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中朝

作品数:177 被引量:1,77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针灸
  • 30篇灸疗
  • 30篇灸疗法
  • 29篇针刺
  • 28篇艾灸
  • 23篇针灸疗法
  • 19篇中医
  • 16篇头痛
  • 16篇灸治
  • 15篇针灸治疗
  • 13篇偏头痛
  • 12篇综合征
  • 11篇医经
  • 11篇针刺疗
  • 11篇名医
  • 10篇针刺疗法
  • 10篇衰老
  • 10篇名医经验
  • 10篇老年
  • 8篇疗效

机构

  • 12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中国中医研究...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清华大学第一...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南京中医学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淮阳县人民医...
  • 2篇世界针灸学会...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172篇吴中朝
  • 40篇王京京
  • 32篇陈仲杰
  • 24篇胡静
  • 22篇焦玥
  • 17篇徐兰凤
  • 17篇王玲玲
  • 15篇周劲草
  • 13篇王巧妹
  • 10篇王兵
  • 10篇王文艳
  • 10篇王彤
  • 9篇刘跃光
  • 9篇周宇
  • 8篇张宁
  • 8篇栗新
  • 7篇庞莉
  • 6篇王晓红
  • 6篇朱苗花
  • 6篇王映辉

传媒

  • 47篇中国针灸
  • 10篇中医杂志
  • 10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中国中医药信...
  • 7篇国际中医中药...
  • 6篇针刺研究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江苏中医
  • 3篇山西中医
  • 3篇中国老年保健...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澄江针灸学派...
  • 2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祝您健康
  • 2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医健康养生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9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足臂十一脉灸经》“皆灸×脉”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被引量:5
1989年
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经脉学专书,电是最早的灸疗学著作。它的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目前诸多文章仅着眼于分析该书经脉、病候等,而尚未见文从针灸治疗学角度探讨“皆灸×脉”内容的。为此,笔者不揣冒昧,试作讨究。《足臂十一脉灸经》在论述每条经脉的主病病候——“其病”之后有云:“皆灸×脉”(脉在原书作“温”,指经脉。“温”与脉通,本文均以“脉”代之。)“
吴中朝杨兆民
阴中求阳联合补血调血法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肾病5期验案三则被引量:2
2016年
慢性肾病5期为临床常见病,其病情较重,多以周身水肿为主要表现.中医诊治方法较多.兹以笔者诊治三则病案为例,阐述阴中求阳联合补血调血治法在慢性肾病5期治疗中的良好疗效及中医病理生理机制.
王骐吴中朝
关键词:阴中求阳肾阳虚
吴中朝“三风一针”平扫法治疗头颈部疾病经验被引量:7
2016年
介绍吴中朝运用"三风一针"平扫法治疗头颈部疾病的经验。"三风"是指风府、风池、翳风三个穴位,分属于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条经脉网罗头颈及面部,三穴均有疏风、通络、开窍醒神、聪头明目之功效。因长针透刺可同时刺激到三个"风"穴,故名"三风一针"平扫法。此方法可有效改善头颈、颌面部血液循环。并附应用此法治疗眩晕、头痛、失眠、复视验案4则。
王兵张宁吴中朝
关键词:头颈部疾病风府风池翳风
吴中朝特色三期辨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被引量:9
2016年
吴中朝教授善于对激素依赖性皮炎进行特色三期辨治。该病病机为风、湿、火(热)、痰、瘀之邪侵袭人体,影响五脏功能而致,按症状的发展阶段将本病分为爆发期、顽固期和缓解期3期。中药治疗结合分期特点,爆发期清肺凉血,顽固期调心、肝、脾并重兼益气活血,缓解期以健脾疏肝、滋养肾阴、益气养血御风为主。针灸治疗侧重补气养血、调理脏腑、祛风胜湿,结合不同分期特点予以特殊施治,针药并用,取得佳效。
王兵张宁吴中朝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
《五十二病方》灸方浅析被引量:11
1989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病方》共有灸方11个(另外尚有数方似与灸法有关,但本文未予计入),占该书存方总数(283个)的3.7%,在52个作为小标题的病证中,与灸法有关的共7个,占总数13.5%。《病方》中灸法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艾裹枲垢;二是蒲绳之类;三是置柳蕈艾上(熏灸)。另外,还有一种用芥子泥发泡的天灸(冷灸)。
吴中朝
关键词:《五十二病方》灸方
邱茂良教授对针灸学贡献撮述被引量:4
2007年
邱茂良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他著书立说,精勤不倦;针灸教育,操劳终生;学科建设,呕心沥血;临床研究,开拓创新。一生为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贡献巨大。
吴中朝
关键词:针灸学医学家针灸师
针灸技术操作国际标准转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以WFAS《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为例
2025年
目的:为针灸技术操作类标准从中国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提供经验和示范。方法:运用问卷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和专家意见征询法。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对针灸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根据问卷调研、专家访谈及专家意见征询结果,对原中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中的11项主体内容及结构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包括语言、规范性引用文件、目的、适用技术范围、适用环境、目标人群、专家组构成、术语和定义、编写总则及基本要求、结构要素和文本结构、编写流程),最终形成了首部专门规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的通则类国际标准。结论:在明确国际需求的基础上解决好“国际兼容性”“技术可操作性”及“安全性”3个关键点,是针灸技术操作类标准从中国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崔硕王京京陈仲杰霍金胡静宋子威刘亚平马文倩高琪吴中朝
关键词:针灸技术通则
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调脂效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10分钟艾灸组(25例)、20分钟艾灸组(25例)和30分钟艾灸组(26例),每组所选穴位相同,均为神阙、足三里、丰隆...
陈仲杰吴中朝李彩芬王巧妹王京京庞莉王文艳栗新
关键词:高脂血症疗效评价
基于吴中朝教授枕项功能带理论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0年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基于吴中朝教授“枕项功能带”理论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讨依据枕项功能带理论针刺治疗颈椎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谷深陈旭吴中朝
关键词:颈椎病温针灸毫针透刺
艾灸祛瘀净血治未病临床多层面效应研究
本文在对中老年人血液瘀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系列课题研究,应用温和灸方法,对瘀血证、血液流变学性质、血脂情况、血液尿素氮、肌酐、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睾酮、雌二醇、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微循环、血小板聚集性、...
吴中朝陈仲杰
关键词:艾灸治未病多层面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