,回收问卷2239份,回收率96.1%;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数的95.7%。③评估:进行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评价及中医体质的评分;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与中医体质评分的相关分析;以SF-36各维度得分以及生理和心理两个综合领域得分为因变量,中医体质量表9个亚量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测评的体质得分为自变量,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中医体质量表9个亚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2~0.80,再现性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0.92。②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得分计算方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中医体质类型评分结果分别为(67.99±14.44),(29.15±15.02),(27.28±17.32),(26.49±15.41),(21.22±14.13),(24.03±14.91),(24.88±15.75),(24.44±15.50),(14.82±14.01)分。③SF-36评分与9种中医体质评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F-36的8个方面以及生理、心理两个领域与平和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8种偏颇体质类型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且均有显著意义。④生命质量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是对SF-36各个方面和生理、心理领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痰湿质、瘀血质是降低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气郁质、瘀血质,特别是
王琦朱燕波吴承玉邓棋卫沈世林崔正植夏仲元折笠秀树
关键词:体质生命质量康复工程
吴承玉教授对心系疾病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吴承玉教授幼承庭训、细读经典、乐研中医,深领医旨,提出了"以五脏为病位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的五脏系统辨证体系,初步构建心系证素模糊识别数学模型,建立了心舌脉数据库,经过专家论证及案例验证,为病证规范化研究及中医应用大数据提供了参考。
顾任钧吴承玉
关键词:心系疾病
“精诚计划”培养模式对中医专业学生方剂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影响
"'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培养模式对中医专业学生方剂基本功的影响.对中医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整合,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医辨治学总论》《中医辨治学各论》;以中医学专业09级为研究对...
华浩明张卫华瞿融吴承玉马健吴勉华
关键词:中医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
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调整体质偏颇、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的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18805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
朱燕波王琦吴承玉庞国明赵健雄沈世林闫雪
关键词:中医体质类型中医体质量表LOGISTIC回归分析
文献传递
南京地区代谢综合征人群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药诊治代谢综合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体检结合生化全套检查的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南京市胸科医院及南京市部分社区的人群进行相关检查,筛查出代谢综合征人群,并进行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调查统计该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1)高血压合并MS组人群中,在60岁之前,男性以痰湿、湿热体质为主,女性以气郁体质为主;60岁以后,男性以气虚及阴虚体质为主,女性则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2)血脂紊乱合并MS组人群中,在60岁之前,男性以气虚、痰湿及湿热体质为主,而女性以痰湿体质为主,伴见气郁体质;至60岁以后,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3)高血糖合并MS组人群中,男性的体质总体以虚损为主,气虚、阳虚、阴虚体质均可见到,伴见湿热体质;女性在50岁之前以气郁体质为主,至60岁以后以虚损(阳虚、阴虚)为主,伴见痰湿体质。结论:南京地区MS人群的中医体质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均有差异。
谷鑫吴承玉薛静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体质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
从“脾肾-痰瘀”辨治血管性痴呆撷要
2025年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部血管因血流障碍引发脑组织出现缺氧表现的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与脾肾相关,其中阳虚是核心病性,痰瘀为继发病因。脾肾二者相互依存,脾肾之气不足时,脑神濡养不当,易发生痴呆。本文将从中医藏象辨证的角度参考古今文献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位、病性,并探析该病的辨治思路。
王锦吴承玉谷鑫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位病性
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探析被引量:12
2005年
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的病症。其形成涉及脏腑生理病理、体质、感邪等多种因素,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临证时,应以寒热并用为治疗大法。
骆文斌吴承玉
关键词: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治法
无名方中有关剂型的文献考略及其价值刍议
2025年
无名方即无命名的方剂,因用法众多而衍生出诸多剂型。经系统整理显示,内服剂型包括汤剂、散剂、丸剂、药豆、锭剂、食疗剂等17种,外用剂型有涂剂、敷剂、搽剂、贴剂、熨剂、药巾剂、咬剂等32种。这些剂型丰富多样,传统而独到,制作方便,药材广泛,作用快捷,运用灵活,效果精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辅药,外用剂型除采用水、醋、酒等常用辅药外,还将各类油脂、蜂蜜、新鲜药汁、猪胆汁、鸡子白、鱼膏等赋形剂运用其中;内服剂型溶媒众多,既有醋、牛乳、酥等,又有河水、新汲水、井华水等不同水之分。对无名方剂型深入挖掘与研究,极具科研价值、临床价值及商用价值,不仅能展现古代中医方剂剂型的原创性及多样性,也能为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以期促进无名方的进一步利用。
吴承艳王梓禾吴承玉张蕾任威铭王瑞芳曾妮施庆武
关键词:剂型
肺癌证素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以证素辨别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揭示了辨证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431例肺癌病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肺癌证素分布规律、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骆文斌吴承玉
关键词:肺癌证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